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山风
李洪运
久处繁闹都市的人们,逃避炎热的熏烤,躲进高楼林立的都市一隅,蛰伏家室,空调劲吹。从早晨八九点钟,到次日凌晨三四点钟,就这样在阴凉的蜗居里一天天度过,电表的度数一天天陡增,空调的焦糊味一天天更浓。开始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进而头昏脑胀,关节酸痛。久而久之,那久远的曾经熟悉而今陌生的山风伴着童年的梦幻和欢笑从遥远的故乡潜潜吹来……
我的老家是徐州乡下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记忆深处,小时候的伏天很热,很热……持续的少风,朗日,持高温……偶尔一阵风掠过,这风也是干热的,它携裹着热浪扑面卷来,堵得你喘不过气来。阳光也是干热的,太阳刚一出来,它就携着巨大的火球滚滚而来;尤其午后的阳光,那不是射,如万针一齐扎向你的肌肤,继而如鱼鳞刀片轻轻划着你的皮肤,那不是剧烈的疼痛,而是隐隐的灼痛,而这痛会持续到深夜。就算有时一片云飘过,也难遮阳光的毒辣……
但是暑热也无法阻挡父老乡亲们为了生计下田劳作。火窖般蒸烤着黝黑溜光的身子,豆粒般水珠滚落下来,砸到脚面,都是滚烫的热,胸中憋闷,口中干渴……热到无法忍耐的时候,男人们自然会选自就近的溪流河沟,脱光身上的衣服,一个鯭子扎下去,憋上一段时间,带着一支水柱从平静的水底窜出来,然后水落下去,就剩下一个光溜溜的上帝赐予的生灵肉体,再一个鲤鱼打挺跃出水面,钻进水里……暑气驱散,凉气从心底往外冒。人累了,乏了,爬上岸,躺在岸堤,蒸着阳光桑拿……女人们则找个没人的水沟旁,用破旧的毛巾简单擦一擦身子。
凉一凉,歇一歇,继续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
但我属于另类。小时候,我体质比较弱小,到十多岁的时候,个头、体重与六七岁的小朋友差不多,你能想象得出在那个年代,穷山村的孩子瘦弱的样子吗?重活我干不了,薅草拾柴更是技不如人。成年后我常常想,小时候如果有一个强壮的体魄,有着体力劳动的能力和体力,说不定今天的我还会在那贫瘠的土地上辛勤的劳作呢!那时候弱小的我只能和比我小几岁的伙伴们甩着自己搓的小鞭子到山上去放羊。
山路弯弯,赶着羊儿去放牧,路边的庄稼总能尽情的展示它们的风姿,引逗牛羊们去和它们亲吻。撒欢的羊儿, “咩咩”声声,招来的是一阵紧张和忙碌的驱赶;不小心,还会被看田的人骂街似的吆喝。到现在脑海里时而还会响起那充满乡音的叫骂,充满着粗野而狂放,飘荡着亲切、温馨……
赤着脚颤巍巍地走在羊场小路上,弯弯曲曲,洒下一串串稚嫩的脚印,脚印上至今还残留着令人发怵的坎坷,崎岖。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或磕碰,总会在嫩稚而又脏兮兮的腿脚上刻下一道道印记,甚至让你终生也无法抹平……虽然真个空间像个大蒸笼:干燥,闷热,蜇人,但时而迎面飘来一阵,一股,甚或一缕轻风,丝丝柔柔的,凉凉的山风带着草的清气,轻抚在赤裸的肌肤上,爽气就像电流一样穿透了你的全身,甚至每个细胞……小山村夏日的风独具她自己的特点——酷热中带着清柔,温馨,凉爽。
