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我要回家》故事梗概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世界上各主权国家的共识,也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不管“台独分子”如何去中国化,如何搞分裂祖国的白色恐怖,都阻挡不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统一台湾的决心和意志,都不能阻挡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阻挡不了台湾人民回归祖国大家庭的恳切愿望。
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一个军官将妻儿托付给勤务员,随军赴台。后返回无望,又在台湾另组家庭。及至两岸解冻,才知道妻儿尚存。乃拼尽余力,尽量弥补对大陆妻儿的愧疚。终于积劳成疾,更兼郁郁寡欢,因癌症去世。台湾妻儿捐弃前嫌,继续与大陆大妈、哥哥通信。母亲故去后,兄妹俩回到大陆老家,祭拜祖先、大妈,看望父亲的勤务员。商量父亲遗骸回家安葬的问题。大陆兄弟也跨越海峡,到台湾眷村祭奠父亲,看望弟妹。台海两岸,骨肉相连,语言同音,文化同根,命运一体,自应捐弃前嫌,同舟共济,携手同心,反对“台独”,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我要回家(中篇小说)
博爱人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严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台湾》
接上期。
四十八
从黄岭向南看,云开雾散,南边一排石山,像一排卫士,好不威武。往西面看,抛子岭脚下,只见十几个小人,在忙碌,给家族祖先扫墓、挂纸。一会后,一团烟雾腾空而起,是子孙们烧纸、烧宝、燃放鞭炮。因为离得远,鞭炮声低得像蚊子叫声,而烟雾升腾却看得清清楚楚。
“他们已经收工啦,我们也加快速度,回家饮金门高粱酒!”唐选富这边,子孙们嚷道。
这天是清明节前两天,全国都放假。但腾村人一般是清明节那天才扫墓挂纸祭拜祖先,所以上山的人不多。山上也没有几处冒烟的。只有唐选富这个家族,因为要照顾唐选富安葬唐应该夫妇,提前扫墓挂纸。负责给各处山岭扫墓挂纸的子侄们,已经在抛子岭最后一处扫墓挂纸了,惹得唐选富的子孙们有点着急。
大家七手八脚,把供品都摆在拜台上。家族墓园不同于其他山岭上零星安葬的坟墓,这里弄得很齐整。两排坟墓,都一字排开,坟前拜台,也比其他坟墓平整、清洁。供品直接摆在拜台草地上,先摆上三碗黑米饭、三碗熟菜。黑米饭用清明节前的枫树叶,在水里揉出汁液,连同枫树叶一起沤。几个昼夜以后,把枫树叶捞出,把糯米放入沤一个昼夜,然后捞起糯米在木甄里蒸煮,原来白色的糯米就变成黑糯米饭了。黑米饭除了有糯米的香,还散发着浓烈的枫树香味,十分开胃口。清明节期间,祭拜祖先必须用黑米饭。另有几样苹果、柑果之类的果品;几样糖果糕点如凤梨酥、金枕榴莲酥等,是台湾产品,唐选强兄妹从台湾带回来的;还有几样,如白散、糖散、麻饼、发糕、粽子、面包,是唐选富在永红圩买的。以前,白散、糖散、麻饼、发糕、粽子之类,都是自家做,节日才有。现在商品经济发达,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买到,而且包装精美。摆上一只完整的鸡,鸡已经光光的了,只在尾部留下一撮尾羽,鸡也在滚水里煮了几分钟,差不多熟透了,泛着金黄色的光泽。鸡翅膀挂着一小把煮熟的面条,旁边是煮熟的鸡红,上面撒一点盐。然后又摆上五只酒杯、五只茶杯、五双筷子。饭、菜只有三碗,而筷子却有五双,酒杯、茶杯也有五只,似乎从来如此,大家也不深究,也没有人解析。酒杯、茶杯都是塑料的,酒杯红色,稍小;茶杯是淡黄色,稍大,都是专门用来祭拜祖先、社头的。在新坟墓碑两侧,各点一只大红蜡烛,墓碑前正中位置,又点三支香。一切铺排停当。
唐选富唐选强给父母斟酒倒茶。茶是黄岭茶,是唐选富闲时采摘回家,自己制作的。酒是金门高粱酒,唐选强从台湾带回来的。每斟一轮酒、每倒一轮茶,大家就对唐应该夫妇三人鞠躬祭拜一轮。
“爸爸妈妈,你们一辈子离散,一辈子辛苦,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唐选富唐选强说,“爸爸如今认祖归宗,你们终于团聚,回到家乡团聚,再也不分开啦!你们可要好好保佑子孙平安顺利,家庭幸福美满,保佑两岸早日统一,两岸子孙发家致富,身体健康!”
