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大戏(散文)
袁向民
如果你到乐平去玩,你问下:什么事情最隆重?乐平人都会告诉你:在乐平,不是过年最热闹最隆重,而是上谱唱大戏!
乐平是戏剧之乡,以古戏台数量多、种类全、样式美而享誉全国,目前境内保存完好的古戏台多达400余座,享有“中国古戏台之乡”和“中国古戏台博物馆”的美誉。逢年过节,乐平各村竞相开台,邀请赣剧、黄梅戏等剧团进村唱戏,以此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深夜三更半,村村有戏看;鸡叫天明亮,还有锣鼓响。”是乐平人喜爱戏剧的真实写照。
进入腊月,乐平乡镇多处村庄陆陆续续唱响开锣戏。接渡,镇桥,礼林,后港等乡镇张灯结彩,敲锣打鼓,办酒席,唱大戏,热闹非凡。上谱,是村中重中之重。每个村,自有他独特的故事与血脉,记录下来源远流长没什么不好。上谱时,村老年协会相关人员会挨家挨户收取上谱费,至于费用各村规定不同。据说最近行情是男孩每人200,正谱。女孩一百,草谱。中国几千年沿袭下来的重男轻女的陋习由此可见一斑。上谱之时,仍然需要以唱戏来庆贺。同时各位出嫁之女任务艰巨,再一次准备礼金,乐平话叫做:打彩。所费周章和破大戏,大致相同。出重金者可端坐最佳位置吃酒看戏。各村对嫁出去的女生(读sang),要求最低打彩标准有所不同。最少280至400,而高不封顶。这是着实炫耀出嫁之女财力的绝好时机。因而会有某些嫁入殷实人家的女sang,互相攀比,包个几万块钱的红包来争夺村中对第一名贵妇的最高礼遇。这种礼遇包括女婿,外孙骑马,女sang坐轿,敲锣打鼓地迎接,还坐祠堂最显赫的位置,实为村中有实力的女子扬名立万扬眉吐气的风光时刻。这是第一场戏。第二场戏多是选择在对戏台粉饰一新,油彩焕然的时刻。此为“油大戏”。于是,村中出嫁之女又开始新一轮斗富炫富的pk。村俗很公正,也很现实,谁包的红包最丰厚,谁就是村中至高无上的女皇,享尽村人仰视崇拜的目光,得意洋洋地携夫掑子骑高马坐花轿。
本地有个不成文的风俗:每当村里唱大戏时,将是村里至高无上的节日,家家户户借桌子,买很多好酒好菜,遍请亲朋好友前来看戏,朋友多的人家,唱戏期间一顿饭要摆7,8上10桌的席,很多好客的乡亲甚至是请大厨来操刀做菜的,民风相当淳朴。
有一年的一天,就是这种情况。提前下班,带上几个同事浩浩荡荡驶往我家乐港镇袁家村去看大戏!开车将近有40分钟的样子,才来到村子。打小在城市长大的我的一些同事,从未见过一个村子居然能有如此热闹与喧哗。人声鼎沸这个词用在此处仍嫌不足。应该说,这简直就是火山口,热情喷薄光彩四溢。车子在临近村庄的时候就开始堵车。在通往村中路口的马路上就停了老长一溜车。进村之后,通往我堂兄家中那短短一条乡间水泥路就挤塞得水泄不通,到此时,乘车还不如走路快。各式小车,三轮车摩托车,在乡村甬道上一较短长,喇叭声五花八门,彰显着车主的个性与实力:有理直气壮地直按个不停的主,粗豪大嗓地响。有扭扭捏捏很婉约地哼哼,也有比较温文含蓄地按节奏地响。总而言之,光是这些各具特色的喇叭鸣唱声,就足以构成一出别具特色的戏品。
在蚂蚁般慢慢挨向堂兄家的途中,可以看见村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每家基本都摆几张桌子。从堂屋一直摆到院子里。偶尔有几家村民,房子还没有砌起院墙,也没有来得及外装修,裸露着土制的红砖。家中的客人直接就占据了村道,围坐在几张油漆剥落的小圆桌旁,吆五喝六兴高采烈地划拳,觥筯交替唾沫四溅。气氛煞是热烈。
到了堂兄家一看,同事只有咋舌的份。家是一栋别墅般新建的三层楼,白瓷砖镶嵌着一圈青色瓷砖。有尖顶。尖顶之上覆盖了一层红色琉璃瓦,很漂亮。偌大一个客厅,摆了有四张小圆桌。而院子里也摆了四桌。院子里临时支起一个棚,从厨房里牵出几支200瓦的大灯泡,在明晃晃地闪着。有一盏灯吊得偏低,而临时请来端菜的乡人个子偏高,每穿行一次,那盏灯就在他肩膀上晃动一次,把他的影子一分为二,地上一半,墙上一半。而恰逢此位仁兄很爱做“细致”,头上还掯着顶偏绿色的帽子,搞得我们几个美女同事偷偷地笑个不停。
同事们一行7个,加上我及两个堂兄弟,十人愣是亲密无间地坐在一张最大的圆桌旁,等着戴绿帽子的仁兄一托盘一托盘地上菜。几乎是按摆酒席的规格上菜:四大荤是红烧猪脚,清炖老母鸡,鸡心蒸蛋,蘑菇炖猪肚。六大冷盘有白切乐平狗肉,皮蛋,手抓肉,红烧鱼冻,花生米,烤鸭。炒菜则是些什么爆炒猪肝,荸荠炒肉,年笋海带诸如此类的菜品。中间一盆大杂烩,还有最具乐平乡间特色的塔前糊汤,味道异常鲜美可口。
大家敞开肚皮,可劲地吃,吃得很是酣畅淋漓。我和堂兄弟表演了划拳。不喝酒的几个,吃得撑到喉咙口,手挽手勾肩搭背地在堂兄弟的引领下,穿越水泼不开的人群,站在了戏台下。
