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纪念共和国成立75周年
腾 飞 的 乡 村(长篇小说)
博爱人
《腾飞的乡村》故事梗概
作品完整展示第一书记,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经过艰难困苦的奋斗,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成功转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全过程。作品语言故事性强,通俗易懂,颇具幽默感,在幽默中隐含些许忧伤,更饱含着对农村、土地、农民的深情眷恋。作品既有对创业失败的惋惜,也有对农民小农意识的批判;既有对腾村艰难历史的回顾,也有对腾村孜孜以求的现实描绘;既有对乡村干部违纪问题的揭露,更多的是对乡村干部的艰辛和开拓精神的颂扬和鼓励;既有对乡村现实的不满,更有对美丽乡村建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热烈向往。
第二章 寻找脱贫致富产业
12
唐理尤在镇里自家维修店,听赶圩的村人说,觉得此事非同小可。一来,村里道路拓宽已上马,不可能停下来;二来,几十年来,村民们都盼望拓宽这条水渠路,人家龙嘴村人就是不点头。现在,好不容易龙嘴人同意了,你腾村人反而不同意,被龙嘴村人小看不说,要是龙嘴村人跟着反悔,腾村人永远也别想拓宽水渠路啦;三来,如果唐经旦始终不同意,惹怒了村里人,酿成流血事件,更加糟糕。
“开除他村籍,给他百亿千亿冥币!”村人忿忿不平。
“哎呀,给他冥币,亏你们想得出!”唐理尤正在修理摩托车,两手沾满机油、泥尘,笑道,“不必这么激动,不要大动干戈。都是兄弟,不是日本鬼子,有事好好说。拓宽水渠路,虽说全村人都受益,但也有二三十户眼前就损失了田地,有个别人拖后腿是正常的,村里要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他总会明白事理的。”
“支书文书都上门了,碰了一鼻子灰!还有谁能说服他?”村人垂头丧气。
当晚,唐理尤吃了晚饭,骑摩托车返回腾村。晚风习习,十分凉爽宜人。腾村离永红圩十来公里,道路尽管还是土路,但已经拓宽平整了,只要二十来分钟,就回到了。他把摩托车先开到家中,然后才出门,慢悠悠的在村里溜达,不时跟碰到的叔伯兄弟打招呼。到唐经旦家附近,见家里亮着灯,径直走进去。唐经旦一家四口,三个人,他和儿子善尤、女儿柔姿,在灯下吃晚饭。他老母亲躺在屋子西边旮沓里喘气多年,饭食都是送到“床”上吃的。这个时候,腾村人大多已经吃过晚饭,大多已经洗澡了。唐经旦一家是比较特别的。儿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女儿才上小学。他们没有母亲,只有祖母,只有这个既当爹又当娘、爹娘都当不好的父亲。
他们本来是有母亲的。父亲年近四十,“买”回来一个神经不太正常的女人,接连生了两个孩子,就是唐善尤、唐柔姿。娘家人来喝孩子的周岁酒,看到女儿家住的是泥砖瓦房,家徒四壁,而且连厨房都没有,只在空旷处用几块砖头垒个灶煮饭炒菜烧水。十年以后,他才盖起一间又小又矮的厨房,屋顶还是捡的破旧石棉瓦。当年那个寒酸样,看得娘家人差点当场晕倒。娘家人暗暗酝酿了两三年,把神经不太正常的女儿诓回家转嫁他乡。从此唐经旦没了老婆,孩子们没了母亲。他又当爹又当娘,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女儿拉扯大。自己有时候跟着腾村“三建”,到各村建房,他给大工打下手,也就是搬砖搅砂浆之类的活。没活干时,就到村里的“四方圩”摸两把。有时赢得十几二十块钱,有时半个月的工钱输得精光。偏偏儿子不争气,小学没毕业就不愿读书。女儿倒是比较成器,成绩比较好,考上镇里重点初中没问题。他为女儿柔姿读书的费用发愁,又整天看着儿子善尤在村里逛荡,心里那个苦啊,都没法说。眼里那把泪啊,都没地方流。