“高速公路从我们村经过,高铁从我们县经过,桂南已有飞机场,你们以后到台湾去,或者回来,走高速高铁坐飞机,任你们选择,很方便啦!”子孙们嘻嘻哈哈地打趣道。
大家一边议论,一边烧纸烧宝。几套蓝黄绿纸做的衣服,一堆花花绿绿的冥币。那冥币面额很大,都是百万元、千万元、亿元的。然后燃放鞭炮,很长很大,足有簸箕那么大,放开来有二十米长。黄岭上空,响起霹雳啪啦的鞭炮声。炮声是欢迎唐应该回家的掌声,是庆祝家人团聚的掌声。
四十九
黄岭葬山的队伍回来之前,在抛子岭那帮子侄先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了。
年轻人撂下铁锹、铁铲、锄头、供品担子,一窝蜂跑出门,跑到今晚晚餐的用餐地点,本族侄儿经武家,等晚饭吃。家里只剩下唐选富夫妇和唐选强兄妹夫妇几个老成人。他们家族,以前清明节,轮流坐庄,轮到哪家,就在哪家会餐。没有那么多桌椅台登碗碟,就从经武家搬去。经武家置了三十套桌椅碗碟,专门出租给婚丧入屋酒席。后来大家议论,年年都搬来搬去太辛苦,干脆固定在经武家会餐行啦。所以,每年从抛子岭祖坟回来,就都跑到经武家等开席。
“还要拜祖先啊,拜完祖先再去吃饭!”
唐选富试图阻止,但没用,干了一天活,他们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了。无奈,唐选富几个人老人就亲自动手,把刚刚放下的供品担子搬到厅堂八仙桌上。点燃蜡烛、香火,开始祭拜祖先。以前不在清明节葬山,就没有这个环节。
“列祖列宗!”三轮酒、茶斟毕,唐选富与唐选强向祖先报告。“今天,爸爸终于回归故土,认祖归宗,葬在黄岭家族墓园里。我们家族终于团聚啦,又多了七八个人,越来越人丁兴旺了,唐选强兄妹也带他们的子女回家祭祖了。列祖列宗,要保佑我们老少平安,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丁财两旺!”
等他们祭拜完毕,走到经武家,桌椅已摆停当。一共摆了十五席,院子摆七席,厅堂摆四席,走廊摆三席。另有一席就在院子西侧的简易棚里,这是家族“厨师”们的专席。基本上按一家一家坐席,男女老少坐。一席坐八人,假如谁家坐不下,就到较少人的家庭席中入座,反正坐满八人才能开席。
今晚的菜肴是有史以来最丰盛的。因为除了按人头每人出三十元,用作今天扫墓的香火钱、晚餐的伙食费外,新加入的唐选强兄妹,又额外拿出两千元钱,加大了伙食费。唐选强兄妹,觉得第一次参加家族清明宴席,只出区区三十元钱,似乎过意不去。本来家族中早有规定,一切宴席从简办理,不要铺张浪费,够吃够喝、吃饱喝足就好,但又不好拒绝台湾兄弟姊妹的好意,菜肴就办得丰富了一些。计有:一碗大红扣肉、一只水蒸鸡、一只莲子红枣薏米银杏百合蒸鸭、一条清蒸草鱼、一只清炖水鱼、一只鱼扣、一只炆酸猪脚扣、一碗西芹炒鱿鱼、一碟玉林牛巴杂盘、一盅莲藕排骨汤,整整十大碗,十全十美,红红火火,年年有余,子孙满堂,团结和气,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所有美好的愿望,都融合在这家族清明宴会中。
往年的清明宴,都是喝本地米酒。今晚改喝唐选强从台湾带回来的金门高粱酒,每桌两瓶,不够再加。唐选富端着酒碗,带着唐选强兄妹夫妇,一桌一桌敬酒。
“这是我台湾的弟弟妹妹,敬叔伯兄弟一杯!”每到一桌,唐选富介绍说。
“七十年了,我们回归家族,请叔伯兄弟指教!”唐选强兄妹夫妇谦虚地说道。
“欢迎台湾的兄弟姊妹认祖归宗!”大伙真诚地说。
“都认识啦,自家兄弟姊妹,不必客气。”
“我们家族又多了一桌人啦!”
“金门高粱酒好喝,以后都喝金门高粱酒!”
“选强,艳玲,以后要经常回来啊!”
“高铁高速飞机场开通了,来往很方便啦!”
大伙纷纷举起酒碗,七嘴八舌说着酒话。
“都是一家人,肯定经常回来的,也欢迎叔伯兄弟到台湾旅游探亲,看看我们,大家经常来往!”
唐选强喝得满脸通红,眼镜片闪着灯光。他从来没有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曾几何时,逢年过节都没有亲戚走动,爸爸一个人和两兄妹孤零零漂泊异乡。他也曾无数次想象家乡是什么样子,家乡人是什么样子。
会餐的最后节目,照样是续写家谱。谁家有老人故去,谁家新娶了媳妇,谁家有婴儿出生,每年都要添补清楚。家谱是家族中一位退休的老师,义务保管兼续写,都是用毛笔抄写。至此,唐应该在台湾的子孙完成了认祖归宗的所有程序。
关于唐应该这支,大意如此:
唐应该,生于一九一三年五月七日,卒于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一日,原配浙江省海宁
县李氏,良配台湾省金门县陈氏,合葬黄岭墓园;李氏生子:唐选富、唐选贵(夭折),陈氏生子唐选强(迁台湾省台北市),女:唐艳玲(迁台湾省台北市)……
2022年7月6日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