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玉石与女儿城的故事
作者:周中金 / 退役军人、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退休人员
诵读:云中鹤
在湖北省武穴市万丈湖农场附近的连城山上,流传着一段关于西汉初年名将樊哙之女樊玉石的传奇故事。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她的勇敢与智慧,也反映了当地人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女儿城与连城桥的建立
当樊哙奉命征讨九江王英布时,他占领了英布所筑的武王城,并在其东边建立了“女儿城”,作为军事要塞和战略支撑点。为了加强防御体系,樊哙还在女儿城下修建了一座桥梁——连城桥。这座桥不仅是连接女儿城与外界的重要通道,也是护城河的一部分,可以迅速切断与外界的联系,增加城市的防御能力。
连城桥的建造传说
关于连城桥的具体建造过程,有一个特别的故事。据说,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河水湍急,两岸地形复杂,普通建桥方法难以实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樊哙召集了当地最有经验的工匠,并邀请了一位名叫石公的老匠人来指导施工。石公提出利用当地的红砂石资源,结合吊桥的形式,既能保证桥梁的稳固性,又能在必要时迅速切断与外界的联系。
在石公的带领下,工人们开始了艰苦的施工。他们清理河床,用巨石筑造坚实的桥墩,挑选质地坚硬、色泽鲜艳的红砂石铺设桥面。然而,在建造过程中,每当夜幕降临,就有奇怪的声音从河中传来,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阻碍桥梁的完成。一些工人因此感到恐惧,甚至有人想要放弃。
这时,樊玉石展现出了她的勇敢和智慧。她亲自来到河边,带领士兵们守夜,并鼓励大家不要被未知的事物吓倒。终于,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当最后一块石板放置到位时,河水平静了下来,所有奇异的声音也随之消失。人们相信这是得到了神灵的认可,连城桥最终顺利建成。
樊玉石的英勇事迹
有一次,敌军围困女儿城,形势危急。樊玉石擂响战鼓,激励士兵们坚守阵地。随着鼓声震天,城内的战马开始嘶鸣,连周围的山林中的野兽也仿佛受到了鼓舞,齐齐向着连城山上的玉石寺方向奔去。这一幕极大地提升了守城将士们的士气,也让敌军感到惊恐不安。
利用敌人因这奇异现象而产生的混乱,樊玉石决定趁机突围。她精心策划了一个夜间行动,命令一部分士兵伪装成普通百姓,混杂在逃离的难民中,通过连城桥悄悄地撤离。同时,她带领精锐部队从另一个方向发起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当夜色降临,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在一阵短暂但激烈的交锋后,樊玉石成功地率领部下突破了敌军的包围圈,安全抵达了连城山的玉石寺。
传承与纪念
这次成功的突围不仅展现了樊玉石的聪明才智,也证明了连城桥作为关键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后来,“鼓田”以及位于其旁的“公主坟”成为了纪念这位英勇女性的地方,而连城桥则被视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在我家乡工作期间,我意识到这些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并提议将城区道路延伸至此,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展示这些文化遗产。今年寒露时节,我退休后再次回到这里,看到石佛寺镇和连城山周边村干部在防火护林,以及玉石寺新建的门楼和修筑的水泥路,心中充满了感慨。
虽然我曾误将九江王英布的女儿当作女儿城的主角,但在了解到真相后,我希望通过新的写作来纠正这一错误,并向读者传达正确的信息。我的热情和对家乡文化遗产的热爱,使得这些历史遗迹能够继续被后人铭记和传承。
这个故事不仅丰富了地方文化,激发了人们对历史的好奇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并保护那些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历史遗产。连城桥至今仍屹立不倒,成为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游客探寻这段古老故事的重要线索之一。
作者简介:
周中金,退役军人,曾在湖北省武穴市住建局工作,现已退休。多年来致力于家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宣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
主播:云中鹤,男,1956年生,大连市人。1977年应征入伍,在海军部队历任排长、连长、军务参谋。团职军官转业至地方后,先后从事过政法、纪检监察、宣传等项工作。热爱体育运动和文学艺术,是大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