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我要回家》故事梗概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世界上各主权国家的共识,也是台湾的主流民意。不管“台独分子”如何去中国化,如何搞分裂祖国的白色恐怖,都阻挡不了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统一台湾的决心和意志,都不能阻挡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阻挡不了台湾人民回归祖国大家庭的恳切愿望。
1949年,国民党战败退守台湾,一个军官将妻儿托付给勤务员,随军赴台。后返回无望,又在台湾另组家庭。及至两岸解冻,才知道妻儿尚存。乃拼尽余力,尽量弥补对大陆妻儿的愧疚。终于积劳成疾,更兼郁郁寡欢,因癌症去世。台湾妻儿捐弃前嫌,继续与大陆大妈、哥哥通信。母亲故去后,兄妹俩回到大陆老家,祭拜祖先、大妈,看望父亲的勤务员。商量父亲遗骸回家安葬的问题。大陆兄弟也跨越海峡,到台湾眷村祭奠父亲,看望弟妹。台海两岸,骨肉相连,语言同音,文化同根,命运一体,自应捐弃前嫌,同舟共济,携手同心,反对“台独”,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我要回家(中篇小说)
博爱人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严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台湾》
接上期。
二十七
唐应该终于忍受不了四十年的思乡苦、相思泪,与其他赴台老兵一起,头上扎着“想家”的白布条,到退辅会游行、静坐、请愿,要求国民党政府开放老兵返乡探亲。
“你在台湾有家,干吗还要去请愿,干吗还要回大陆啊?”他老婆陈桂花冷言冷语责怪道。
他们因为和大陆通信已冷战了十年。
“不错,我在台湾有家。”唐应该回答,“但大陆的家是我的落血地头,我回大陆去,祭拜父母,看看前妻儿子,难道不可以吗?”
“你回去了就不要再回来!”陈桂花抹着眼泪。
“你这是无理取闹!大陆的家是前妻的家,我都跟他们断了联系几十年了,回去看看儿子难道都不行吗?”唐应该军人的脾气十分倔强。“台湾这里的家也是我的家,我当然要回来!我还有儿子女儿在这里。再说了,我自从与你结婚后,一门心思经营这个家,怎么就因为我回大陆,就不给我回来?我又不跟他们过日子,跟我过日子的是你们。难道你要让我们永远不来往,永远分离吗?”
这时他们已搬离陆光六村八号,住在唐选强一套大房子里,给唐选强看孩子、带孩子。妹妹已随妹夫生活。陆光六村八号就出租,收租金。唐选强当了父亲,体会到老爸的不易,理解父亲回大陆的愿望。妹妹也放下之前的偏执,经常回家看望父母。唯母亲还是不能解开心中的结。
“离家几十年,回去看看也好。”兄妹俩对父母说,“都一把年纪啦,两边都是骨肉,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
他们支持父亲参与游行请愿活动。
“你们都是反骨仔!”陈桂花大哭特哭,骂一双儿女。
唐应该得到儿女的支持,初步取得了胜利。但要实现回大陆家乡的愿望,还要得到当局政策开放。他天天到退辅会,继续与老兵们游行请愿,头扎“想家”的白布条,拿着一沓沓“骨肉隔绝四十年”的传单,逢人就发一张。他连公司保安也不去干了,也不去送煤气了,统统让位给“回家”这件大事。他天天早出晚归,每天都是一身臭汗回来。风吹日晒雨淋,他浑身黝黑,身体日渐消瘦。
因劳累过度,唐应该晕倒在退辅会门前。
当唐选强兄妹赶到医院时,母亲已在医院里哭了。
“肝癌!”母亲倚在儿女胸前吞声饮泣。
望着昏迷中的父亲,望着面前满头白发的母亲,唐选强兄妹俩流下两行冰冷的泪水。
