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英章:墨舞人生 书韵悠长
李伟华
9月29日,书法界传来令人震惊的消息:著名书法家田英章先生于9月28日晚在日本因突发心梗不幸离世,享年74岁,消息由其子田雪松通过自媒体账号发布,瞬间在书法爱好者与文化界引发广泛关注与惋惜之情。
我初闻也感到惊讶、惋惜。74岁,在书法界还算中年。虽未曾谋面田英章先生。我还是有所了解。1993年,田英章与庞中华等筹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成立,我在当年成为中国硬书法协会首批会员。从此,在与协会同仁交流学习中成长。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的硬笔书法教学大多以田英章先生的楷书、行书字帖为范本。对田英章先生自是敬重有加,也常常向书法爱好者推荐田英章的字帖进行学习。
1950年,田英章出生在天津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童年,是在父辈们挥毫泼墨的身影中度过的。父亲田荫亭,一位才华横溢的书画家,引领着田英章走进了书法的殿堂。三岁那年,当同龄的孩子还在追逐嬉戏时,田英章已握起了毛笔,开始了与欧阳询楷书的初次邂逅。那些看似简单的横竖撇捺,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英章对书法的热爱愈发深厚。他不仅跟随父亲学习,还得到了兄长田蕴章的悉心指导。在兄长的影响下,他开始广泛 涉猎。特别是以唐代欧阳询字帖为范本进行精致学习。
其后田英章先后就读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深造。
田英章的学习之路从未停歇。他深知,要想在书法上有所建树,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于是,无论是寒冬 腊月还是酷暑炎夏,他总能找到一方静谧的空间,沉浸在自己的书法世界里。一笔一划,他细细品味着每个字的韵味;一撇一捺,他用心感受着书法的力量。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书法技艺日益精进,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田英章一生与书法为缘。他1970—1980年在部队从事文艺工作;l977—1992年五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展、赛一等奖;1981年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批会员;1981—1990年特调国家人事局担任《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1991—1993年应日本邀请,在日本创写印刷字体楷书、行书两套,约五万余字;1996—2000年联络日本书法界友人创建北京长城碑林;1994—2000年主办过六次全国书画人才艺术交流大会;1983—l994年九次赴日本、香港、韩国、欧洲办展讲学和交流;1986—1996年主办国内国际大型书画展赛七次;自1985至今,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林业大学、日本国艺书道院等单位教授硬笔书法、毛笔书法。1987—2002年出版书法字帖、教材、录象带、光盘七十余种。
其勤奋、有才、贡献可想而知。他的书法,如同他的人生一样,充满了韵律和动感。田英章的书法风格以欧楷(欧阳询中碑)为本,同时融入了颜真卿、赵孟頫等书法大家的笔意,形成了温润清秀、平正稳重、严谨规范、端庄唯美的独特风貌。他的楷书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精心 雕琢的艺术品,透露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意。
田英章的楷书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易学易懂。他的字结构清晰,笔画简单,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他的字帖也是专门针对初学者编写的,非常适合入门学习。这种亲民的教学态度,使得他的书法艺术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
田英章深知,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因此,他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书法教育事业中。他亲自教授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和个性化表达。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又一批的书法新秀脱颖而出,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对田英章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协会在发布的讣告中指出,田英章先生对当代硬笔书法的发展和硬笔书法教育、普及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他推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创立,厥功至伟。
田英章的一生,是墨舞人生、书韵流芳的一生。他以卓越的艺术成就、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尊重。他的书法作品如同一首首优美的诗篇,诉说着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
作为一位书法教育工作者。当铭记这位卓越的艺术家和教育家,继续传承和发扬田英章的书法精神,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10.4
李伟华:1985年开始从教。杭州伟致书画院院长(教师),中国书画等级考试首批高级培训师,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教育委员、学术委员、培训中心教授。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曾授予“全国优秀中青年硬笔书法家”荣誉称号。参与浙江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硬笔行书法帖》的书写。
在浙江大学、浙江外国学院、杭州图书馆等大中小学幼儿园讲学近百场。央视频、浙江卫视等作书画专题访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