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薄姬低调做人躲过迫害
作者:李铁
薄姬是苏州人,秦朝时,她父亲薄生喜欢魏国的宗室女魏媪,未婚而生下了薄姬。战乱中,薄生死在山阴,魏媪一个人拉扯着孩子在乱世之中苦苦求生。后来魏国宗室魏豹自立为王,魏媪便将女儿薄姬送给他,成为宠妃。在与项羽的纷争中,魏豹一命归西。刘邦为充实后宫,就到魏豹宫中挑选美女。把一批姿色出众的女子送进自己后宫,薄姬就在这批女人之中。
然而,薄姬的姿色并不出众,所以一直没有亲近刘邦的机会。此时,薄姬与两位女子交好,这两人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三人立下誓约,假如有谁先得富贵,一定不会忘记另两人,要共享富贵。
到了汉宫,管夫人和赵子儿都得到了刘邦的宠爱,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管夫人和赵子儿闲聊时提起了当初和薄姬立下的誓言,刘邦无意间听说,对单纯的薄姬充满同情,于是当晚就召薄姬前来侍寝。但是,刘邦并没有喜欢上薄姬,一夜情后,很快就把她抛到了九霄云外。薄姬却因为这次偶然的机会,怀上了身孕,当年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刘恒。
自此以后,她再没和刘邦见过面,被彻底忘记。由于并不受宠,薄姬遇到事情时,总是多加考虑,处处小心谨慎,虽然生了皇子,但她谁也不敢得罪。也因为如此,刘恒在大臣们的眼里,留下平易近人和贤良的好印象。
后来,刘邦把儿子们分配倒各地为王,年仅8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代地在北方,就是今天山西大同、朔州一带,是游牧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比较荒凉。这里也是汉朝最落后的地方,一般没人愿意去。刘邦把这个地方给了没有争辩能力的刘恒。并特准薄姬出宫,一起去代地照顾刘恒。从此以后,薄姬远离汉朝政治中心,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不过吕后对刘恒并非完全没有提防之心。她赐给刘恒的五名“家人,这些“家人”有的是宫女、有的是女官、还有的是嫔妃,很难说她没有监视的意思。不过,刘恒安于自己边地诸侯王的地位,从无过多奢望。在汉惠帝去世几年间,吕氏家族把京城弄得鸡犬不宁,大肆杀害功臣和刘氏宗亲。吕后害死赵王后,曾假意要把刘恒改封为赵王,但刘恒知道吕后的为人,也看出了其中玄机和危险,有如惊弓之鸟,委婉谢绝了吕后的“恩宠”,表示自己愿意留在代地,为国家守卫边远。
薄姬母子战战兢兢,低调做人,终于熬过了惠帝与吕后称制的漫长岁月。吕家一族被铲除后,各位大臣决定立一个新皇帝。当时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后代,应该废除。齐王刘襄虽说是刘邦的嫡长孙,但外戚势力太大,有的凶狠残暴,名声也不好,立他当皇帝太危险。淮南王刘长是吕后养大,和吕后关系好,有造反可能,也不能立。相比之下,刘恒为人宽容平和,能严于律已,仁孝的名声远播,在政治上也一直保持低调,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于是,陈平、周勃等人不约而同选择了他。刘恒起初疑心是阴谋,但不少属臣经过打听,认为事情真实有效,一再劝说他前往长安。
由于众说纷纭,刘恒也拿不定主意,薄姬建议刘恒采用占卜之术来决定是否做这个皇帝。
刘恒在得到大吉的结果后,又再次派人到长安城打探消息,进一步确定后,他才在众人的簇拥下前往长安继位。刘恒就是汉文帝。薄姬也因儿子即位,成为汉朝的第二位太后。
等到汉文帝掌握实权,薄姬被尊为太后。汉文帝死了以后,薄姬被汉景帝刘启尊为太皇太后,到东汉时又被追封为高皇后。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