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纪念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五章 一年屋,十年粥
45
三天后早上八点,谭懋功刚到唐基尤老屋,就看见有五个工人在清理倒塌的屋子,材料也拉来了一部份,今天是挖地基。老主任果然讲信用。
基本上他每两天去一次,查看建设进度,协调唐基尤新家与邻居家的地界关系。他左看右看,还是觉得六十二平方米小了一点。他再次量了一次,觉得还可以扩大三四平方米。他说,一楼的厅要尽量留大一些,可以停放汽车。唐基尤讪笑,还汽车呢,做梦吧,有个窝就谢天谢地啦。谭懋功也笑着说,对,就是要做梦,梦都不敢做,还脱什么贫。
“你别不相信,你不相信我,也应该相信党和政府。”他进一步对唐基尤讲道理,“你看,你住的泥砖瓦房,是你父亲省吃俭用建起来的,住了几十年。俗话说,一年屋,三年粥,盖个泥砖瓦房都要吃三年粥。盖座钢筋混凝土的楼房,岂不要吃十年粥!如果不是党和政府,不是搞脱贫攻坚,单靠你,我看你喝十年粥,也盖不起楼房!”
“这个倒是真的,我真没这个本事。”唐基尤心悦诚服。
这段时间谭懋功天天都在想,怎么筹钱建一层完整的新房给唐基尤。看着初具雏形的地基,放佛看到一层楼房拔地而起。可是,钱呢?光靠补助是不够的,还差大几千元,但他现在没有退路了。现在扩大了四平方米,除了补助,还差六千元左右,唐基尤自筹一千,还差五千。还要安装水电,卫生间和厨房。他计划,水电安装向后盾单位申请,卫生间和厨房可以先申请改厨补助一千二百元,改厕补助七百元,不足部份找帮扶人单位申请支助。
正想出个头绪,就接到县纪委的电话,说请他到县纪委来一趟。他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纪委请他去,有什么要事。但凡纪委“请客”,绝无好事。俗话说,跟着组织部,年年有进步;跟着纪委,不是处分就是双开!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什么事情哪个环节惹出什么是非来?只好硬着头皮,开着自己的宝骏560CUV越野车,忐忑不安地往县城赶。到了县纪委的谈话室,才知道,有人举报他用公款在村里大吃大喝,还收受贫困户的红包。他急忙向纪委的谈话人员说明,用公款大吃大喝绝无此事,他们都是轮值,一人负责一周的柴米油盐菜,用的是每人每天一百元的驻村补贴,没有用公家一分钱,再说村委也没钱。至于收受贫困户的红包,更是子虚乌有,自己大半年来,给贫困户的有小几千块钱了,怎么可能又去拿贫困户的钱!
“你再仔细想想,比如人情来往方面,有没有收过什么红包?真的没有吗?”纪委的谈话人员和颜悦色地开导他。
谭懋功正襟危坐,伸长脖子,一会看看天花板,一会看看摄像头,一会看看谈话人员,努力回忆大半年来自己的所作所为。猛然想起,要说收贫困户的红包,莫非就是他给寡古佬唐经达做媒,唐经达感谢他这个媒公,本来要送猪头的,折算成两百元钱的红包?
他老实向纪委谈话人员叙述一遍。纪委谈话人员不动声色地说,仔细想想就想起来了嘛。这是违反纪律的,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特别要注意,我们就是服务贫困群众的,绝不能拿贫困群众的一针一线!
“那我退出谢媒钱给你们没收行不行?”谭懋功一下子焉了下来,说着就摸屁股袋。
“贫困户的钱我们不没收,你交给我们,我们再转交回唐经达。”纪委的谈话人员说。
从纪委谈话室出来,谭懋功大汗淋漓!最令人抬不起头的是,进谈话室时,隔壁单位几个办公室的人都出来,惊奇地看着他;出来时,他们又纷纷站在门口张望。他恨不得走廊里有个老鼠洞,他可以一头钻进去。他头低到胸前,急急走出政府办公大楼,急急找到宝骏560CUV越野车,急急开离政府办公区,急急开上通往永红镇的324国道,他真是慌慌急急如丧家之犬。他一路狂飙,离开324国道,开上腾村的乡村土路,在一处荒僻地方,停了下来。他伏在方向盘上,无声地哭起来。谁这么缺德,人家谢媒钱也要举报?他忽然又恨起自己来,当初没有控制住,接受了红包,真没水平!他继而又感到委屈,自己没日没夜为腾村的脱贫攻坚操劳,还有人对自己不满,真是想不通。
他的手机忽然唱歌不止,他吓了一大跳,心头扑扑乱拱,神经质地把手机掏出来。一看,不是纪委的,而是腾村支书唐理尤的。他这才回到现实中来。
“谭书记,你回来吃午饭吗?”唐理尤得知他被纪委请去喝茶,特意打个电话看,他“恢复自由”没有。
“回,已离开324国道,在腾村路上啦。”谭懋功抹一把泪,尽量放松心情。
“回就好,我们等你吃饭。”唐理尤长舒一口气。
谭懋功被纪委查,迅速传遍腾村。晚上,他雷打不动地打开电视机,看他的“专栏”节目,央视“致富经”、“每日农经”。正看得入迷,就听一楼很多人,闹哄哄吵嚷。村委一楼完全放空,供村民办红白喜事,平时就是村民的大话馆。
“肯定是唐经达告的密,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告密不告密,谭书记都要过这道坎!”
