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感悟】择日(60)
闲来无事,整理书架,翻到一本友人赠予的画册。那年初次翻阅,印象就很深刻,今日再看又有新的惊喜。
随着一页一页翻过,我的眼前的画面上有大片的阴影,但效果强烈不亚于从背景中射进空气里的明亮阳光及其在水里的反光,由此造成巨大、鲜明、有力的印象,我体察到了画师反复宣示的艺术准则。
我既兴奋又佩服,画册里的每一幅画都自成一个小世界,其中没有任何东西不符合情绪的基调,画面总是绝对地完整统一,没有任何地方有一丝一毫与基调不符的异质的东西。
这些画构思很美,感觉也美,在作者的心灵中存在一个外面不易遇见的世界,画,高度真实,却无丝毫的现实。画师熟谙现实世界的细枝末节,并以它们为素材,来表现自己美丽的心灵世界。这便是懂得利用现实素材的真实理想,它只是显得真实,而非真正的现实。这种手法,既适用于文学,也适用于艺术。
看到最后,每翻一页,心里总感到一些畏惧,一种面对美的事物的特殊畏惧。这与读一本著作一样,大量堆积在一起的精彩片段迫使我停下来,继续往下读总感到有几分踌躇犹豫。
所以,最后我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种情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只有天才知道该怎么做,其他人或多或少会坠入岐途。
当下,有很多事实证明,现在的艺术家们过多地倾向于名利,甚至在利欲熏心下昏了头,不去钻研艺术之道,而是注重资本炒作。这就让原本的天赋渐渐丧失,这种意识让其能力瘫痪,最终事与愿违。凡是涉及时代的,或传说范畴内的东西,在作品里没有得到真实再现,因此缺少了真正的核心。
人,应该努力认识自我,在所有时代都该如此。但很少有人做到,现在的人,全部思想和欲求通通指向外界,指向围绕着他的世界,他所要做的,只是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尽可能认识世界,让世界为自己所用。而不是去剖析自己,问问自己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不过这也难怪,人本来就是个懵懂的造物,不知自己从哪来,最终又将到哪去。
晨曦,2024年8月于贵阳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