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翠华峰拜访太乙真人
毋东汉

九九重阳节,古人有登高的习俗。我附庸风雅,亦为降血糖,给腿刚劲,在朋友激励下,乘车飞上翠华山。在山门口,管理人员小李认出了我;她说重阳节搞敬老活动,有礼品相送,给我和两个同伴每人一个抱枕;她顺便给我杯子添了热水,我兴高采烈游翠华。

翠华湖畔,有八仙洞焉。巨型馒头状的石头上,凿洞安门,内塑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韩湘子、何仙姑、张果老、汉钟离、蓝釆和的塑像,故称八仙洞。再往西是风洞、冰洞。当年,我曾带领学生游翠华山,作文题就有《冰洞风洞八仙洞》。冰洞炎夏有坚冰,风洞四季吹凉风,八仙洞是旧社会匪徒绑票的拘室。翠华湖水呈绿色,停泊着一排游艇、木船。环游湖畔和登翠华姑娘庙,虽有情趣,但不是今日主题。今天意在登高望远,欲与太乙真人合影。
太乙真人是太乙宫供奉的神,是哪吒的老师,道教神话人物。太乙山是终南山别名,我号为太乙山人,与太乙真人天壤之别。翠华湖西边山峰现称翠华峰,与湖东边玉案峰遥相呼应。翠华峰上有接圣台遗址,又称接善台,有庙宇,最近若干年建筑,还有凉亭,供游人歇息。据说,从风洞外至翠华峰有一千多级石阶。个别地方石梯很陡,台阶很窄,须横脚,侧身,慢移步,且无护栏。过了接善台,继续攀登。许多年轻人超过了我,又有许多年轻人落于我后,我却全不在意,不争先,不恐后,缓步拾级。每隔七、八步,做一次深呼吸,避免脑供氧不足。翠华峰顶部的南边,有一巨石,原来,很像一位盘脚搭手的老太婆,当地人称石阿婆。石阿婆历经千年,栩栩如生。她却在上世纪某年某月某日突然改变了性别。她基部一块石头垮掉了,剩余部分酷似一位昂首远眺的老爷爷,人们又称他是太乙真人,而且越来越像,越看越像太乙宮里的太乙真人像。我今天,就是冲着他老人家来的。接近他时,我就和他合了影。等到零距离时,他只是一个小小峰峦,我只是他身旁过客,合影已不可能,没有摄影者立足的空间。再往北看,先下,后上,有铁索板桥可通。来往的人在桥上摇摆,忽闪。我想起俺娃叮咛过的话:“走路防跌,喝水防咽。”我猛回头,原路下“峰”。头顶凌空有桥通观景台,我和同伴们又上了凌空桥和观景台。心想:翠华山景区的管理人员思想境界高,这凌空桥原称“奈何桥”,观景台原称“望乡台”,迷信色彩浓烈,现在都改了,改得好啊!

正愁怎么下山,有顺车方便,我们赶黄昏前到了太乙宫镇,结束了重阳节登高活动,我也实现了与太乙真人合影的宿愿。82岁的太乙山人重阳登高,幸会太乙真人,这不能无诗,故吟曰:
重阳登高翠华峰,
山麓石树总关情。
拾级千阶通幽雅,
护栏百曲佑轻盈。
旧颜焕新接善台,
天池如镜映山景。
山人真人会太乙,
喜结善缘拍合影。

2024-10-11-于樵仙居。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