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纪念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二章 寻找脱贫致富产业
18
谭懋功带妻儿到旱垌看金菜花。腾村人把黄花菜叫金菜花,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叫的,都盼望金菜花能给他们带来金银富贵。但腾村以前种植的金菜花是土种,一支花葶只有两三朵金黄色的花朵,金菜花并没有带给他们富裕。
一家四口沿着崭新的水泥村道,往村东北方向走。经过老革命唐选贵家时,老革命的老婆,正坐在门口发呆。看见谭懋功拖家带口,忽然来了精神,跟谭懋功打招呼。
“谭书记,听说你不来腾村了?”老太婆嘿嘿笑着,笑容有些勉强,但话是真诚的。“干吗不来呢?我们都喜欢你在腾村当书记。”
“老太婆,这是组织决定的,我也想在腾村呀。”谭懋功停下脚步,笑着解析,又问,“就你一个人在家?经正去广东啦?”
“去广东啦,老呆在家,吃什么?”老太婆回道,“孙女读大学要钱,孙子读高中也要钱,不去广东,哪来的钱?”
这老太婆,前年还是很硬朗。前年秋天,老革命去世后,一下子她就苍老了许多,变得弱不禁风了。儿子经正,先前老婆病故,委顿了一段时间,广东打工也是三日打鱼四日晒网,没几天又溜回家,整天呆在自己房里不出门。后来精神好一点,农忙时节,也出门帮父母插田、收割。谭懋功经常上门做他的思想工作,想让他振作起来。因为医治老婆,埋葬老婆,欠了许多债。老革命父亲又要经常吃药,还抽烟,生活过得日不敷出。每个月五个人的低保金下来,才勉强维持一日三餐。女儿考上大学,儿子第二年又考上高中,经受着支出压力,他才振作起来,恢复打工生涯。女儿享受着“雨露计划”六千元的补助,还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儿子在县里读高中,也有困难家庭生活补贴,每个学期一千多元。基本上解决读书的大支出,但还要买参考资料、买衣物、买日常用品等等。他不能因为老婆病故就一蹶不振啊。
“经正去广东打工,孙女孙子又去学校,你一个人在家,要注意身体啊。”谭懋功关心地嘱咐。
“哎呀,我这把老骨头,注意也没有几年活啦,”老太婆叹气。“老人们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老头子就是八十四岁走的。我明年也八十四啦!”
“快别这么想,那是迷信。”谭懋功安慰她,“生活越来越好了,你该老老寿,看着孙女大学毕业,孙子考上大学!孙子孙女都大学毕业,生活更好啦,你还要给他们抱曾孙,不要悲观!”
他匆匆告别老太婆,继续往旱垌方向走去。
“啰里啰嗦!”李燕对丈夫逢人就闲扯有些不满,“你又不是第一书记了,还跟人家说那么多干吗?多管闲事!”
“对,就是多管闲事!”二宝在妈妈怀里,附和妈妈。
“爸爸,又说带我们来玩,自己只管吹牛皮,多管闲事!”大宝也凑热闹。
谭懋功一边走,一边给他们解析。他说,我来腾村五年多,日日在一起,见了面不能一走了之啊,总要客气几句嘛。像老太婆,我来那年,她儿媳因病去世,前年她老头子又走了。自己一个人在家,孤零零的,花几分钟安慰几句,她心情会好受些。她也艰难,前年以前,她家插田、收割,老头子帮不了她,儿子经正也只肯出一部分体力活。琐碎事全是她一个人操持。有时候,帮扶人,还有我们也要去帮忙。特别是扶贫产业补贴,我们都给她量过田亩,拍过照片的。当时,她虽然干瘦,但很有精神,干劲很足。才过去两年,就变成一个久病的样子!
“会不会是被死鬼勾了魂?”李燕听丈夫讲解,心有戚戚焉。“几年里就死了两个人,是不是他家撞了邪?”
