和打工仔聊天
文/郁三阳
家中的空调器已使用了 8 年之久,入夏前,我邀请专业师傅来家中为空调器进行一次全面清洁。师傅如约而至,进门后,他熟练地换上自带的鞋套,随后一边忙碌地干活,一边与我拉起了家常。他姓张,今年 40 岁,来自邯郸农村。张师傅面容白净,说话温和。他一边清洗空调器,一边说道:“我们全家有六口人,我独自在天津从事空调器清洗工作,父母、妻子和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则都在农村老家生活。我的母亲常年患病卧床,需不断服药,无法帮忙带孩子,只能由妻子照料家庭并照顾孩子。父亲身体还算硬朗,能出门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张师傅还告诉我,他在北辰区刘 XX 村租了一间平房,一住就是 10 年。每月租金 300 元,为了环保,冬天不允许烧煤和柴火,只能使用电暖气。村里规定一度电一块钱,比国家规定的标准电价高出一倍,全村的租房户都如此缴费,电费也因此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一笔不小的开支。冬天不太冷的时候,他舍不得开电暖气,就用电褥子取暖,睡着了便不觉得冷了。我说:“你在天津打工这么多年,却连一间属于自己的安乐窝都没有,实在有些令人心酸。”他回应道:“我在城市打工挣的钱大多用于养家糊口了,根本买不起房,我身边的很多打工仔也都是长年靠租房子生活。”
临走时,我告诉他,上世纪 70 年代我上山下乡就在他现在居住的那个村子,我在村里至今仍有很多好朋友。如果他在那里遇到困难,一定给我打电话,我会让朋友帮忙解决。他说:“我白天在外面干一天活,晚上回家吃完饭洗漱后就睡了,没什么事麻烦您,谢谢您的关心。”他朴实无华的话语让我感动不已,差点落下泪来。
多么好的打工仔啊!为了养家,他背井离乡,放弃了温馨的家庭生活,独自在城市的一隅,租房、拼搏、赚钱。他需要这座城市,而城市也更需要他们。正是他们长年累月的辛勤付出,维系着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保障了社会的正常运转。他们付出了太多,功劳巨大。他们将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我们这座城市,日子却过得如此艰辛与苦涩。我们一定要高看他们,时时处处善待他们,让他们在异地他乡的生活变得温暖、和谐、安宁。
愿他们一切顺利,愿他们天天好运!
郁三阳 自幼受先父、津门著名书法家郁美庵先生熏陶,后又虚心向王学仲、宁书纶求教,每日临池不辍,临写名帖名字,形成自己潇洒飘逸的个人书风。先后在北京民族文化宫、王学仲艺术馆举办展览。作品被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吴昌硕艺术馆收藏。本人现为外交部礼宾司特约书画家,多幅作品在国外多家中国大使馆展出和收藏。曾在美国宾州格瑞芙等大学等讲学,传授中国书法。夲人现为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特聘书画家兼外联部主任、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副主席、亚太文化艺术协会天津分会主席、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五子天地》文化传媒艺术顾问、天津三源文化艺术院院长等。
责编:郁三阳、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