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刘夫人成为北魏“立子杀母”范例
作者:李铁
道武帝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其文治武功都很突出,当时无人能及,因此他也相当霸道,北魏所有人都怕他。老了以后,拓跋珪常年服用一种叫“寒食散”的毒品,造成精神错乱和胡作非为。战功卓著的弟弟拓跋遵仅仅因为酒后失礼,当场就被他赐死。很多王公大臣也因为言语怠慢、衣服艳丽或者其他奇怪的原因,被拓跋珪处死。拓跋珪晚年有时也会毫无征兆、理由杀死抬辇的人,最夸张一次,杀了几十个抬辇人。
不知道为什么,他所宠爱的刘夫人突然被赐死了。刘夫人出身于独孤部,本来要被立为皇后,但因为北魏当地有个风俗,她在立位皇后前,需要铸金人。但刘夫人没有成功,所以未能当上皇后。刘夫人先后生了华阴公主和皇子拓跋嗣,而拓跋嗣刚刚被立为太子。
刘夫人被杀后,拓跋珪将此事告知了太子拓跋嗣。听闻母亲被杀,太子又惊又惧,当着父皇的面,痛哭流涕。这触怒拓跋珪。当他得知太子回宫后仍然哀不自胜,非常恼怒,便又召太子前去训话。太子左右近臣深知,拓跋珪是个性怒无常的人,非常残酷,一句话说不对,就可能遭来杀身之祸。此时,正值盛怒,有可能对太子不利,便劝拓跋嗣先不要前往,待皇帝消气后再前去晋见。
拓跋珪见拓跋嗣不肯前来,更加生气。而拓跋嗣越想越害怕。趁人不注意逃出宫去,一时不知所终了。拓跋珪见拓跋嗣找不到,只能考虑另立清河王拓跋绍储君。
但拓跋绍本性穷凶极恶,十几岁时的他就敢剖开孕妇的肚皮查看胎儿。受够了拓跋珪的大臣们可不希望,来个更疯狂强横的皇帝。
有一天,拓跋珪像犯了精神病一样,把平日颇受宠爱的贺夫人突然幽禁于宫中,百般责骂。
贺夫人很委屈,但马上意识到,自己有能被处死,同样受宠的刘夫人,什么过错也没有,也无端被拓跋珪赐死。
不过,或许因为拓跋珪太喜欢贺夫人,于心尚有不忍,处决的命令直到天黑也没有下达。
但贺夫人已经将消息传递给儿子清河王拓跋绍,告诉他自己面临的危险。拓跋绍接到母亲的信,当天晚上,与帐下武士以及宦官等数人,跳墙进入宫中,悄悄来到拓跋珪寝宫。侍奉拓跋珪的侍卫高喊贼寇来了,拓跋珪惊醒起身,一摸弓箭腰刀都不在,于是就被拓跋绍杀害了。
杀了皇帝,拓跋绍控制了朝政。他把文武百官集合,说:“我有父亲,也有哥哥,你们打算听从谁的?”官员们知道道武帝已死,但是不知真正死因,所以没人胆敢出声,当时,从朝廷到民间,议论纷纷,每个人都各有打算。有的还点起烽火,反抗拓跋绍。拓跋绍听说人心不定,便拿出大量的绸缎布匹,分别赏赐给王公以下的官员,多者几百匹,少者十匹 [10],希望以此收买人心。 [11]
当拓跋嗣听说都城发生事变,便从外地赶回,他白天藏在山里,晚上住宿在百姓家。百姓知道此事,高兴得奔走相告,暗中给拓跋嗣供应食物。拓跋绍听说之后,就收买人到处打听拓跋嗣的下落,打算杀了他。。文武官员们听说拓跋嗣的消息后,纷纷起来响应。皇宫卫士抓住了拓跋绍,押送给他。拓跋嗣下令杀死拓跋绍母子,并诛杀拓跋绍手下武士以及作内应的宦官、宫女等十几人。其中,最先刺杀道武帝的人,被活生生地切割骨肉分吃。
之后,拓跋嗣成为北魏新皇帝。他为了说明自己的合法性,并不承认母亲刘夫人是无端被杀,而是强调自己此前已经被立为太子,刘夫人是因道武帝拓跋珪要“立子杀母”被赐死的。于是,“立子杀母”就成了北魏祖宗之法。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