唐理尤在饭桌跟前坐下来,一边抽烟,一边看他们吃饭。
“理尤哥,吃饭,”儿子唐善尤打招呼。
“不啦,我在圩上吃过才回来。”唐理尤吐一口烟圈。
“这么块就回到村里,”唐经旦皮笑肉不笑地搭腔。
唐经旦一边说话,一边喘气,脸色有些苍白,看起来好像病人一样。他停下筷子,把饭碗搁在饭桌上。女儿柔姿也停下筷子,把爸爸的饭碗也收拾了,拿到檐下一块旧水泥板上。唐经旦去哪个村给人建房子捡回来的,水泥板就当做案板了。毕竟是女孩子,害羞,柔姿跟唐理尤腼腆地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就回房间里看书写作业。经旦只有一间房,那是从父亲手上继承下来的。父亲多年前去世,留下“一厅两房”,他哥占了右边一间,他占了左边一间,中间是豁口厅。前几年,他哥用水田跟人换了一块宅基地,另外建了一层砖房。也不是只建一层,因为家穷,才打了一层楼顶,就欠了一屁股债。哥哥一家搬到新房住,瓦房空了一段时间,就被哥哥用柴草啊、粪桶啊、犁耙啊塞满了,不肯借给弟弟用。经旦曾向哥哥提出,想让母亲搬进哥哥空出来的房间,哥哥不答应。他说,我要放粪桶。母亲跟着你,帮你干了那么多活,又帮你带孩子,你得想办法给母亲房子住。母亲不跟我,没给我带过孩子,我的房子不能让给你,要不然,我的粪桶放哪里?母亲只能继续挤在原拟做楼梯的转角处栖身。所以,经旦与一儿一女就挤在自己的一间瓦房。善尤不肯跟爸爸一间屋子睡觉,去跟村上相与的搭铺;柔姿更加不愿跟爸爸床挨床睡觉,就跟邻居小闺蜜睡一床。她只在睡觉时才到邻居家,平时也都在家的。比如此刻,她就在爸爸瓦房里写作业、预习功课,在班上她只是中上水平,她必须努力,才有机会考上镇重点初中。
“我听说你受了点委屈,就赶回村里,来看看你,”唐理尤不经意地说,递给经旦一根烟。
经旦用手掌抹了一下嘴巴的饭粒,然后“噗”的打着打火机,点燃过滤嘴香烟。他平时都是在永红圩买一些偷卖的烟丝,回来卷大喇叭。现在腾村卷大喇叭的,他是最后一个。偶尔也有村上的烟友丢给他一只过滤嘴香烟,像今晚这样,他就尽可能的把烟雾都吸进嘴巴、吸进肺部,不让烟雾凭空溜掉。
“也不算什么委屈,”经旦接过话头,装作轻松的说。“拓宽水渠路,占用我五厘地。我不肯,他们就骂我。”
说着,经旦突然“咳咳咳”地剧烈咳嗽起来,同时脸色像死人一样苍白。唐理尤赶忙从他的指头间拿走那只过滤嘴香烟。
“哎呀,阿叔,你不能抽烟啦,”唐理尤说。“可能你的肺有问题,得上医院检查检查。”
停止咳嗽,经旦缓过一口气,然后又从唐理尤手里要回燃掉半截的香烟,塞进口中,用力吸了一大口。那烟雾在他口中足足憋了三分钟,直憋得他腮帮子鼓出,脸上充血发红,他才徐徐喷出来。一屋子都是烟雾,把那只十五瓦的白炽灯,熏得更加发黄。
“不是肺,是这里,”经旦用手指着心口。
“那你还抽烟!”唐理尤责道。
“烦恼啊!发愁啊!绝望啊!”经旦叹道,忽然滴下两颗豆大的泪珠。“想着善尤、柔姿还未成年,我就想抽烟。我哥又不肯借钱,总说没有钱。拓宽水渠路,占了我的田地,我就想,能不能给我几百块钱,我上医院看看病,虽然当初开会时我没表示反对意见。可万一我有个三长两短,孩子已没有妈,谁打理他们!真是一团乱麻!呜呜!呜呜!”
