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罗文鹤
泸州城南有一座山叫凤凰山。
在上一世纪40年代,这座山上,建立了峨岷中学。这所川南著名的学府峨岷中学与育群女子中学解放后合并成了泸州二中。
我母亲是泸州二中校医。我作为教职员工子弟,1953年8岁起,跑遍了凤凰山的山上山下,熟悉这里的沟沟坎坎。我曾在这里读中学,后又在这里任教直到2005年60岁退休。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我目睹了凤凰山的千变万化,领略过凤凰山的寂寞与喧嚣。
今天,我就从凤凰山山顶上的学校大操场说起。
1953年我初来二中的时候,学校操场还是一个乱草丛生、起伏不平的山包。山包草丛里撒了石灰,划分成一个个方格,正在开始平整操场。听体育老教师毛子安(后来任教导主任)讲,起初学校按石灰划成的方格分给班级,由学生去挖平,由于土方量大,后来还是承包给工人完成了的操场的平整。
照片下部(近景)起伏的山包疑似100多年前未开发的凤凰山顶,那时还末植成片的香樟树。
时间到了1958年。我进二中初中一年级,那时进校门上坡有72级石梯,据说石梯代表的是72贤人。就在这年,学校遇到了大跃进,大炼钢铁。一个晚上七十二级石梯全部被推平,撒上炭渣。以让汽车可以直接上下运大炼钢铁的材料。
和全国人民一样,我们学校,也在兴高采烈,斗志昂扬“大跃进”。全校出现了很多小的鸡窝炉和一个大的冲天炉。大操场西南角剩下的几棵松树被砍下,进了炼钢炉。

《川南日报》 载泸州二中炼钢的报道:(本報訊)泸州市第二中学校,9月26日接到中共泸州市委交給的10月份生產360吨土鋼的任务,党支部書記親自挂帥,全校師生全体動員,立即投入了保証國慶前煉出第一爐鋼的战斗。当晚,高三年极一、二班和初三、八班男女同学,連夜出發赶运鼓風机、鉄鲤、鉄鑽,一直苦战到天明。27日,高三年极三、四班的同学,一上午就將進校門的七十二梯石板路改建成斜坡路。初中部的同学,遍山尋找碎石鋪路。教師們也参加了夜战,在工地上过中秋,和同学們一起冒雨筑路。回校后,師生濕透了,晚飯也沒吃,立即又忙着赶制为了爭取時間运回煉鉄爐,木工厂的同奋战通宵,沒有架子,就把床翻过来。第二天全校前山后山人川流不息,大同学抬石头,小同学抬着碎石飛跑教師也不停地揮動着鉄錘。晚飯后,战斗正式展開了。从28日晚飯后到29日早鐘,煉出了48斤土鋼,实現了向國慶献礼愿望。(唐漸琦)
(此资料蓝集明采自泸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室)
这篇通讯的作者唐渐琦是我的语文老师。
学校把课间操改成围绕大操场跑圈子。我们的口号是:奔向月宫赛。把全校同学跑的长度加起来,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气势多豪迈。
“奔向月宫”赛
泸州凤凰山的70年·续二
时间到了1959年,困难开始。说是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人们吃不饱,饿得脚趴手软,有的还得了肿病。谁还能有体力来锻炼呢?热闹的大操场一下就寂静下来了,杂草丛生。
人命关天。为了解决饥饿问题,企事业单位和学校,都把自己的空地种上了瓜菜。流行的口号是:粮食不够“瓜菜代”。我们学校就连从澄溪口大门进校的长坡两边花坛,也改种上了牛皮菜和南瓜。
有一天。突然不知哪里开来了一辆拖拉机,突突突直奔到山顶大操场,把整个大操场犁了一遍又一遍。操场变成了很大一块土地,很快就种上了麦子。
麦苗儿长大了,整个大操场一片碧绿。麦子成熟了,大操场一片金黄。风一吹过,麦浪滚滚。一番好景象!
滚滚麦浪中,还产生了浪漫的爱情故事。麦田里,有的女生和喜欢的男生谈起了恋爱。女生送给男生“一碗饭”,这就是当时最好的礼物。特殊时代有特殊的爱情礼物。
1962年过去,困难也过去。麦田又重彰平整 恢复成大操场,成为孩子们欢快活跃的地方。
原大操场一角
1964年毕业前东风楼留影(笔者于后排左2)
泸州凤.凰山的70年·续三
时间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
泸州城市发展急待修一条主干道由北到南。
开始的规划是:干道沿凤凰山麓直穿泸州二中大操场,在三星街中部横跨,建龙泉桥。 这样一来整个二中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我们学校强烈呼吁,百年老校不能就这样毁掉。再加上泸州老窖的上营沟头窖池、泉井也会有遭破坏的严重后果。最终,方案被修改,主干道往西边挪动了一下,龙泉大桥的引桥只碾压学校的菏花池,大操场只切掉一部分。
于是,学校大操场被挖去了1/3,大部分得以保留,苟延残喘。凤凰山上整个泸州二中的后山上的东风教学大楼全部拆除。当时学校与新二村划界的与白杨坪之间的那一溜正沟田,变成了主干道通往广场的匝道,即后来命名的“广凤路”。原大操场边那株百年樟树王幸免于难,能存活在主干道边伴风霜烈日,啜泣不止。
主干道旁的樟树王(图片上部中)
二中校区被切掉部分后,麻烦的情况发生。随后几年。学校招生出现了一些问题。省重点中学招牌被惩罚三年黄牌警告。社会上传说,说是凤凰山龙泉被挖断了龙脉,泸州二中风水不好了。
凤凰山的70年·续四
时间到了1995年。在这办学举步维艰的关键时刻,泸县二中的赵诚校长被上级调到泸州二中力挽狂澜。赵校长是。二中校友,对母校有感情。他没带一兵一卒,单枪匹马到校履职。
他首先征求了很多老师的意见,马上做出果断决定。提出三件事:一机(计算机),一语(引进老外教英语),一艺体尖子班。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
全校老师热情洋溢行动起来了。
我们从城里各个小学通过专业考核选拔艺体人才,其中还组建了一个近一百人的少年铜管乐队。每逢市里开大会或有什么欢庆活动,我们的乐队就在前面奏乐助兴。孩子们戴上泸州二中鲜红的绶带,宣传二中。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我们的大型乐队在大梯步大放异彩
泸州二中少年铜管乐队风彩
泸州凤凰山的70年·续五
时间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的飞跃发展。主干道不断加宽。我们的大操场只能缩小再缩小。操场南面的泸师附小也要求二中给它一块地修学校大门。
到最后,竟然有单位出面要把已经余下的面积不大的大操场全部挖下去与主干道平,建一个地下商城─凤凰商城。待商城修建好以后,在整座商城顶部为二中重建一个有塑胶跑道的运动场。
政府同意,学校接受了这个方案。
凤凰商城建筑工地,正在挖除大操场,沉降地平面。覆盖凤凰商城顶部的大操场
泸州凤凰山的70年·续完
在这块不大的操场上。学校每年春秋两季都要进行全校运动会。以下是2005年拍照的的部分运动会照片。
2015年,泸州二中整体搬迁茜草鱼子溪新校区。凤凰山泸州二中百年校址让给了老窖酒厂。
学校原操场立起了《酒圣》雕塑。“酒圣”与那株百年樟树王在龙泉桥畔浓浓的酒香中相对无言。
酒圣(中)与百樟树王(右)
甲辰龙年罗文鹤完稿
于澄溪口泸州二中宿舍
(庆悟宅主人编发于2024年10月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