羊儿在一边啃着草,小伙伴们来到阴凉有风的地方,尽情享受山风带来的舒适:石头上微微蒸发的温热,飘来野花的淡淡的清香,混着青草味儿,伴着鸟儿清亮的啼鸣,会让你陶醉。此时,你定会忘记了炎热的蒸腾,自我幻化成了一颗小草,一朵野花,一只小鸟,一颗生命的原生体……
每每到了中午最热的时候,羊儿热得没力气啃草,我们就把羊儿赶到幽深的树林里,让羊儿趴在那里休息。小伙伴也就各自享受着从家中带来的饭食,喝着附近池塘里打来的水,和着不时掠过树丛,裹着暖热,但又不乏凉意的山风,树林仿佛成了我们的游乐场,我们的游戏大舞台。伙伴们尽情玩着各种游戏,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比赛……孩童的欢笑和着林鸟的欢歌演奏着大自然最美的乐章。
这时候的我则钟情于风儿的声音……
这风声,有时轻轻掠过树梢,如邈远的古刹飘来的《安魂曲》,飘忽若无,烘托着神秘和清幽;有时丝丝穿过林木,如晴朗的月夜低吟的《虫儿飞》,柔弱清丽,飘洒着馨香和宁静;有时浓浓涌过树干,如华贵的剧院奏出的交响乐,雍容典雅,流溢着淳朴和凝重;有时猎猎卷过原野,如古老的战场传来的战马嘶鸣,挥散着粗犷和劲猛……
随着五彩斑斓的山风,我的思绪如一朵白云,悠悠地飘向远方。
它在逶迤的山路上回转着,它在绵延的小溪里流淌着;它在鸟儿的背上飘舞着,它在蝴蝶的翅膀上闪亮着;它在草叶上滚动着苦涩,它在山花上涂抹着色彩,它在山枣上凝结酸甜;它在少年的眼里写下了向往,它在壮年的肩头写下了责任,它在老人的额头写满了沧桑……
此时,虽然衣衫破旧,有时候还要忍着饥饿;但是,清黝的林海覆盖着,清幽的小溪流淌着,清新的山风吹拂着……心地是宽敞的,亮堂的……
伴着落日的余晖,酷热在轻风里,渐渐失去了威猛。小伙伴们甩着鞭花,赶着羊儿向着炊烟袅袅的村子走来,身后的凉风一阵阵吹来,心里的快意一阵阵袭来……一天的活儿做完,河里洗个澡,吃完晚饭,拉上席子,躺在麦场上,尽情沐浴着山风飘来的清凉,数着天上的星星,慢慢走进童年的梦乡……
跃动的灵魂驱赶着我的梦渐渐远离了故乡,让我带着这远离故乡的梦走出了山村……夏日过后,背起行囊,带着童年的梦,辞别亲人,辞别了生我养我的家乡……从此,再没有那宁静的山风飘过我的心头,为我吹散酷热和烦躁;再没有那温馨的山风拂过我的心头,为我抚平心灵的苦痛和创伤……
为生活奔波,心无所依,闲暇时常常梦回家乡——山路弯弯,绵延不绝的山路,敞着博大的胸襟,收藏起游子所有的泪水和血滴,慰抚孤旅深深的创伤,为你背起远走的行囊,给予继续前行的勇气……那弯弯的山路,那驱暑的山风,为你铺开一条金光闪闪的路,让你坦然的向前去。
风吹过,雨淋过,山路依然弯弯……家乡渐渐远离了我,思念的家乡成了相思的故乡。故乡,当她的孩子带着远离劳苦,远离贫瘠的梦离开挚爱着她的时候,也渐渐的远离了她溺爱的儿郎……
椿断萱折,回乡的路越来越遥远,有时遥远得让你恐慌……每每独自奔走在山间,一年两次,为过世的父母上坟,送上一分哀思,带上一分祈祷。没有了曾经熟悉的小花,也没有了曾经熟悉的小草;充满忧伤的山路,连接着隔世的情思。渐渐地,熟悉又陌生,仍余亲切的泥土多了一分柔软,多了一分温润,多了一分磁力……
时时端视身上的伤痕,儿时的点点滴滴依然清晰再现,犹如一阵阵轻柔的春风,滋润着苦涩、干瘪的心田……记忆深处,抹不去的是——那山,那水,那人,那情……还有那吹不完的小山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