“胡说八道,什么邪不邪的,迷信!”谭懋功斥道。
“妈妈迷信!”二宝在妈妈怀里也说。
“小屁孩,别乱放屁!”李燕生气了,重重拍了一下二宝的屁股。
桂东南农村地区,男人一般到了五十岁左右,生命走下坡路,就开始信邪,开始讲迷信了。而女人讲迷信,要早一些,生了孩子后,就开始迷信起来。可能是因为生育,经历九死一生,又整天担心孩子生病,就开始迷信。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把这个现象当做研究课题,肯定能发表科研论文。
19
旱垌是梯田,以前种一片水稻,大概有五六十亩,全部是腾村人的。这里过去是望天田,要完全依靠下雨才能耕种,如果天不下雨,就会歉收,甚至绝收。后来腾村人建了一个电灌站,从荔枝塘抽水,基本做到旱涝保收。自从发展金菜花后,不用抽水灌溉,电灌站几乎荒废了。
谭懋功来腾村当第一书记,成立贫困户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旱垌种植金菜花,现在就不种水稻了,全部是金菜花。谭懋功一家四口,看到田垌里都是郁郁葱葱的金菜花苗,那花葶差不多有成年人高。李燕很兴奋,终于可以亲眼看到新品种金菜花了。
“我们本地品种,最多只有十几二十公分,你们引种的品种足有一米多高!”李燕惊叹。
本地金菜花,一般只在畦边种一行,开花后自家采摘回去,做个汤水。本地人从没有想过,要大规模种植金菜花,也从没有想过,要引进新品种,更没有想过要种金菜花卖钱。便是种在畦边的一行半行,也不着意料理,任由它自生自灭,开不开花,开几朵花,都无所谓。它开花,就摘回家打汤;它不开花,就喝红薯叶汤、苦麦菜汤。对于腾村人,金菜花是可有可无的,像路边的一株野草。
“没有什么花呢,还金菜花!”大宝只见密密麻麻的绿色植物,颇为失望。
谭懋功看着满眼的金菜花,看着那密密麻麻、杆杆挺拔的花葶,却是十分满意,十分幸福。花葶有一米多高,每一个枝节,从上到下,已渐次透露出花朵的消息。花田里,零星地开着几朵金菜花,那是最先报告花事的几朵。花朵橙黄橙黄,像金子一样,十分喜人。蜜蜂和蝴蝶,在早开的金色花朵间翩翩起舞。再过十几二十日,金菜花进入盛花期,村民们、脱贫户们,就开始收获丰收,收获金子。即使新冠肺炎还在别处传播,也不影响外村人、外镇人,来到旱垌金菜花田打卡,疯狂照相,在微信群朋友圈里炫耀。
李燕走到一朵盛开的金菜花前。这朵金菜花底下,还有很多花蕾,大大小小足有五六十朵,似乎要竞相开放。她马上扮出表情,让谭懋功给她照相。她头上戴着一顶花色太阳帽,上身穿一件短袖白色线衣,下身穿一条牛仔裤,很休闲的样子。
“逆光啦,站过这边来!”谭懋功举着手机,不停地调整角度、距离。
李燕换了方向。这回是她逆光,丈夫的手机不逆光。谭懋功看着手机屏幕,看见妻子在里面笑得灿烂。正要按下快门,冷不丁大宝二宝呼地蹿进来。
“我也要照相,”大宝二宝大呼小叫。
李燕就一边一个,揽着两个儿子。三人照以后,李燕把两个儿子推开,她一定要照一张单人照。后来,李燕又想到,要照一张全家福。但没有人帮照啊。谭懋功就四处张望。这时候还不到采收季节,加上太阳差不多升到头顶了,很热,田里好像没有人。他手搭凉棚,忽然看见远处有个人影,蹲在金菜花的青纱帐里。因为距离比较远,他看不清是谁。
“喂,那位兄弟,来给我们照张相!”谭懋功只好扯开嗓子叫。
那位兄弟听到有人呼叫,直起腰来,原来是唐经达!那个用水鬼忽悠小伙伴、曾经调戏帮扶女干部、按照手机新闻说扶贫送老婆的寡古佬唐经达!
“哎呀,我刚才听到这边有人讲话,猜不出是谁,想不到是谭书记!”唐经达大大咧咧,一路小跑,从弯曲细小的田塍跑来。
“我一时也看不出是你呀,唐总,啊不,经达。”谭懋功笑道,“你怎么蹲在田里,你不在城里看铺?”
“我老婆带我儿子看铺,”唐经达骄傲地说。“眼看就要进入盛花期,我都还没有下过肥。田里草太盛,又蹲下来薅草。”
“不好意思,耽误你干活。”谭懋功感觉有点歉意,“麻烦你帮我照张全家福,照完相你继续薅草。”
“哎呀,谭书记,我感谢你都来不及。”唐经达忙不迭恭维,“不是你关心,我哪有今天?什么不好意思!这是你夫人孩子?好漂亮,好乖!”