“阿叔,你先别哭,”唐理尤劝道,自己也抹了一把眼睛。“天塌下来,众人顶着。别说几百,就是几千几万,村里兄弟总会凑够给你。”
经旦低头掩面,吞声饮泣。孩子不在跟前,他可以放肆哭一阵,不时用粗糙干枯的手掌,擦去脸上的老泪。
唐理尤给自己点燃一支烟。又递给唐经旦一支。
“阿叔,抽完这支,再不抽了,拿着,”他劝经旦。
“不抽了,不抽了,”唐经旦依旧低着头,用左手挥了两下。
“唉,像你这情况,更要振作起来。”唐理尤说,“你越消沉,身体跨得越快。有啥困难,跟村里说,村里会帮你解决。村里的事,也需要你协助,互相帮忙,互相支持,才能把全村的事,把每个家庭的事办好。你说是不是,阿叔?”
“自己的亲兄弟都不帮你,却去求别人!”经旦抽抽搭搭地说。
“你想多了。”唐理尤批评他。
水渠路终于顺利施工。事后到县中医院检查,唐经旦是因为长期抑郁加抽烟,导致咳嗽、胁痛,吃了几副疏肝解郁的中药,就不痛了,不咳嗽了。脸色也好了许多,饭量也见长。只是戒不了烟!
谭懋功几乎天天都上门入户走访,对于唐理尤,听到的,都是表扬和肯定。他就在支委会上提出,把唐理尤列为支部换届的候选人之一。会上,老支书唐选泽支支吾吾,说唐理尤是小房的人,恐怕镇不住全村一千多人。文书兼团支书唐经盛不平道,什么镇得住镇不住,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谁镇谁的问题!再说,上级不是派来了第一书记嘛!于是,全体支委一致同意换届候选人,得到镇党委批准。投票那天,所有候选人都高票当选。新当选的支委又开会,毫无悬念,唐理尤当选腾村党支部书记。接下来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文书兼团支书唐经盛,当选村委主任。村两委干部勉强实现了年轻化,再也不是老态龙钟的爷爷奶奶级干部。
13
谭懋功与支书唐选泽,文书兼团支书唐经盛,和两位住村工作队员,到围园岭“现场办公”。围园岭就是被莲湖村委主任据为己有的一个小山包,经过谭懋功多次到县处纠办反映,莲湖村委主任已不敢主张围园岭是他家的,改口说是莲湖村委的。真是起了个好名字,围园岭,周围都是腾村原各生产队的山岭,中间突兀着莲湖村的一块“飞地”。在腾村东面,山脚下就是324国道,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要是在山上种东西,搬到山脚就可以用电驴拉走。
他们站在浑圆的山头上,举目四望,除了东面是324国道,其余三面都是馒头般的丘陵,而且都是腾村原各生产队的,都已分到各户头里。腾村南面山岭以外的山岭,才是莲湖村的山岭。
“为什么当时你们不把围园岭承包到户?”谭懋功疑惑,“如果分到个人,莲湖村委主任就占不去啦。”
肉眼观察,围园岭东西向,属于六万大山余脉的一个小土岭,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大,也不陡峭,大约呈三十度角的平缓坡度。南面、西面和北面,与腾村其他山岭之间,是一溜撂荒的梯田,或者是木薯地。灌溉用水是山冲地下水。这儿的地下水比较丰富,汩汩流淌,一直往西到腾村,流入一条小溪,才折向西南,在石拱桥处与鸭儿江汇合。围园岭没有树木,长着尺把高的杂草,面积大概有三百亩左右。因为权属不清,没人管理,被人偷砍松树,砍光以后没人补种,就只生长杂草。周围山岭却郁郁葱葱,有些种了速丰桉树,有些则保留着原生产队时候生长的松树、杂树,植被相当好。
