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圃寓言(87)
毋东汉

群猴想要出山
终南山有个猴子坪,周围是山,与世隔绝,老猴王临死前叮咛儿孙们要开隧洞架桥梁修栈道,走出深山。这里生长着庞大的猴群,有一只资深猴子,吃鸟蛋吃的多了,他净出鸟主意,大家称他鸟师。新猴王善于听建议,以为鸟师聪明,就请鸟师当自己的参谋。
鸟师受到重用,成为猴子坪里一猴之下、万猴之上的有权有势的猴子。鸟师爬上大树,坐在一只被他厌扁的乌鸦窝里,研究鸟类如何飞翔,如何觅食,如何孵雏。深度研究鸟理论,指导猿猴实践。
新猴王问鸟师:“我们如何走出深山?”鸟师说:“飞出深山。”新猴王就说:“我们无翅膀,如何飞翔?”鸟师胸有成竹地说:“根据鸟理论,改臂为翅。”新猴王就命他给群猴教练,改臂为翅学飞翔。鸟师命令培训班同学双手侧平举,各拿巴蕉叶,站立悬崖塄坎,老远看,像一摆展翅欲飞的大鹏。鸟师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要学习鸟类,飞出大山!不必逢山开隧道,遇水架栈桥。双臂上下闪,借空气浮力,飞吧!跳!”说完,他做了个跳跃的态势,却原地没动。学员们一个个飞身跳下崖。猴子们灵活机动,在半空双臂上下闪,空气的浮力承受不了体重,径直向下落,大家纷纷丢下巴蕉叶,抱住了树枝或抓住藤蔓,个别行动慢的,偏离树木藤蔓的摔成重伤或丧生。猴子们纷纷质疑鸟师,鸟师理直气壮他批评大家:“你们学习不够,执行不力。为啥半空中丢掉芭蕉叶?失去翅膀焉能飞翔?”鸟师把失败原因归于群猴落后。新猴王怀疑鸟师有错,欲听取群猴意见,鸟师以“领导安全”为借口,派许多猴子围着他。他分不清哪些猴子是试飞过的猴子,哪些是卫兵和保安,听不到群猴批评。《森林日报》发表社论:《猴类插翅也能飞》。新猴王读报欣慰,激动地说:“飞出深山有希望!”
接着,鸟师又给大家讲鸟类觅食的方式方法。他说:“我们猿类吃野果是不对的!应当学习鸟类,捕食昆虫。既锻炼翅膀,又有足够的动物蛋白吸收。瘦了好,飞起来轻盈嘛!”于是,他又第二次办觅食培训班,他自己仍然吃野果。凡是参加过试飞的猴子吃一堑长一智,没报名。参加觅食培训班的猴子,听从鸟师的教导,从这棵树飞向那棵树,从那棵树飞向这棵树,飞行时嘴张大,吞食空中飞翔的昆虫。开始,大家觉得很有趣,兴致勃勃;但是,第二天就有学员请病假,第三天就病倒了大半,剩下的猴子也飞不动了。原因很简单,大家饿坏了!《森林日报》又发表社论:《改变饮食结构减肥圆满成功》。新猴王想深入了解群猴情况,鸟师批评他想突出个人作用,坚持集体行动。鸟师事先安排几十个没参加过培训的猴子,编好台词,不准胡说。新猴王接见群猴,群猴一片声叫好,都喊:“饮食结构改变好,减肥效果刚刚的!吱吱吱!”新猴王只好说:“那就进一步改变饮食结构!”
过了几天,有十几只母猴子要分娩。鸟师要求她们分两步走,先下蛋,然后孵化成幼崽,生下来的也要塞进去。这一下激怒了群猴,大家喊:“什么狗屁理论!我们猿类乃哺乳动物,自古是胎生,岂能产卵?”群猴蜂拥猴王府,高喊“清君侧”,抓住鸟师,教他双手各拿一个芭蕉叶,然后把他推下崖,喊:“你一边飞,一边捕食昆虫吧!”
鸟师在空中说:“啊——!”他摔在山腰岩石上,死了。新猴王说:“摔得好!我受他蒙蔽,我被他左右。我要按老猴王的主张,修路!”群猴欢呼:“逢山开隧道!遇水架桥梁!修路才能出山!”
发动机带动车轮,脑袋指挥胳膊腿;凡是失败了的事情,根源都在指导思想的偏差和失误。
2024-10-15-于樵仙居。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