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 茶 小 镇(散文)
作者 :风 声
今天是国庆节,是所有节日里,最喜庆和最自豪的节日。一大早,我的女儿就打来电话,建议带着她大伯和大妈一起去茯茶小镇游玩,我和爱人都非常高兴,一口就答应了她的提议。稍作准备后,我们一行五人,乘坐女儿开的车,从西安市曲江出发,前往茯茶小镇,开始了我们节假日的一日游。
茯茶小镇,位于陕西中部,隶属咸阳市泾阳县,泾河以北,是“八百里秦川”府地,是中国原点的所在地。离西安市56公里,处在西安古都文化传承轴的北端。
我们带着满满的幸福,带着放飞的心情,望着长空清澈的蓝天白云,欣赏着窗外的轻风、绿树、河流、山脉,一路谈笑风生。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行程,我们来到了茯茶小镇。这里,绿树成荫,道路洁净,满街的游客兴高采烈。
我们一下车就看到了前方高耸的标牌,非常醒目,上面写着“中国茯茶之都欢迎您”,标牌的后方,有一个具有标志性的艺术作品“大茶壶”耸立在遮天蔽日的林荫之上,露着半个脑袋,像是在召唤茶客。一座具有现代化建筑的“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坐落在大路西边。抬眼,到处都是林立的商铺和游玩的人群。尽收眼底的,是各种包装的茯茶和琳琅满目的商品。它们花样繁多,包装精美,整个小镇都飘逸着茯茶的清香,给人以好大的诱惑和想像空间,同时也勾起了我对探寻茯茶更深层次奥秘的兴趣。
经过在“中国茯茶文化博物馆”参观、了解,又同当地茶商的交流、沟通,对茯茶的起源、发掘、炮制和功效,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最早的“茶”字,是“荼”字的写法,“荼”,其古义为苦菜,苦树叶,初为药。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荼”改为茶。上古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本草,一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在《茶经》中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称得上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一颗耀眼的星。
茶又是国是,历久弥香,颐养各族人民千年安康。
茯茶,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茯茶制作精细,工艺精湛,技术高超,手法独特,工序繁多。充分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智慧和炮制茯茶工艺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它繁杂的工序有十二道:法花,捶茶,担茶,拣茶,剁茶,筛茶,打吊,备水,熬釉,炒茶,看装,扎上等。孔子有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试想,十二道工序做出来的茶,会有多么的神奇和精致,一定会让你茶香欲醉,流连忘返。
我们朝茶市走去,急切的心情,想亲口品尝天地赋予我们的人间精品,了解劳动人民再创造的真实的茯茶模样。
茯茶镇的茶市,清秀、婉约、丰富多彩。这条街是东西走向,长不足一公里,宽约三百米,中间是一条宽约不足两米的小河渠,清澈见底的水,静静的躺在那里,似流非流,水上飘着一些莲叶和浮萍,偶尔会有几条小金鱼出来戏戏。河渠的东边,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小石拱桥,看起来就像到了江南水乡,感觉它充满了诗情画意。看到河渠两岸林立的商铺和拥挤的人群,像是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真实的显现在眼前。商店里有卖各种精美的工艺品,有卖地方特色的各种小吃,也有专卖茯茶的茶店和专门喝茶的茶坊。
我们来到了一个叫“墨君大戏台”的茶坊,所有的店铺都坐满了茶客,有大人和小孩,还有许多人都在排队等待,等待有空闲出来的桌椅,好探究这个“茯茶”的真谛。
我们和其他茶客一样,都在等座。看着几个服务员小姑娘忙碌着,一边微笑,一边端茶送水,一边收拾着茶客用过的茶具,一边招呼着客人,动作娴熟,步履轻盈,乖巧可爱,一副美妙的场景,好生养眼。
还好,稍许就有一个茶座被空了出来,这时,一位女老板模样的姑娘向我们走了过来,对着我爱人说,“姐姐来了,快请坐下”,我很诧异,对着这位姑娘说“你们认识吗?”这位姑娘一脸灿烂的笑容,爽快的回答:“我一看姐姐这一副国泰民安的脸,我就觉得似曾相识”。姑娘的这句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我对着老板竖起了大拇指,对他佩服的说道:“你这个小老板真会说话,真会做生意,你就是那个八面玲珑的“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的阿庆嫂呀,那就快给我们上茶吧”。大家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陕西的姑娘性格腼腆,心底善良,任劳任怨,乐于助人,但有时也很倔强。陕西的小伙,朴实,憨厚,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到了你要他的鞋,他连袜子都会脱下来给你。陕西男儿也有“骏马快刀英雄胆,干肉水囊老羊皮”的英雄气概。
不一会儿,做好的茶就被端了上来,茶盘中间是茶,周围是各种小吃。一个玻璃壶装着洁净透亮的棕红色茶水,茶水一边打着滚儿,一边冒出热气。看着茶壶里只有茶水,没有茶叶,就问道:“阿庆嫂,这壶里怎么没有茶叶呢?”姑娘说:“茶是熬出来的,熬好以后给你们倒的茶水就能喝了,熬茶是需要时间和火力的,这些由我们来把握,你们只管喝茶就行了。”姑娘说完,莞尔一笑的走了,显得稚气、可爱,像茯茶一样清澈美丽,热情大方,并有一种村姑般朴实的美。
我随手给大家一一斟好茶,举起杯子向大家提议:“来,祝节日快乐,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干杯!”干完杯,大家都在细细的品味着茶的香味。大伯却在不停的拍照,他一路都在不断的调整着这次活动的丰富内容,为我们留下瞬间的珍贵影像。
茶是一种雅食,风雅高贵,清香于鼻,浓香于口。 嗅之,如春风拂面,品之,神清气爽。再品之,心旷神怡,身心陶醉。
茯茶,在中国茶史上,有其非常显赫的地位,宋庆龄的御医刘全禄有诗曰:“先品县前砖,在评天下茗,汤红醇香厚,茶中养生王”。
茶,修德,静心,养生。
儒家茶文化注重:以茶修德,茶可雅志。
佛教茶文化注重:以茶修心。
道教茶文化注重:以茶养生。
泾阳茯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茯茶作为泾阳的一个主要商业品牌,既拉动了泾阳的旅游产业,也带动了泾阳的经济发展。泾阳的茯茶,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泾阳人,勤劳智慧,民风朴实,家风严谨,热情好客,为人善良。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这次对茯茶小镇的探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个神奇小茶镇。
泾阳和茯茶,有着天然的必然联系
你如果了解泾阳人
你就会爱上茯茶
你如果了解茯茶,
你就会爱上泾阳人。
2024,10,1。
作者简介
秦峰,笔名:风声。男,汉族,中共党员,高中毕业后,在陕西省耀县下乡。自幼爱好文学,热爱诗歌创作。毕业于陕西省司法警官学校、西北政法学院。从警30余年,就职于西安市公安局,现为中华作家网高级会员。荣获2022年"新春杯"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当代优秀诗人称号,并由腾讯内容公开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