“咳,原来生产队都有各自的山岭,属于腾村十来个生产队的只有这个围园岭,不好分。我们太老实啦,土地承包时,没有分山岭。”老支书唐选泽后悔道。“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要分村时,才知道被莲湖村村长占去了,莲湖村公所与他签有一个承包合同。当时腾村的干部都说,人家有合同,有什么办法呢?咳,要是早把围园岭分了,我看他莲湖村也奈何不了。”
“围园岭坡度还算平缓,可以种东西的,比如种茶叶、金菜花等等。”谭懋功惋惜道,“不过现在权限不清楚,不能动,我们要依法办事,不能像当年莲湖村村长一样,趁乱谋事。”
他下乡担任第一书记前,在县城农贸市场,偶尔看到有金菜花卖,搁着一小块冰袋,五元钱一小把,还不到半斤。他在手机查,知道全国只有几个地方,规模种植金菜花。金菜花主要种在旱坡地上,像湖南省祁东县,就是种在低缓的山坡。种一次,可以收获十几二十年,期间不用翻耕土地,避免土壤流失。真是一举两得,既可以增加收入,又可以保持水土。
“如果当年土地承包时候,还可以浑水摸鱼,现在人家是既定事实几十年了,当然不能乱来啦,咦,白白丢了一块集体资产。”支书唐选泽也感叹。
“谭书记,你是县里的干部,认识的人多,想个办法要回来,”文书兼团支书唐经盛恭维谭懋功。
“县里干部也要依法办事啊,”谭懋功道。“都几十年的陈芝麻烂绿豆了。不过,你们打过官司没有?”
“没有,老一辈人都死了,又没有一个字的文字材料,怎么敢打官司?”唐选泽说,“村民们扬言,既打不了官司,那就硬抢,大不了跟莲湖村人干一架!人家五六千人,我们才一千多人,打也打不过人家啊。我们好说歹说,才劝住。村民骂我们是卖国贼,唉,当村干部真是难,里外不是人。”
谭懋功若有所思,沉思良久,才对众人说。
“这事急不来,我摸清各方面底细,再想办法。”
14
围园岭北面,是六裂口,一块砂子坡地。坡地以上,长着浓浓密密的松树,松树林里藏着几座简陋的大棚子,是腾村人养鸡的。但鸡棚以上,更多的是坟地,新新旧旧的坟墓,像蘑菇一样冒出来。这里是腾村人的埋臭地,村里成年人过世,都在此埋葬,七八年以后,才二次葬,迁往别处风水更好的“福地”,荫庇后人。
谭懋功从围园岭折向六裂口,就是想看看腾村人养的鸡怎么样。
一行人还没靠近鸡棚,狗吠声就此起彼伏。主人在山林里养鸡,因为不能时刻都守着鸡棚,所以就养狗看鸡。有的养一只狗,有的养三五只狗,都绑在鸡棚门口树荫处。狗听到陌生人的动静,就不停地咆哮。他们走到最近的一座鸡棚,里面的鸡咯咯叫,一窝蜂往另一头窜去。这里大约有五千只鸡。腾村人养鸡,有的一批养三五千只,有的养一万只。都是从鸡苗孵化厂买回鸡苗喂养,三个月就卖鸡,是鸡牙联系收购商直接上门收购。实际上,鸡是没有牙齿的。鸡牙就是鸡买卖的中介。别的村有的养温氏鸡,有的养春茂鸡,有的养和丰鸡,有的养裕辉鸡,这几家都是兴旺县的养鸡公司,也是桂省的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发展。兴旺县是桂省的养鸡大县,全年鸡出栏一亿羽,桂省一年里,十只鸡就有一只是兴旺县养出来的。腾村人养鸡,自己买的鸡苗,自己买的饲料,自己找的鸡牙卖鸡。他们不养公司鸡,嫌钱少。
