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物证
——五星聚井沛公灭秦礼天有德汉璧
王德埙
摘要
五星聚井沛公灭秦礼天有德汉璧为民间世传。苍璧礼天。刘邦集团取关中灭秦后,举行过隆重的祭天仪式。释文:(外圈)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从岁星也。东井,秦之分野。星所聚,是谓易行有德汉。(内圈)奉皇帝玺,降于直道旁。沛公曰:“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铭文注释。公元前206年的这个特殊天象的图像记录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科学价值。玉璧有三个对称的极星太一的神徽符号。将长尾巴的岁星重复,以构成美观大方的“五星抱团”的天像。沛公灭秦礼天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唯一的物证发现了!五星聚井如此特殊重要的天文学奇观的证据在此。
关键词
汉璧 五星 东井 分野 沛公
“五星聚井沛公灭秦礼天有德汉璧”通长33公分,直径23公分;重873.5克。
玉璧中间是五星聚井天象图,向外次序为内圈铭文、外圈铭文,绞绳纹。
出处:“五星聚井沛公灭秦礼天有德汉璧”为著名收藏家王国石在抗战时期购得。
一、 五星聚井沛公灭秦苍璧礼天
玉璧在古代中国有着极为崇高的地位,苍璧礼天①。是器证明刘邦集团取关中灭秦以后,特别重视时五星聚东井的特殊天象和收拾人心。他们根据占星家的观察和研究,制作了五星聚井沛公灭秦礼天有德汉璧,举行了隆重的祭天仪式,这些都是诸典失载的内容。
可以肯定的是,沛公曾经恭恭敬敬地捧着这块精美的玉璧,登上祭天高台,毕恭毕敬,高举过头,奉献上苍;祈祷天命所归,一统天下。同时,宣布汉王元年纪年开始。本器是为划时代的物证。
刘邦这个时间还没有建立汉王朝,还只是起义军之一。廓外部分非如通常王朝玉璧,必饰双龙双凤,而只是一对猛虎。表示刘邦灭秦的武装力量,象征其拥有的虎狼之师。盖刘邦从张良计,“待诸侯至而定约束”,仅仅是起义军汉王的身份,“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史记·高祖本纪》)
沛公灭秦礼天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唯一的物证发现了!
五星聚井如此特殊重要的天文学奇观的证据在此。
反面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为公元前206年玉璧,此数据还需要采用其他检测手段核实以后才能最终认定。
二、 从极星太一神徽看使用痕迹
极星太一神徽正反两面各有三个,共六个。其中,正面两个神徽的眼睛内有小圈:
反面图如下:
其他的神徽眼睛没有小圈,被使用者刘邦本人在把玩中摩擦掉了:

三、铭文研究
铭文摹写如下:

摹本编码如下:

