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庄稼以及永不褪色的乡愁(组诗6首)
作者:张方江
★ 父亲的手掌
父亲那双皴裂如冬日枯枝的手掌
在我童年那条泛着春潮的荷塘中轻轻搅动
他带着我,一捆捆投进去整车绿杆的红麻
再插入荷塘数根木楔子,束缚起红麻的无序
然后,在鱼儿频频露头的水纹里
砌成三、两堵标识着贫穷和坚韧的墙
荷塘的水一度被抬高后,慢慢跌落
翻涌起一圈圈波光粼粼的乡愁
一点也不刺眼
半月之后,父亲再次领我去翻动那些
沤烂了的红麻杆儿,一层层地把它们的皮剥下来
编织成烈日炙烤下长短各异的麻绳
当然不仅是麻绳,它还承载着四季的重量
如今想来,赋予麻绳生命与意义的
还有父亲肩上的图腾,包括且不限于
夏日的谷物、春日的青草、秋日的柴禾、冬日的存粮
还有,青黄不接时的饥饿与寒冷
而我更愿意,成为父亲手掌中的那一条麻绳
让我在故乡和城市辗转的轮回中
把希望与绝望紧紧扭绞
★ 想起父亲
读初中时,老家村头的柳树下,父亲总是那个守望者
每个周末,他的身影,就像儿时放风筝的那片天空
那时故乡的土路,尘土飞扬,我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的地方
留下了他无数脚印
参加工作后,每到周末,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
隔着山山水水,总在傍晚下班的间隙,准时响起
乡音未改,像儿时他教我唱的童谣,在风中回荡
我成家了,父亲来城里总带着一袋面粉上楼
一步一步,仿佛汗水还滴在故乡的田埂上
那些雪白的面粉,做成筋道的面条
一根根鞭打我浮躁的良知
有孙女了,他总会给我说,带孩子常回家看看
老家的院子里,枣树下的摇椅,他乐意看孩子的笑脸
那份期待,像极了儿时我在他背上熟睡的夜晚
温暖而迷恋
如今,父亲不在了,故乡的麦田依旧金黄
老屋的炊烟,再也不见升起
我们的思念,如儿时捉蝌蚪的小溪,怎么也流不回去
可是在老家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父亲的足迹
那么近,那么清晰
仿佛他还在那里,微笑着,等着我们回家
★ 玉 米
秋风送爽,天高云淡的时节,
你拥抱着缕缕金黄,宛若初孕的新妇短发低垂
你是田野中最骄傲的庄稼,昂首矗立于天地之间
然而,一旦那一抹金黄被乡亲们掰走
便如同秋叶凋零,光彩随风而逝
从此,你只能以坚韧的外壳,佯装坚强的腰身
来掩饰内心的脆弱与迷茫
就像童年的我,在秋日的余晖里时常孤独无依
蜷缩在角落,沉浸于季节更迭的沉思
至于你的命运,或在秋日的火光中绽放最后的华彩
照亮寒夜的一隅
或在牛羊的咀爵中,慢慢消融,转化为春泥,
为下一季的丰收,铺垫希望的温床
★ 关于小麦,父亲对我说
在这片被阳光亲吻的土地上,小麦轻轻摇曳
你是父亲心中的宝贝,承载着我们的情感与梦想
你的嫩绿,是春天的希望,父亲深情地说:
“看这绿油油的麦苗,心里就踏实,感觉日子有盼头。”
你的成长,是我们的寄托,父亲温柔地教导:
“这些小麦,就像咱们的娃儿,一天天长大,一天天强壮。”
我用手掌触摸泥土的温度,父亲语重心长地说:
“这土地,如同我们的母亲,小麦就是她孕育的希望。”
你的麦穗,谦逊地低垂,像是在思考,父亲满怀感慨:
“这麦穗,沉甸甸的,就像咱家的希望,越来越饱满。”
小麦啊,你的成熟是我们的喜悦,父亲兴奋地说:
“等到收割那天,笑声将比翻滚的麦浪更加响亮。”
你的每一粒,都是我们的未来,父亲满怀信心地说:
“每一颗麦子,都是明天的希望,是孩子们美好生活的保障。”
在你的面粉里,我们倾注了无限的期望,父亲坚定地说:
“这面粉,不仅仅是食物,它是我们通往幸福生活的桥梁。”
在这片广袤的田野上,我们的情感浓烈而纯粹,父亲对我说:
“我们爱这片土地,就像爱我们的家人,没有任何保留。”
小麦啊,你的歌声唱出了我们的心声
愿我们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丰硕的果实
愿我们的希望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愿我们的生活,如小麦一般岁岁丰盈,节节高升!
★ 四季遐想
我在海边穿行,听春日的鸟鸣回荡
海浪轻吻岸边,留下细腻的泡沫花环
那是大海在礁石上轻轻的呼吸
低诉着岁月的故事,给我听
海浪声声,演绎四季遐想
夏日阳光如温柔的溪流,在礁石间穿梭
温暖的海岸线陶醉了游人的期待
秋天的金色波浪洒满海面
礁石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梦幻薄纱
冬日寒风呼啸,刻画出大海更深邃的思想
礁石默默伫立,坚定而无畏地见证着四季交替
我想
每一块礁石,都是大海的编年史
我每一步,都踏在大海的骨骼之上
春风低吟,海盐的气息随风吹入鼻孔
时光在岩石上雕刻出立体的诗行
每一道印记都是生命的光芒
★ 永不褪色的乡愁
我从远方归来,携带着动态的童年
玻璃幕墙上的阳光,碎片跳跃
就像家乡池塘里荷叶上的露珠
闪烁着儿时的光芒
马路宽广,如同儿时嬉戏的河流
街角传来父老乡亲的呼唤,熟悉而温暖
高楼如麦穗般挺立,仿佛童年梦境中的巨人
脚步声声,回荡着赤脚奔跑在田埂上的欢笑
曾几何时,这里是我们嬉闹的田野
庄稼在风雨中成长,如同我们的童年
远处,孩童的欢笑声惊起麻雀
树叶间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旧日游戏
怀念幼时月光下的捉迷藏
想象将我紧紧拥抱,那是母亲的怀抱
拥抱的双臂,其实是
少年梦想的翅膀,飞翔在无边的天空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我分明听见鸟鸣唤起童年的记忆
我在庄稼的怀抱中行走,仿佛
又回到了那个放风筝的午后
天空辽阔,只要
我的锄头与镰刀在手,就能
在记忆的田野上,播种童年的种子
如今收获的,不仅是金黄的麦穗
还有永不褪色的乡愁
文/半禹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半禹,原名张方江,男,1972年生,汉族。山东齐河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齐河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小拇指》诗刊副理事长。作品曾在《时代文学》 《山东文学》《北京文学》《山东诗人》等报刊发表,出版诗集《编织了N年的爱情》 ,出版诗合集《风行四季》。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