“能不能让贫困户养公司鸡?”在鸡棚前,谭懋功一边擦汗,一边问。
“贫困户养得起鸡,就不是贫困户啦,”唐选泽答道。“养公司鸡的初始成本起码要好几万元。建一个标准的鸡棚,要五六万;鸡苗也要两三万,养公司鸡虽然不要鸡苗钱,但得交两万多押金,还有饲料、鸡药什么的,卖鸡后公司要扣回,好几万元钱呢,养鸡户实际上就是赚点人工辛苦钱。”
“养公司鸡,一只鸡最多给你两块钱利润,”唐经盛一旁补充。“如果市道不好,公司迟迟不来收鸡,养殖户就得继续养着,饲料、鸡药消耗越来越多,越养越亏钱,到头来两块钱都不到。”
“如果找个养鸡带头人,带领贫困户,几户几户共用一座鸡棚养鸡,也是个办法。”谭懋功又引出另一条路子。
“没有人当这个带头人!”他们异口同声,“大公司一年亏本几百几千万元,一般人亏不起。大公司亏一批,平一批,赚一批,基本没钱赚。他们就是靠饲料、鸡药赚钱,卖鸡不赚钱。而且他们还能几百万几千万贷到款,一般人谁经得起折腾?普通人亏一次就趴地啦,从此一蹶不振,永远贫困。”
他们就说起腾村一个养鸡带头人的事。这人叫唐经旺,当初在镇上卖兽药。后来,就帮村里几十户联系鸡苗供应商,联系饲料供应商,联系鸡牙收购鸡。他就做起老板,牵头养鸡,渐渐地越做越大,他以为从此就会变成大老板。谁知,后来却亏得裤子都没有了,还被饲料供应商、鸡苗供应商告上法院,被关了半个月。他的鸡,腾村有人养,别的村有人养。养着养着,有些人就偷偷“割早熟稻”,一天偷卖几十只鸡,钱进了腰包,亏的是唐经旺。南方之南,一年种两造水稻,早稻分早熟、中熟和迟熟。早稻每家都会种早熟稻,好提前收割,给晚稻育秧。早熟稻生长期短,但米的质量和口感没有迟熟稻好。腾村人就把跟别人做生意,自己偷偷先吃掉一部分钱叫“割早熟稻”。养鸡户“割早熟稻”,就是自己偷偷先卖掉一部分鸡,钱进了自己腰包,亏的是发动养鸡的人唐经旺。腾村养鸡户,欠唐经旺的钱有上百万。其他村欠他的,估计也有上百万。他又欠鸡苗供应商、饲料供应商的一百几十万。如果养鸡户欠他的钱都能够收回来,不但能归还经销商的欠款,他还有钱赚呢。可是,养鸡户不能看着他赚大钱,自己赚小钱,都不愿还款。唐经旺被告上法院后,村里只剩下几户养鸡。他现在躲在外地给人家当门卫,不敢回村。
“他可以打官司啊,要回自己的钱,不就能还通供应商的钱了吗”谭懋功不解。
“打什么官司!”众人又异口同声,“都是本村人,不是叔伯就是兄弟,别村人也是曾经的朋友。打赢了官司,拍卖房屋没人要,不仅钱要不回来,还惹恼了村人和朋友,他同样也不敢回村啊!”
他不敢打官司!他曾经在村里巷口,贴出几张“温馨提示”,请求养鸡户结清欠款,但没有一个人响应。
“我经常跟唐经旺电话联系,”唐经盛补充。“他很灰心,对养鸡已死心了。现在他的孩子都已经大学毕业,供应商的欠款也过了追诉期,他只求能够平安回村里度过晚年。”
“如此说来,腾村还不能发展市场经济啊。”谭懋功叹了一口气,“唐经旺掉进熟人社会的坑啦。公司加农户,不错,市场经济,但前提条件是社会公信力发展充分,契约精神、法制精神规范经济行为。唐经旺连公司加农户都不是,仅靠熟人关系维系养鸡产业链,万一有人图谋不轨,‘割早熟稻’,他不就惨啦?”
众人听谭懋功的高论,无不感到心惊肉跳,一阵感叹,一阵唏嘘,一阵沉默。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