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发布时间:上午10:30
发布地点:广东省江门台山市水步镇水步大道1号 品艺廊艺术空间
策 展 人 :叶仕杰
指导单位:广东省江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主办单位:品艺廊艺术空间

出席领导及嘉賓
广东省侨联二级巡视员 曹堪宏
广东省侨联兼职副主席、江门市侨联主席
林春晖
广东省侨联文化部二级调研员、处长 柯广宁
台山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刘利元
台山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李白云
台山市政协副主席 方豪尔
广东省侨联侨胞服务中心副主任《华厦》杂志总编辑 刘迪生
《华厦》杂志副总编辑 钟敏仪
岭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刘向上
岭南美术出版社艺术文献编辑室主任 韩正凯
台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 朱英炀
台山住建局局長 谭人任
台山市文联主席 黄春燕
台山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 陈达旋
台山水步镇镇委书记 伍礼明

***
广东省兼職僑聯副主席、江門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 林春暉 致賀辭
受广东省侨联李丰主席的委托,及江门市侨联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热烈的祝贺!
台山是著名的侨乡,一直擁有很多华侨的历史建筑,台山市委非常重视,刘利元常委及李白云常委及相关部门都出席了本次活动。《台山华侨建筑》是作者历时20年走遍台山17个行政區,拍摄侨乡建筑20多万张照片,经过他们的精心整理归类,形成今日出版的画册。这画册的价值不仅仅是建筑学,而且也隐藏着台山及所有华侨华人的故事,表达了这种人文及华侨的精神,也领略到台山华侨建筑这种艺术之美,感觉到台山辉煌的历史成就,也为台山的美誉谱写新的篇章。为做好新时代的侨務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台山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劉利元 祝賀
行走在台山这个土地上,时时心受感动,早在100多年前华侨先輩具有非常伟大的爱国爱乡、可担当的精神,那个年月无论是国家,还是家乡、家庭都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先輩远涉重洋,在海外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及理解的重压,他们身体远在天涯,心灵卻一直牵挂着家乡。他们为了这片土地投放了无尽资金及汗水。
在百多年前,台山已經有100多所新式的华侨学校;台山很多事业都引领着全国的华人;许多台山前辈的成就不仅在国内某些学科是引领者,同时在某些学科已經促进了全世界的发展。
我们的华侨先輩不仅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还把海外优良文化也带到回台山,把优秀的建筑风格在台山形成了随处可见的雕楼、洋楼、侨墟、骑楼的建筑格局。
在前一月欣喜的了解到,叶仕杰先生、谭伟明先生、还有几位热心的文化事业爱好者,特別譚先生为台山華僑建築這项工作已付出了20多年的努力,当看到这本书时,真的叹为观止,為我们台山市向外宣传工作增添无限的动力。

***
岭南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
劉向上 祝賀發言
《台山华侨建筑》这本画册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對这么精美而大气画册非常的惊喜,刚刚前面致辞的嘉宾:叶仕杰先生、谭楚明先生、吴晓鹏先生都是这本的策划、亲力参与者、设计者,江门侨联主席林春晖女士及台山宣傳部常委刘利元的发言中,都是一直在支持台山的华侨文化及建筑文化作推扩。
台山不仅仅是广东的台山,也是世界的台山,台山的华侨建筑及华侨文化,从出版的角度意义上讲是值得我们一起去推动。
台山擁有「中国的第一侨乡」美譽非常深厚的侨文化 ,建筑充份体现了艺术及中西方文化的特点,通过这本书深髓的文字及精美的图片展现出来。
出版社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在去年底跟省委宣传部策划过一个活动叫“文化行动”,通过叶仕杰先生使大湾区摄影师,到我们广东省来拍摄当地有特色的祖居、祠堂、家庙,传播出去引起大家及海外对我们的本土文化及家乡的家国情怀的唤醒。

***
《台山華僑建築》作者历时20年走遍台山17个镇,拍摄照片207453张,52000多字文字解说,区分建筑类别55种,13000多字图片说明,画册使用图片数量1700多张,寻访名人祖居,追寻名人足迹精心整理、归类各种特色建筑细节。
该书出品人叶仕杰,编著谭楚明,由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画册由国内知名设计公司珠海兰格执笔设计,并得到强而有力的印刷团队及技术上的支持进行印刷生产,画册装钉精美,内容图文并茂,除大量具有台山相关特色建筑外更有精彩的文案详注,是近几年来国内比较全面、系统的对台山华侨建筑进行梳理的,具有文献性、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一本图鉴书籍。图书精装规格为正度八开,356页,采用特种艺术纸及特种工艺装祯而成。

今天《台山华侨建筑》书册顺利出版及发布,感谢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李丰主席给予宝贵意见及高度评价。江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作为书册的指导单位及全力帮助;台山市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关注及台山市委宣传部领导为书册作出评价。
最令我觉得荣幸及感动的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海内外台山及五邑同乡信任,大家同心同德支持出版《台山华侨建筑》书册,为台山的《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写出新篇章、散发蕴藏已久的魅力,振兴中华民族自信自强。

《台山华侨建筑》的价值绝不仅止于建筑学意义,更在于字里行间所透露出华人华侨历史人文精神。一座座雕梁画栋的古宅民居、一栋栋中外合璧的极具异域风情的西洋别墅,合成了一部华侨史,或者再准确一点说,至少是明清至近现代的华侨历史的见证。

海外华侨最是难忘故乡情,在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体系中,“光耀门楣”“衣锦还乡”是海外游子勤苦奋斗的最大推力,家是游子寄思的最小单位,故乡的老屋大厝、街头的祖庙祠堂都成了他们最有温度的给养。对于身在海外的中华儿女来说,西式的建筑风格、理念与审美,又给这一寄托扩充了新的想象空间。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座座中西合璧的美轮美奂的建筑实体。
台山华侨建筑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融汇的时代魅力,从书中跨渡20年的真实图片影像领略到华侨建筑技艺,也能回味建筑年代中的艺术构思,背后的社会与人文变迁及文化传承。愿此书能成为连接过去台山先辈与新生代华侨的桥梁,让更多同胞由台山华侨建筑了解台山辉煌的过去,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焕发新质文化魅力,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岭南独有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