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文/崔云生(山东)
家在哪 在哪
家在那天底下
为了生活
我四海为家
家在哪 在哪
家在那心底下
为了活着
我随心安家
家 也曾安在
乡村的大棚下
我弓腰授花粉
体会这生命繁花
家 也曾安在
城市的大桥下
我打着两份工
体味这盛世繁华
这首诗通过作者崔云生的笔触,描绘了“家”这个概念对于漂泊在外、为了生活而奋斗的人们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的空间,更是一种心灵的归宿。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传达出家的多重含义:
1. **天底下的家**:暗示无论身处何方,只要头顶有片天空,脚下有一块土地,就可以把那里当作暂时的家。这种观点反映了人们适应环境、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2. **心底下的家**:则转向内心世界,指出真正的家其实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即使身体在四处流浪,但只要心中有所寄托、有所归属感,那么哪里都可以是自己的家。这体现了精神层面对于“家”的理解。
3. **乡村的大棚下** 和 **城市的大桥下**:这两段描述具体展现了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家”。无论是农村还是都市,作者都能够在艰苦条件下找到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并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价值。前者强调了自然之美以及劳动带来的成就感;后者则突显出现代社会中个人努力奋斗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朴素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家”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生命旅程中那份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同时,也提醒着我们,在忙碌奔波之余不要忘记寻找内心的平静之地,让心灵有个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