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倾情酒文化——见识文化艺术名家、名酒收藏大家郭姬太
日前,《西厢记》研究、再创作、国内外传播学者雷建德,同省相关部门领导,拜访了文化艺术名家、名酒收藏大家郭姬太先生,并赠送了其新近策展的《王实甫西厢记手书真迹》画册,受到好评。
众所周知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郭姬太先生就占了其中一半。在业界里,身着或者学者、教授,或者策划人、经营者,或者诗人和画家多重身份的郭姬太先生,但他更愿意以收藏家的身份面世!赋闲以后,他几乎是以隐逸的心态,远离闹市,偏安在太原城边的斗室中,深居简出,茶海耕耘,硬生生地把城市生活变成了田园风光。事实上,郭姬太还有包含着他尽心尽力收集的一百七十多个国家的六万多瓶酒。当然,他也以酒为媒,以文会友,觥筹交错中,如老酒的淳厚,完成人生的积淀与升华。
发轫于酒店,直挂沧海云帆
面对美酒佳酿,郭姬太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胜酒力。源于少年从军的经历和后来的职业素养,郭姬太很少饮酒,或者浅尝辄止。但他大半生完全与酒结缘。1988年退役后,郭姬太没有选择进入国企、政府这样当时社会高度认可地具有“铁饭碗”性质的单位,而是进入新家坡大学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深造,并获得博士研究生学位,旋即加盟香港北海渔村酒店管理公司,并在三年后首开山西省高端酒店之先河。
时光悠然。1991年,于今已过33载,对于很多人来说似乎遥远,但对于山西酒店业或者服务业来说,那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开端,山西高端酒店滥觞之时:太原北海渔村大酒店悄然在迎泽大街出现,郭姬太便是其中主要参与者之一,而当时大都市尚无如此高端的酒店。
将高端酒店引入太原,优化太原乃至华北地区酒店业结构,提振当地酒店业发展自信,继而带动全产业链条的提质升级,使太原在短期内便超越北京乃至东南沿海城市餐饮布局,形成了以“食”为龙头,全面带动太原餐饮、旅游、休闲业的发展格局,一度成为华北旅游度假的目的地城市。
这一切,均源于北海渔村首开高端餐饮先河。北海渔村占领了餐饮和旅游界的制高点,也对太原此后餐饮业有效地扩展了发展空间。而从北海渔村酒店走出的人,日后几近全部成为山西酒店的高管和中坚。
正因为这样的经历,郭姬太参加酒店工作近三十年,先后获得国家级培训师、酒店行业管理专家等称号,同时他也为全国各地500多家酒店,包括宾馆、洗浴、健身、娱乐,歌舞厅、夜总会、商务中心等企业的策划、培训、管理、经营等,累积培训专业人员达数十万人次,具有极高的行业地位。
钟情在书画,曾为诗酒年华
但这并非是郭姬太真正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年少时他便酷爱书法和绘画,甚至希望自己成为文艺青年。军旅生涯期间,他就在军内外报纸、杂志好广播、电视等媒体发表作品近百万字以及有刊头、题图、插图、速写、连环画等近六百多幅美术作品,先后被张家口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作家协会、北京美术家协会以及太原市作家协会、山西省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吸收为会员。服役期间,被空军某部授予军地两用人材培训先进个人称号,多次受到总部表彰,并两次荣立三等功。
有人评价郭姬太早年作品风格是“璧坐玑驰,徜徉恣肆”,但这又似乎与他的外貌、身材格格不入。郭姬太身高一米七九,健硕魁伟,特别是每日打理的非常干净的光头下棱角分明的面庞,尽管年愈花甲,分明还是军人硬汉形象。
或许有着当兵的人生经历,才给了他行事果断和一往无前的性格。做客郭姬太家中,最明显的一点便是他雷厉风行的作风,来则举杯畅饮,菜不过五味,酒却必须烈酒,哪怕三伏天浑身大汗,也必须斟满奉上并在注目下让客人一饮而尽,一种豪气干云的江湖气质便从腹内蓬勃而发,从此世上再无郭老总,人间遍是兄弟连。
也正因这样的性格,郭姬太家中所藏之酒,并未将其如视珍宝般秘而不宣,而是随意摆放,哪怕价值数十万的绝世孤品,客人也可以尽情拿来欣赏品玩。有时候酒至半酣,他还会拿出名家书画供友人鉴赏,其中不乏张大千、齐自石、董寿平等名家巨制,完成了一个收藏家到文化传播者之间的身份转换,也使其收藏更具有社会价值和功用,几乎与当时对北海渔村酒店在太原的开埠如出一辙。
收藏是文化,清波流淌千里
郭姬太收藏酒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谈到收藏酒的初衷,郭姬太坦言如同文学和书画作品中对艺术的完美追求,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郭姬太将美好生活理解为曲水流觞般的雅事。“来家里喝茶饮酒”是他的口头禅,酒是名酒,茶自然也是上等好茶。郭姬太还藏有老茶几千饼,定会在朋友来前亲自煮茗烹茶,“请上座之”,完成中国传统文人对客人起码的尊重和礼仪,转身而看,他又成为儒者。
既然是儒者和隐士,他便与世俗无缘。在郭姬太家中饮酒,无论酒多贵重,他分为不收。但遇到酒商酒贩上门收购,郭姬太一律闭门谢客。他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尽管家中藏酒数量庞大,价值不菲,但他绝不进入收藏品市场或者与酒厂生产经营合作,而是希望通过更多人群对酒的欣赏与品鉴,摒弃世间恶俗的炒作,用酒的淳厚留香,回馈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厚重的中华文化。
郭姬太认为,酒的酿造工艺历史,涵盖着中华文化“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游乎四海之外”,而“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这样大开大阖的精神境界。
郭姬太举例说,名酒厂家大多与山泉和大河为邻,为的是就其冽,取其甘,继而文武火煎之,又吸日月精华、纳泥土芬芳,有着火的刚烈和水的柔情,一口酒下肚,便是江山千里,锦绣无端。
这便是郭姬太杯酒人生。人生如酒,越久越醇。
(王清茗、晨光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