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宫灯之鼻祖
——夏朝牛形子寓宫灯
王德埙
夏朝牛形子寓宫灯规格:高45公分,长36.5公分,通宽16公分:重4.7公斤。
遵义收藏家王国石先生世传。
铭文刻在灯架左臂和右臂上,文字风格不同于后世金文,属于类甲骨文字体,这也是本器断代的依据之一。铭文内容有远古贵族子寓之名,从而完全确定了子贵族青铜器之判断。另外,从灯具科技进化的角度看问题,比较周初有排气管设计的《鹳衔鱼五宫作青铜灯》,可知本器为初始之作品。遂断上古牛形子寓宫灯为历代宫灯之鼻祖。本器雷纹打底的三层工,青铜器造型与纹饰风格亦为上古之器。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5456年,为公元前3432年,夏王朝中期青铜器。此数据还需要采用其他检测手段核实以后才能最终认定。
释文
左臂释文:用世灯命右巳子子寓几。
右臂释文:片仟夆乏于右下木厥。
涂蜡保护:


夏朝子姓贵族之器。因此,刻铭字体为商代甲骨文直接的前身。

腱牛力大无穷,表情威猛,为夏代雕塑艺术的杰作。这是一曲用烈火浇铸的农耕文明的颂歌。
下图,灯盖上有牛角型兽面纹(马承源《中国青铜器》页320)



以上灯盖图案为后世青铜器兽面纹之始。
铭文摹写编码如下:
释文
左臂释文:用世灯命右巳子子寓几㐆。
右臂释文:片仟夆乏于右下木厥。
考证
左臂编码1为“用”。《说文》:“可施行也。从卜从中。衞宏說。凡用之屬皆从用”。
左臂编码2为“世”。《说文》:“三十年爲一丗。从卅而曳長之。亦取其聲也。”。
左臂编码3为“燈”,上部为“火”之别构,—为声旁“丁”,下部象形,灯架。《说文》:“鐙,錠也。”註:徐鉉曰:錠中置燭,故謂之鐙。今俗別作燈。非是。
左臂编码4为“命”。《说文》:“命,使也。从口从令。眉病切”。
左臂编码5为“右(又)”。《说文》:“右,助也。从口从又。于救切〖注〗徐鍇曰:“言不足以左,復手助之。”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于救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佑”。
左臂编码6为“巳(祀)”。《说文》:“巳,,巳也。四月,陽气巳出,陰气巳藏,萬物見,成文章,故巳爲蛇,象形。凡巳之屬皆从巳。詳里切”。
左臂编码7为“子子”,重文。
第一个“子”, 巳子:参考明朝进士万民英《三命通会》:“甲巳子巳年月,入偏官格,西运,风宪。春月身旺,更吉”。
左臂编码8为“寓”,甲骨文有之。
第二个“子” :为后世商代贵族之姓。子姓(殷本读依燕颖声)是殷商帝王家族的姓氏。殷商帝王家族以子为姓,是从偰(契(xiè)本写偰)(商朝祖因生在殷水,因之为姓,后又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劳, 被舜帝封在商地,并赐姓子,所以商族是以殷和子为姓氏的)开始的。
据《古今姓氏书辩证》 和《通志 氏族略》:"商始祖偰,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赐姓子。"
子寓:器主,远古时代贵族。
《鹳衔鱼五宫作青铜灯》的器主“子弟初”,亦为商高祖。
左臂编码9为“几”。《说文》:“几,踞几也。象形。《周禮》五几:玉几、雕几、彤几、䰍几、素几。凡几之屬皆从几。居履切”。
左臂编码10为“㐆 ”音yǐn, 归依; 转身。 同“隐”。
德埙按:此处用为归依义。
右臂编码1为“片”。《说文》:“片,判木也。从半木。凡片之屬皆从片。匹見切”。
右臂编码2为“仟”, 千錢。 《廣韻》《集韻》���蒼先切,音千。千人之長曰仟。又【漢志】仟佰之得。
【註】仟謂千錢,佰謂百錢。又草盛也。
右臂编码3,字缺。
右臂编码4为“夆”。《说文》:“夆,啎也。从夂���聲,讀若縫。敷容切”。
段注:啎也。午部曰。啎,逆也。夆訓啎,猶逢迎逆遇遻互相爲訓。釋訓曰。甹夆,掣曳也。掣曳者,啎逆之意。夆,古亦借爲鏠峯字。从夂。丰聲。讀若縫。敷容切。九部。
右臂编码5为“乏”。《说文》:“乏,《春秋傳》曰:“反正爲乏。”房法切文二 重二”。
右臂编码6为“于”介词。
右臂编码7为“右”,同前。
右臂编码8为“下”。
右臂编码9为“木”。
右臂编码10为“厥”。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