2、铭文考证
根据玉璧铭文之“皇帝”二字词组,判断铭文应左行阅读。释读之点句问题,则是以璧之廓外部分的中心线划分,再根据文章意思调整顺序。铭文为大篆字体。
释文:(外圈)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从岁星也。东井,秦之分野。星所聚,是谓易行有德汉。
(内圈)奉皇帝玺,降于直道旁。沛公曰:“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
外圈铭编码1为“元”。
编码2为“年”。
编码3为“冬”。
编码4为“十”。
编码5为“月”。
编码6、7为“五星”。
编码8为“聚”。
编码10、11为“东井”。
编码12为“从”,大篆无论结构之左右。
编码13为“岁”。
编码18为“秦”。
编码21《玉篇》称之为“古文野。”
编码20、21为“分野”。
编码23为“所”。
编码29、30、31为“有德汉”。编码31参“汉率泉长印”等。
内圈铭编码1为“奉”,《说文》:“奉,承也。从手从廾,���聲。扶隴切。”手捧着。
编码2、3为“皇帝”,《史记.秦始皇本记》:“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编码4同“玺”,参封泥和《巴慰祖印》。
编码5为“降”,投降。
编码6为“于”,介词。
编码7为“軹”,《说文》:“軹,車輪小穿也。从車只聲。諸氏切。”通“直”。
编码7、8为“直道”。
编码10为“沛”。
编码10、11为“沛公”。
编码15为“婴”。
编码13、14、15为:王子婴。
编码16、17、18、19为:素车白马
编码19为“组”,《说文》:“組,綬屬。其小者以爲冕纓。从糸且聲。則古切。”
编码16、17、18、19为:系颈以组。
3、铭文注释
元年:汉王元年即公元前206年,荀悦《汉纪》称为“沛公元年”。灭秦汉兴纪年至此始。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怀王(芈心、义帝)“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即诸将,只要能率先攻克秦国的本土关中,就可以在关中称王。因此,此时汉王名义上还是义帝的部下。
五星:指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全称如下: 金星:太白 ;水星:辰星; 木星:岁星 ;土星:镇星或填星; 火星:荧惑。
《春秋纬》曰:“天有五帝,五星为之使。” 石氏《五星赞》曰:“五星更出司不祥,应节守道不为殃,月满不入其事兴,过时不出阴谋行;以星所守占其方、芒角变动非其常;审察五色别青黄,各以事类知其殃。” 《荆州占》曰:“五星者,五行之精也;五帝之子,天使者,行于列舍,以司无道之国王者;施恩布德,正直清虚,则五星顺度,出入应时,天下安宁,祸乱不生。”(开元占经 卷十九)
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之一。因在玉井之东,故名。东井是南方七宿之首。属于今日之双子座。南方朱雀七宿,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
五星聚于东井:“五星聚于东井”为中国传统占星术研究的对象之一。唐朝李峤《井》诗云:“已开千里国,还聚五星文。” 《史记.天官书》:“汉之兴,五星聚于东井。” 明代郎瑛编著的《七修类稿.天地类》中记载:"五星聚房,殷衰周昌,五星聚箕,诸弱齐强,五星聚井,楚败汉兴,五星聚尾,安史之乱,五星聚奎,大宋开世。"
从岁星:指五星从岁星(木星)聚合的稀罕天象,五星在天空中排列成为一条线:“五星连珠”;或者抱成为一团:“五星聚会”。
《史记•天官书》曰:“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汉书•赵充国传》中汉宣帝的敕令中也有:“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分野:分野学说起始于战国,《国语·周语下》:“岁之所在,则我有周之分野也。” 韦昭注:“岁星在鹑火。鹑火,周分野也,岁星所在,利以伐之也。”
中国古人追求秩序,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还将星宿与地面区域一一做了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搜狗百科)。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古人依据寿星、大火、析木、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等十二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它之所以将天界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其最初目的就是为了配合占星理论进行天象占测。 古代占星术认为,地上各周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在该天区发生的天象预兆着各对应地方的吉凶。又作分界、界限等的代称,或喻指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分歧。东井主秦地,五星从岁星(木星)聚,象征刘邦受天命而入秦得天下。
易行有德汉: 东汉《前汉纪》高祖皇帝纪卷第二:“汉元年冬十月。五星聚于东井。从岁星也。东井,秦之分野。五星所聚。是谓易行。有德者昌。无德者殃。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奉皇帝玺降于轵道旁。沛公执之以属吏。于是秦遂亡矣。” “五星聚井沛公灭秦礼天有德汉璧”与之不同:“易行有德汉”,直截了当地将五星聚东井作为重德的汉代必然兴旺发达的吉兆。本铭文是比《史记》有关记载还早的原典文献。跟滥杀的项羽不同,刘邦集团入关中特别重视人心所向,的确是有意识地“以德立国”;班固《天文志》曰:“汉高元年,有五星聚于东井,历推之,从岁星也。此高皇帝受命之符,故客谓张耳曰:东井秦地,汉王入秦,五星从岁星聚,当以义取天下。秦王子婴降于轵道,汉王以属吏,曰宝器、妇女,任所取,闭宫封门,还军将次于灞上,以候诸侯,与人民约法三章,人无不归心者,可谓能行义矣。”
直道: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命蒙恬开筑,北起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南至云阳(今陕西淳化西北),是联结关中平原与河套地区的主要通道。过去,关于直道的最早的记载源于《 史记·秦始皇本纪》,本器的发现,为直道最早的记录。
奉皇帝玺,降于直道旁:皇帝玺为秦朝传国玉玺,国家政权的象征。此句省略了主语“子婴”。
沛公: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即汉太祖高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指挥家,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刘邦秦时任沛县泗水亭长,陈胜起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后投奔项梁,任砀郡长,被封为武安侯。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灞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时期,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反败为胜,击败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于定陶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登基后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裂土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建章立制并采用休养生息政策,让士兵复员归家,豁免其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开放与匈奴之间的关市,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公元前195年,刘邦因讨伐英布叛乱,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同年崩,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搜狗百科)。
沛公曰:“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系颈以组”就是‘以丝绳绑住脖子为投降的标志’。此句为刘邦口中所出,为后世典籍广泛引用。看来,沛公对子婴隆重的投降仪式感到满意,认为有诚意。不杀子婴,还安排了一份官吏的工作,大得秦人之心。
秦王子婴为赵高杀秦二世后所立,子婴旋屠赵高。他组织力量抵抗起义军失败,投降。
四、五星聚井天象图试释
“五星聚井沛公灭秦礼天有德汉璧”中间是五星聚井天象图,公元前206年的这个特殊天象的图像记录对中国古代天文学具有科学价值。玉璧弦线打底,大者为亮星,表示五大行星,小者为二等星。岁星拖了一根长尾巴。
玉璧中央最突出的是三个对称的极星太一的神徽符号:

(图引自《中国天文考古学》②)
极星太一的神徽有弯牛角,大眼睛长鼻子:
特写如下:

五星聚东井,岁星拖了一根长尾巴,是谓“从岁星也”:

但是,玉璧的设计师有着中国人传统的对称平衡观念,他将长尾巴的岁星重复一个,以构成美观大方的“五星抱团”的天像图:
注:
①《周礼》规定:“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②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页168。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