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感悟】择日(70)
在江南有些日子了,儿时离开时,记忆是模糊的,去父亲的工作地(福建省),感觉象去一个遥远的梦里。
再离时,颇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记忆中,捧着本书在秋天的庭院且行且吟。感觉自己小小年纪,仿佛已经历了几多山程水驿。
去了远方,再听不见吴语的乡音和故园低低的呼吸,他乡的风,他乡的雨,和茫茫的夜,于一种莫名的伤情充斥着我的心灵,却不知此种情绪,因何而起。
如今想起,仍然不由摇头自嘲,恐是当年离别的文字读多了,印合了自己离家的心境。事实上,我并不算是有浓厚家乡情结的人。因为一走多年,我都没有回过古镇。
深爱一个地方,便会自问“爱它什么”?而对于自己的家乡,即便是不喜欢,也会佯装喜欢。其实,如需要一个明确的回答,也很简单。看着舒服,住着称意,便即相宜了,我想这便是真的喜欢了。
事实上,我有时是排斥的。至于原因,我想许多的游子都能感同身受,只是没我这般坦然地说出来而已。而对家乡的情结,一般是缘于儿时美好的记忆与自己漂泊多年之后,需要一种归属感。
而有时,内心真实的感觉,会舍弃生活的表象,与情感最微妙之处相连,这与我的生命节奏相关。每个人的心里常常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律,但这是只属于自己的。
当接触到具体事物时,这种感觉会自然涌出,与外界作最真实的相处,或共鸣或抵触。而我一般会选择与自己心灵契合的人与事相处,其它,一律不关心,尽管我并不能详加体察一切。至于那些生命中的过客,爱恨情愁的演绎,于我而言,只需旁观。
老宅,几经维修,已被我赋予了新的生命。庭院的花花草草,虽说普通,却能动我心弦,它们在季节里轮回,时而灿烂,时而零落,在我归来时,始终都会默默地陪伴。
是啊,家乡还在,而我,已在岁月中渐渐老去。想必是内心深处还是有这份情义的,故而,每年都会来老宅居住一段日子。
也罢,人总是喜欢惦念与回味的,纵使不能完全如愿,那古镇金黄的稻田谷香,那秋色染画的怡人风景,依旧入得我的心眸。那,不如轻捻一段光阴,在黄昏的清风里舒然。
晨曦,2024年10月于江南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