二十八
父亲患病,使他们夫妻关系有了转暖的机会。母亲捐弃前嫌,悉心照顾父亲,两人和好如初。唐选强兄妹也有更多时间倾听父亲的过去。
唐应该其实是从贵县北上抗日的。他们部队开到恭城,因为员额不足,要补充兵员,上峰就派人四处与当地政府征兵,规定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抽来的新兵分配到各部队。廖家荣分到他的营队,他见廖家荣年纪小、个子矮,就叫他当勤务兵。他闲下来时,就教廖家荣认字、唱歌。唱什么歌?唱他刚刚学会的抗战歌曲。
“我们有强壮的身体,我们有热烈的肝胆,我们要保护民众四万万,我们要巩固国防守边关。”
他们就这样唱着抗日歌曲,奔赴淞沪抗战前线。然而,在日本鬼子的飞机、坦克、大炮、机枪、尖刀面前,他们这些穿着草鞋、端着广西自制步枪的桂军,还是被打败了。由于混乱,由于受伤,撤退时,他们不能跟随大部队有序撤退,差点被日本鬼子打死。混乱中,唐应该和勤务兵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混入租界,才保住了命。
“在中国土地上,要靠外国人保护,简直是耻辱!”唐应该叹气。
后来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回到部队,在野战医院接受治疗。此后随部队转到大别山,在那里打了几年日本鬼子,最终,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二十九
然而战争并没有结束,他们把枪口对准了自己人,打起共产党来了。
唐应该的部队,在浙江跟共军打仗。这时候,勤务兵廖家荣二十二岁,长成一个敦实的小伙子了。长官去哪里,他就跟去哪里,颇有卫兵的味道。他们攻打一个大村子,把共军和游击队打败了,就进村去搜查残兵败将。正是傍晚时分,进到村庄,一个人影都不见,只见夕阳红了半边天。分明追着共军和游击队进村的,干吗一下子就不见他们了呢?他们挨家挨户搜查,哪里可能躲藏,就用刺刀捅哪里。搜了整个村子,一无所获,只捉了两只鸡,挂在枪上,要找个烧火的地方煮饭吃。忽听得喊声大作,枪声一片。
“你们被包围啦,缴枪不杀!”共军和游击队喊话。
“不好,中计啦!”唐应该心头一震。
唐应该带着廖家荣往村子深处撤退。可是,村子里忽然冒出无数共军游击队,把他们往村外驱赶。天色渐暗,已分不清哪些是共军游击队,哪些是自己的部队。村里村外的共军游击队,前后夹击,打得他们东躲西藏,狼狈不堪。他们被赶到离村十里的田野上。偏偏在他们败退的方向又有一条河,河流倒不大,就是不知深浅。只有这个方向没有共军游击队堵截。他们摸黑渡河,扑通扑通,争先恐后往河里跳。跳到河里才知道,原来看似不大的河流,水深却没过头顶。幸亏小时候在鸭儿江放鸭时,学会狗爬式,急急的向对岸游去。回头看时,只见无数个人影在水里挣扎,“扑通扑通”,有的人才游了几米,就沉下去了。
“廖家荣!廖家荣!”他叫勤务兵。
“长……长……长官……”廖家荣大喊。
他不会游泳,一浮一沉的在水里扑腾。浮起来时,就喊“长官”,然而瞬间又沉了下去,喝了几口水。
长官唐应该又返回,往廖家荣游过去。他抓住廖家荣的后衣领,拖着他游到对岸。两人湿淋淋,一脚高一脚低,拼命逃跑,十分狼狈。听不到枪声了,才敢停下脚步喘一口气。事后唐应该收拢残兵败将,发现他们团损失了三百多人,团副也被共军俘虏了。这损失的三百多人,有被打死的,有被淹死的,有受伤被俘的,有主动投降的。
“他妈的,这仗没法打啦!”败退到二十里外,唐应该牢骚满腹。“老百姓处处护着共军,我们怎能不败!”
“你说老百姓干吗帮共军,不帮我们?”勤务兵廖家荣深感奇怪。
“咦!等你当兵久了,你就明白啦。”
然而没有多少时间了。不久后,唐应该留下妻儿,留下勤务兵廖家荣,黯然离开大陆。
未完待续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