“对呀,‘八杀’正对着谭书记的房间。”
“幸亏房子是村委的,如果是谭书记自己的,就不止是请去喝茶那么简单,恐怕有血光之灾呢。”
“谭书记应该搬回三楼,三楼的宿舍已经偏过‘八杀’啦。”
“八杀”是桂东南农村房子八字形的屋脊。阴阳先生都坚信,一般村民也有这样的认识:“八杀”对准谁家,谁准要出大事,轻者头疼发热,重则断手断脚,更严重的则有血光之灾生命之虞!
谭懋功越听越不是滋味,什么“致富经”、“每日农经”也没心思看了,“噔噔瞪”从二楼跑到一楼。
“不要再八卦啦,没有告密,更没有什么‘八杀’,完全是我自己不检点造成的。”他诚恳的对众人说,“什么‘八杀’不‘八杀’,一派胡言。我自己的事情我清楚,以后我更严格要求就是了,不再麻烦你们操心。”
46
吃过午饭,已是两点多钟。谭懋功完全没有心情午休,索性加班,趁别人睡觉,给唐基尤的建房弄材料。反正大半年来,也已习惯了“5+2”、“白+黑”的工作状态。县里在工作动员会上,在各种检查组汇报会上,不断地鼓吹,兴旺县脱贫攻坚战,全县干部都是这样子干活。白天晚上连轴干,周末周日加班干,“白+黑”、“5+2”,脱贫攻坚不达目的不收兵。
他先写好申请书,准备一个一个单位去请示汇报。先是改厨补助改厕补贴很快就批了下来。接着到永红镇供销社找唐基尤的帮扶人梁英雄主任,把申请交给他,向他说明了情况。梁主任也熟悉唐基尤家的情况,表示一定全力支持,当天就打报告给县供销社。谭懋功和工作队员莫迪到腾村的后盾单位,县征地拆迁办提交申请报告。县征地拆迁办的领导说,我们会全力支持,具体怎么支持,他们开会研究后再告知。三天后,都一一得到了回复,都同意支持。县征地拆迁办听说唐基尤家没有电视机,还另外同意帮扶电视机一台和机项盒一台。
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到十一月中旬,唐基尤的危房改造已竣工入住。当天谭懋功专门到了他们新家,向他表示祝贺。他们很开心,唐基尤紧紧握住谭懋功的手。
“谭书记,谢谢你。”他激动万分,眼里流出幸福的泪花。
“不必客气,我来这里就是为你们服务,帮助你们早日脱贫致富的,我做这些是应该的,也是我的本职工作。”谭懋功拍拍他的肩膀说,“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到现在才给你们家一个安全的住所,我很惭愧,但也很欣慰,问题毕竟还是妥善解决了。”
“就是这个厅太大了点,”唐基尤不无遗憾。“要是小一点,就可以多建一间房,将来两个孩子大了,刚好一个人一间。”
“将来!”谭懋功笑道,又拍了几下他的肩膀。“不出五年,你可以自己加建二楼三楼啊。我把一楼厅堂弄大一些,是给你留下停放汽车的位置!”
“汽车?想都不敢想,有个窝就是托你的福了,我再没有其他梦想。”唐基尤讪笑道。
“你看,你看,又来了。一定要敢梦敢想,没有梦想就没有进步,以后的日子有得你高兴。”谭懋功笑着批评他,“不是托我的福,我没有那个能耐,是托共产党的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幸福美好生活。”
“那是那是,肯定的,”唐基尤鸡啄米一般,点头如捣蒜。“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没有党和政府,我就是喝十年粥,也盖不起这层楼房。”
唐基尤摆了三桌酒席,请至亲的兄弟亲戚一起庆贺。也请谭懋功、唐理尤他们几个,但谭懋功拒绝了。刚刚被县纪委请去“喝茶”,他觉得不该参与他们的吃喝,庆贺就是单纯的庆贺,既不封红包,也不坐酒席。
经过这个事情,谭懋功深深的感觉到,不管工作多难多累,只要能为贫困户觖决实际困难,一切都是值得的,对下步脱贫攻坚工作有了更大的信心。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脱贫攻坚,既要看能力大小,也要看责任心,更要看是否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他想:初心不忘,使命未完,脱贫道路,继续前行是我的选择。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