“别废话啦,狗改不了吃屎,就你贫嘴,”谭懋功不客气打断他。
“哎呀,谭书记,我不想自己管理啦。”唐经达叹气道,“又要开电器铺,又要回来管理金菜花,够累的。你帮我跟村里说,我把金菜花全部退回给合作社,也跟其他贫困户一样,分红!”
其实,唐经达已经跟支书唐理尤讲过好多次了,但唐理尤他们就是不愿接收他。谁叫你当初要自己种水稻?不种水稻又自己种金菜花自己卖?以为自己卖会得到更多钱!那你就继续自己种自己管理自己卖自己发财吧。谭懋功也猜得出一二分,唐理尤他们可能是以谭懋功被县纪委请去喝茶,怪罪到唐经达头上。实际上,谭懋功被纪委查,不一定是唐经达告密。当年,唐经达在大庭广众面前,给谭懋功一个“谢媒”的红包,全村人都看见了,其他村来喝喜酒的人也看见了,保不准是哪个多事,给县纪委写举报信。怪罪唐经达,有点不地道。但谭懋功不愿去扯这档子无厘头的鸡毛蒜皮,况且,他已不是腾村第一书记,所谓无官一身轻嘛。
“我都不在村里工作了,不好干预村里事情,”谭懋功推脱道。
唐经达只好接过谭懋功手机,在阳光底下,给他们照了几张全家福。照完相,把手机还给谭懋功,他没有去薅他的草,而是站在一旁看热闹,时不时插上一句半句话。李燕就走到一个巨大的示范牌前,仔细观看、阅读:
腾村生态农业合作社金菜花种植基地
种植地点:腾村旱垌
种植品种:金菜花
示范面积:60亩
示范项目:金菜花多年生产
示范效益:年亩产鲜花4000斤,年亩产值8000元
业主:腾村生态农业合作社(扶贫产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唐理尤 腾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
技术后盾:兴旺县农业农村局
技术指导员:梁绍兵 农艺师
示范牌是喷绘的,背景是旱垌这片金菜花田,一嘟噜一嘟噜的金菜花含苞欲放,几个男人女人挎着菜篮子采摘花蕾。那花蕾足有两三寸长,小食指大小,像一根根金条。示范牌的右边空间,密密麻麻写着全村四十四户贫困户的名字,没有唐经达的大名。示范牌下边,是温馨提示:金菜花,忘忧草,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黄花菜,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花葶长短不一,花梗较短,花多朵,花被淡黄色、橘红色、黑紫色;蒴果钝三棱状椭圆形,花果期5-10月。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对吐血、大便带血、小便不通、失眠、乳汁不下等有疗效,可作为病后或产后的调补品。金菜花含有秋水仙碱,为防止食物中毒,鲜食必须烹煮熟透。
“还要写个温馨提示!”李燕讥笑,“画蛇添足,好像人家不懂一样。”
“还真有不懂金菜花的呢,年轻人都不懂,甚至连金菜花都没见过。”谭懋功笑着说,“我们不弄个温馨提示,他们不懂煮啊,万一人家吃中毒怎么办?我们还印了许多名片,写上温馨提示,来采摘的人都发,也拿到御林宏进农批随金菜花发放,人家很欢迎呢。”
每年五月中旬后,全兴旺县,以及附近县市的人,纷纷来腾村照相采摘金菜花。采摘完旱垌贫困户的,又到黄岭、大车、六裂口采摘一般农户的。亲自采摘的要五元钱一斤鲜花,拿到桂南宏进农批,批发给菜贩,顶多两块五。但人们还是络绎不绝,他们就是要体验劳动成果,还要照靓相,发在微信群、朋友圈里炫耀。
“你看,腾村,我的菜!”谭懋功指着远处,旱垌最高处的一行大字说。
李燕看时,只见那里竖着一排五个四方牌子,一个牌子写一个红色大字,连起来读,就是:腾村 我的菜。
“我都没注意这五个字,还以为又是喊口号吹牛皮呢!”李燕说着,以“腾村 我的菜”为背景,又让谭懋功照了几张相。“肯定是你的馊主意!”
