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里的追思
唐桂荣
秋天,象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令人赏心悦目。秋天,让多愁善感的自己, 充满了遐思和念想。退休以后,老俩口无事可做,儿子在南京开公司,无需我们帮助。所以我呀,经常是一阵子想到这里,一阵子想到那里;一会儿想到这个人,一会儿想到那个人。这不,今天突然想起已经去世的大姐。七年前,我亲爱的大姐就是在十月里,因病离开了人世。
我的大姐叫唐桂芝,生于1949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作为父母亲的第一个孩子,虽不是理想中的男孩,但也是掌上明珠。随着六个弟妹的相继出生,大姐自然而然地帮助父母带领我们成长。她乖巧懂事,聪明伶俐,勤劳勇敢,非常有责任心。俗话说,长子如父,长女如母,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这句话在她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应验。当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或者小姊妹随大姐外出的时候,都听大姐的指挥。
在父亲的道理中,他还认为必须“娇头郎,惯老小。”于是,既使“男尊女卑”,封建思想严重的风俗习惯下,也义无反顾的让大姐去上学。由于家庭穷困潦倒,姐姐常常没有饭吃,她便把红薯干装在书包里,饿时充饥。学校发的馒头舍不得吃,带给弟妹们分食。每个月父母给的零花钱,也都积攒起来补贴家用。节假日回家,不是下田干活,就是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照看弟弟妹妹。尽管这样的吃苦受累,大姐的学习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父亲人前人后的夸她是贴心的小棉袄。
1968年,大姐高中毕业,由于WG运动,国家中断了高考。无奈之下,她在农村小学当起了民办教师。大姐认真负责,勤奋工作,得到校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很快,党组织发展她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1973年,大姐因为教学等方面非常优秀,被推荐去上工农兵大学。政审和考核已经通过,她却舍不得教师的岗位和热爱她的学生,毅然决然地将名额让给了其他人。自己坚守农村小学教育阵地,奉献青春和才华。
大姐身高1.69米,亭亭玉立。长方脸上,浓浓的眉毛,明亮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整齐的牙齿,美丽的象一朵牡丹花。加上有文化、会做事,在农村可谓是一只金凤凰。十里八地,追求她的男孩众多。她慧眼识珠,选中的是一名解放军战士。
1977年恢复高考,她鼓励姐夫去参考;姐夫本来就是有才华的人,但考虑到家里的3个孩子,有点犹豫不决。大姐坚定地对他说:相信你能考上。家里事不用你操心,你学业有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姐夫果然很争气。就这样,大姐工作和家庭两不误,每天就象旋转的陀螺,不停地忙碌。姐夫寒暑假回来,感动地热泪盈眶!
大姐和姐夫都是国家干部,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从不因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就高高在上的妄乎所以。他们赡养双方的父母,接济生活困难的兄弟姐妹,给姊妹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够影响身边的人去学习、去模仿,能够将优良的传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这就是我时常想起大姐的原因。亲爱的大姐,天堂里都是善良人的家园,愿你永无病痛,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