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诗话
文/孟现春(新疆)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或秋夕节等,是中囯民间的传统节日,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七夕节的名字来源于农历七月七日这一天,牛郎织女在天河(银河)两岸相会的传说,七夕节成为了爱情的象征,人们在这一天,向织女星乞求智慧和巧艺,同时也庆祝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下面我们就看看,古代诗人以七夕为题材,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情怀。

《七夕》
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描写了诗人:天河隐隐逢七夕,独处罗帐半夜愁,乌鹊离去穿线月,萤火飞入晒衣楼,牛女双星合又分,人世情侣望玉钩,不见钱塘苏小小,独处寂寞又一秋。
《七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描写了诗人在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天街上的夜色,犹如井水般的清凉,从卧榻仰望星空,看到牵牛星正对着织女星。
《七夕》
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霄中。
诗人描写了云霄上挂着弯弯的月亮,让今夜的天空显得淡然明朗,自古以来的秋夕节都是在此刻,牵牛织女团聚的欢情和离别的怅恨,不知道有多少都在归入到七夕之夜当中。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诗人仰望天空,遥想牛郎织女相聚的情景,不由想起了自己的爱妻早亡,于是创作了此诗来追悼亡妻,全诗想象丰富,从天上想到地下,从牛郎织女想到自己的爱情生活,语言精美,感情深厚,借景抒怀,诗意在诗人的想象中奔驰,充分表现了诗人悼念亡妻的悲痛心情。
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这个传说中优美的爱情故事,令历代诗人吟咏不已,令感情孤独的人心醉神驰。最后祝愿天下的有情人都终成眷属。

☆作者简介:
孟现春:男,汉,1962年生于新疆奎屯市,1979年高中毕业参加工作,系新疆兵团农七师职工。从事财务工作40余年,现已退休定居新疆昌吉市。
☆ 投稿须知:
古体诗、现代诗、散文、字画皆可投稿,来稿须为原创首发,且独家授权,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作品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内容健康向上,力求宣传社会正能量,不得抄袭、涉黄涉暴,文责自负!投稿请附上作者简介及近期美照一张。 已选入本平台刊发作品(阅读量高、点赞量高、有打赏),百度可查!入选刊发作品不要求阅读量,但打赏不能为零,点赞不少于20人,留言不少于15条!不符合规定者,下次不再录用!若还需刊发,请先预付5~10元审稿费、制作费!
投稿群号:
QQ 619839125
QQ291207933
QQ1050917436
主编微信:15282989985(不投稿勿扰)
郑重承诺:
若符合以上规定者,所选入蓝月亮诗刊作品均推荐到都市头条红榜!你的作品将会被更多人阅读和欣赏!七天内打赏20元以下,作为支持平台经费所用。超出20元的,平台与作者按 3:7分成。热忱欢迎各界优秀的原创诗词者、文学爱好者、爱心人士入驻本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