“五个大字,从通村公路走过,每个人都看见。”谭懋功不置可否,顾左右而言他。
“臭美!”李燕呛他。
“爸爸吹牛皮!爸爸臭美,臭美爸爸!”大宝二宝刮着自己的脸,一齐唱道。
第三章 搬得出、住得下
20
望着唐经达怏怏而去的背影,谭懋功对李燕讲起唐经达完整的故事。
自从那次,帮扶女干部被寡古佬唐经达吓瘫在村委,谭懋功就上报永红镇党委、政府,将自己一户帮扶户与女干部对调,自己帮扶唐经达。一个年轻女干部,成天到寡古佬家,自己总感觉不谈定,要是真出了事,整个兴旺县在全国就臭名远扬啦。
“哎呀,谭书记,我不当搬迁户了,我要退出,”在寡古佬家,唐经达对谭懋功说。
他老娘下地摘菜去了。
“为什么退出?很多人挤破头都抢不到搬迁户名额呢,”谭懋功十分不解。
“哎呀,我当了搬迁户,就要没收我的田地,没收我的房屋,我不干!”寡古佬发牢骚。
原来如此。上级确实明文规定,扶贫移民搬迁户,要拆除村里原住的旧房危房,但没讲过搬迁户要退出田地。
“上级没有说要收回耕地,农忙时节你还可以回村里种田什么的。”谭懋功耐心做工作。“至于你现在住的房屋,我看也很老旧啦,不住也罢。还是搬迁户好,又是在县城,将来你娶了老婆,有了孩子,直接在城里念书,要比在村里念书好呀!”
“切!将来娶老婆,说得好听!”寡古佬满不在乎,“我都五十岁啦,还娶老婆,生孩子!反正我要退出搬迁户。”
兴旺县在县城建设一个“老乡家园”,把全县一千五百户附合条件、有意愿搬迁的贫困户集中安置,总共六千多人。全县人民除了干部,都把“老乡家园”叫做“懒人村”。懒人村在县城西面,占地两百多亩,现在几十栋高楼都准备封顶啦,春节前就可以进人居住。县城所有商品楼盘,都没有懒人村气派。这里的楼房,三分之一是五六层的楼梯房,其余全部是电梯房,二十几层楼。配套建设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卫生所,还开办扶贫产业车间,凡是一个城市社区该有的,这里全有。所有这一切,总投资超过十五亿元。据说,贫困户只需象征性缴交几千元钱,就可以得到一套价值三四十万元的商品房。县委书记的住房都没有这么时尚漂亮!国家对脱贫攻坚,真是下了血本啦。
而寡古佬唐经达,居然要放弃扶贫移民搬迁户资格!可惜可惜!
“这样吧,你先别急着退出,先冷静冷静,我们再做决定,好不好?”谭懋功只好哄小孩一样,暂时搁下这单棘手事变。
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帮扶人不但要帮助贫困户的生产、生活,还要填写那个像天书一样的帮扶手册,还要改变他们的生活陋习,而且,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有时候,还要帮助寻找务工机会,甚至要帮忙寻找媳妇。谭懋功就在全县第一书记群里,发出这样的信息,称永红镇腾村有个寡古佬,年近五十,未婚,想找个女人过日子,带孩子也行。原本并不抱希望,就像大海捞针,可能捞打到针吗?没成想,过了几个小时,果真有一个第一书记@他!全县一百多个第一书记,还真有一个要帮女人寻找丈夫的。他们就私聊。原来是大山镇的第一书记,姓陈,是个女的。她所在村一个女人,去年丈夫病故,带着一儿一女生活,日子过得艰难,要寻一个男人过日子。两个第一书记就交换了他们事主的相片,包括住房、生活、家人的相片,又分别发给各自事主看,也算“相亲”了。
“人不错,可惜有点远,房子也破旧,”女事主说。
大山镇在兴旺县最东边,已是大容山地界,隔一个县就是梧州市了。永红镇位于兴旺县最西边,属于六万山区,与钦州市交界。
“哎呀,我中意,哈哈!”唐经达看完女方的相片,立刻表态,口水都流出来啦。
接下来就是陈书记做女方工作。说,远一点没关系,都还在一个县呢。你嫁过去,就是那边的人了,也不必再回到大山镇啦。再说,男方虽然也是贫困户,但人家可是“青头男”呐,而且马上就要搬迁到县城“老乡家园”生活了。你一个丧偶女人,还带着两孩子,人家不嫌弃你就不错啦,你还嫌什么?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你以后还要帮扶我啊?”女人红了眼睛,带着哭腔对陈书记说。
