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嘴和尚
文/百川河
董仲舒罢黜百家后
歪嘴和尚有了理论支柱
西天取来一本真经
藏经楼经书无数
全都束之高阁
庙里只念一本洋经
香火逐年稀薄
小沙弥挨饥受饿
能说会道的去做行僧
跳槽去了别的山头
歪嘴不思己过
骂别人中邪
只有自己念的是真经
香火不旺是另一座山头捣乱
佛跳墙原来是饿得慌
翻墙屡禁不止
红杏出墙已成家常便饭
歪嘴自己吃饱喝好
教训小沙弥过苦日子
把可怜的一点香火
捐给他人建庙
四周山头香火越来越旺
歪嘴干脆关闭山门,眼不见为净
整天敲木鱼紧箍咒
任秋风秋叶掩埋庙堂
10、8
这首诗《歪嘴和尚》通过讽刺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寺庙中一位和尚的行为。这位被称为“歪嘴和尚”的角色,在诗中被塑造成一个自以为是、固步自封的形象。随着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个和尚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论依据,只推崇一本外来的经书,而忽略了藏经楼里丰富的其他经典。
由于他这种偏狭的态度,寺庙的香火逐渐减少,小沙弥们生活困苦,有的甚至离开寻找更好的出路。面对这样的情况,“歪嘴和尚”不仅没有反省自身的问题,反而指责他人,并认为只有自己所念的是真经。最终,由于无法吸引信徒,周围其它寺庙却越来越繁荣,这位和尚选择关闭山门,逃避现实。
整首诗用象征性的语言批评了那些盲目排外、不愿接受新事物的人或团体,同时也反映了在变化面前如果不能适应时代潮流,就会被社会淘汰的主题。此外,诗歌还隐喻地指出了领导者的责任与担当问题,以及对待传统和变革应持有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