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诸侯五驾玉车马
王德埙
车马队列总长50公分,通宽23公分,通高19公分;车盖长18公分,宽13公分;马高10公分,宽5公分;车轮直径8.5公分;重4.5公斤。
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2350年,公元前327年,战国周显王扁42年玉器。此数据还需要采用其他检测手段核实以后才能最终认定。
时代鉴定:先秦龙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器卷曲龙形状和龙头形状,可以断为战国早期玉雕刻作品。玉质为优质白玉。
按照周礼,天子六驾,诸侯五驾,卿四驾,大夫三驾,士二驾,庶人一驾。
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七旒,下大夫五旒。
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 其实卿这个阶层,就是比较上等的大夫。在旒的问题上,“上大夫”指的就是卿,所以是:卿七旒,一般的大夫五旒。
关于鼎,卿和大夫一个等级,都是五鼎。
天子六驾,诸侯五驾,卿四驾
贵州省晓风残月艺术馆藏品。
《周礼注疏》卷三十三:“诸侯有齐马、道马、田马”。在不同的场合,所使用的马的类别各有不同。例如,王者之马:“以次差之,玉路驾种马,戎路驾戎马,金路驾齐马,象路驾道马,田路驾田马,驽马给宫中之役。”其复杂程度,今人很难想象。
诸侯五驾之驭夫官:
古代儒家要求掌握的六种基本技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六艺现代解释,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技艺。“驭”“御”的范围就是驾驶,是古代贵族极为重要的体育运动和“驾驶学”,“赵襄王学御于王子朝”便是著名案例。诸侯和卿的驭者当然不是一般的所谓“车夫”,据《姓纂》记载, “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
因此,在古代,司车官是有专业技术的官职,一般都实行世代祖传。《周礼注疏》卷三十三:“校人掌王马之政。政谓差择养乘之数也。《月令》曰“班马政”。”所以,驭夫为古代官名。《周礼·夏官·驭夫》:“驭夫,掌驭贰车、从车、使车,分公马而驾治之。”《周礼·夏官·校人》:“三皁为系,系一驭夫。” 郑玄 注:“师、趣马、驭夫、仆夫,帅之名也。”孙诒让 正义:“驭夫者,即贰车、使车、从车之驭,而兼为系长,为仆夫之属官。”
因此,驭夫的地位相当于今天的工程院院士。
按所谓贰车,典出《礼记·少仪》。指副车,后喻指副职。





诸侯在车内抱车立柱安乘:

时代鉴定:先秦龙纹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器卷曲龙形状和龙头形状,可以断为战国早期玉雕刻作品。玉质为优质白玉。
红沁色入骨:
下图,放大可见明显的手工线锯痕迹,耗费工:

下图,车箱侧面为对称的图形:上兽下鸟:











车盖以对称的大象为中心图案: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