“当然,我会经常去看望你们,有什么困难,我尽力帮忙。”陈书记眼睛也湿润了。“那边也有第一书记,他就是帮扶你对象的,也是他介绍你们的。”
于是,一东一西的两个人,一男一女,就走到一起,东边的女人嫁给西边的男人。相较于年轻人,女方的“婚礼”显得相当简陋。试想,谁愿意自己家族的女人嫁给他人?谁愿意自己家族的子女随母到别人家当子女?不拿小便泼你,不诅咒你挨雷劈就很好啦。
而男方的“婚礼”就像婚礼。寡古佬唐经达说,结婚是人生头等大事,我要风风光光办个婚礼。都块五十了,还人生头等大事,还风风光光。他请同村的先生唐务尤评选日子,就定在“十一”国庆节。他憋出了吃奶的力气,把自己辛苦积攒几十年的辛苦钱,把自己三天两头在“四方圩”赢来的小钱,几位姐姐也贡献若干,全部拿出来,一共摆了十几桌酒席。他还请了八音,吹吹打打的前往大山镇迎亲。谭懋功开着宝骏560CUV,载着新郎公唐经达。出发时,八音敲锣打鼓,“咚咚隆冬呛、咚咚隆冬呛”。唢呐“依滴呀哒、依滴呀哒”,吹的是“朝天觅子调”,意思大概是娶老婆生儿子;回来时,八音依旧“咚咚隆冬呛、咚咚隆冬呛”、唢呐“依滴呀哒、依滴呀哒”,吹的却是“朝天喜子调”,意思大概是女人娶回来了,就要生儿子啦,所以欢喜。
陈书记开着自己的小车,跟着谭懋功的宝骏560CUV,载着女人的一对儿女,从东到西,穿越整个兴旺县,来到腾村。她还送给女方一床崭新的蚕丝被,是本县出产的,叫“兴旺牌蚕丝被”,出厂价要一千八百元钱。一张喜庆的红色龙凤被套里,是两张厚薄不一的蚕丝被,厚的一张七斤,薄的一张,三斤。这是流行的“子母被”,春秋时节,就单独盖三斤的“子”被;初冬时候,就盖七斤的“母”被;冬至前后天气冷得出不了门,就得盖完整的“子母被”,十斤,十全十美。
谭懋功给男方,也就是唐经达送的礼物,是一台电热水器,出厂价两千元,半个月的工资。电器是谭懋功战友快递来的。他们当年在部队,就比较铁,退伍后,谭懋功到兴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当公务员。战友是广东的,进一家电气公司当销售主管。快递来的电器,当然是折了又折的,否则,谭懋功也买不起,如果全价,要一个月工资呢。
腾村人见寡古佬唐经达居然娶上媳妇,纷纷表示祝贺。他们的祝贺有点损。
“经达,娶了媳妇,也娶了子女!”
“经达,一点力气不花,就有了子女!”
唐经达也算豁达。
“哎呀,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儿子女儿,哪像你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生出一儿半女,还要花费钱财养大。哪个着数?”他涎着厚脸皮,怼众人。
婚礼的主酒席就摆在村委会一楼大厅,专门安排亲戚、女方娘家人坐席。一楼的南廊架锅煮饭、炒菜。唐经达的近亲兄弟叔伯妯娌、三姑六婆都来,只能摆在村委西侧的露天灯光球场。一屋子亲戚,热热闹闹,说什么话的都有。按农村习俗,唐经达要“谢媒”,给媒公媒婆一个猪头,猪头越大,说明媒人做的“媒”越成功,在新婚夫妇心中的地位越高,在附近村子的威望越高,以后就会有更多的男女请他(她)做媒。唐经达顺便在酒席上“谢媒”,他的媒人是腾村第一书记谭懋功,还有大山镇那位陈书记。他给媒公媒婆的“谢媒”礼,不是猪头,而是一个红包。唐经达的两个媒人,都是公家人,不好给猪头,就按照别人的做法,折算成“红包”。谭懋功和陈书记不愿受谢,几番推脱,唐经达就是不肯松手。连村干部、村民都看不过去,纷纷劝谭懋功。
“谭书记,你给他办成了人生头等大事,他感谢你是应该的。”
“谭书记,这是风俗习惯,娶老婆肯定要谢媒的。”
“谭书记,你不领这个红包,就是你不愿唐经达有好日子过!”
支书唐理尤也帮唐经达说话。
“唐经达感谢媒人,你这个大媒人是当仁不让。要是你不接受,被外村人知道,都说腾村人不讲规矩、不懂礼数,对腾村形象不好,对你的形象也不好。”
话说到这个份上,无奈,谭懋功和陈书记不再推推拉拉,只好收下红包。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