戏台还为来得及油漆。我给同事介绍说,此戏台只是初建竣工。唱这么一出戏,名曰“破大戏”。好古怪的名字。乡间唱戏,历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一个“财”字。一般村里建个戏台全靠各家斗钱。一般有规定,按369等各家摊钱。待修建成毛胚尚未油漆时,开唱一场“处女戏”,是为“破大戏”,然后光发请帖,邀请村中所有在外混得光鲜亮丽肥头大耳的成功人士,还有全村出嫁之女,前来看戏打彩。
过了很多时候,去过的同事都我说去乐平看大戏非常值得回味!
作者简介
袁向民,曾任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首批全省检察机关调研骨干人才,景德镇人大立法咨询专家,景德镇市社联特邀研究员,现任景德镇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协会会长,四高检察官。爱好散文写作。

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征稿通知(10月10日截稿)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意见指导下,新时代中国朝气蓬勃的变化和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以诗文的形式,发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之美、悠久中国文化底蕴之美,向世界展示魅力中国精神风范和地理人文特色,经研究决定,第2届“魅力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即日起开始征稿,拟于11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系列活动。
一、主办单位:
中国文学网
中华作家网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二、媒体支持:
中国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青年网、人民政协网、央视网、中国日报网、中华网、新浪新闻、国际在线、环球网、法治网、中工网、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近百家媒体。
三、参赛对象:年满25周岁的华语诗歌散文创作者均可参加。
四、征稿内容:
弘扬主旋律,歌咏新时代,传播正能量。作者需选择代表性的作品参赛,现代诗、传统诗词、散文诗、楹联、散文随笔每人限使用一种体裁一次投稿机会,凡重复投稿、变换名称投稿无效。作品要格调高雅,意蕴优美,具有诗性,语言简洁精练,能彰显出作者的才华和创作水平,作品题材不限,发表与否不限,文责自负。
五、征稿日期:
即日起至10月10日
六、征稿要求:
1、新诗限2首共60行;传统诗词限5首;楹联限5副;散文诗、辞赋限2章每章800字以内;散文随笔限1篇2000字以内。投稿作品后必附作者100字以内简介、详细联系方式(姓名、具体地址、手机号)。
2、大赛只接收电子稿件,投稿邮箱:2497779533@qq.com,也可以微信投稿,投稿微信:zhonghuazuojiawang(邮件主题务必备注作者姓名+“第2届魅力中国”)。
统一以word文档附件发送,同时邮件正文粘贴一份,排版格式:标题+正文+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只需在第1首(篇)的标题下署名,诗歌类每首间隔2行,正文不得插入任何图片。
3、将选出优秀作品入围,公众号和网站设立大赛专栏推出,凡投稿自动视为作者授权主办方对作品的评审、编辑、宣传、发表、出版等相应权利,无稿酬。
4、参赛作品禁止抄袭,作者文责自负。主办单位不承担因作品版权引起的法律纠纷及争议,须定稿后再投稿,一旦入围发表不得修改、更换、撤销、删除等,为保证大赛质量,已参加其他征文大赛的作品不得再投稿本赛。
5、涉及领袖,政治时局,种族宗教,港澳台和西藏,人权,名誉权,文革,名人等敏感内容谢绝投稿。
七、评选及奖励:
1、大赛不收参赛费、评审费,主办单位聘请名家学者成立评审委员会,本着艺术质量至上,公正平等的原则,经初评、复审再及终评程序,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和2024魅力中国诗歌奖、2024魅力中国散文奖,均颁发证书,无奖金奖品,不设入围奖。
2、凡获奖者给予获奖通知,邀请参加拟于12月在四季温暖如春的“钢琴之岛”、“音乐之乡”、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城市厦门市举办的颁奖典礼、采风创作诗会,游览鼓浪屿美景,郑成功像,世界名人蜡像馆,隔海望台湾,厦门大学等活动。
3、获奖作品推荐在中国文学网发表,并由出版社结集出版,获奖者推荐加入中华作家网、中国文学网。
八、组织架构:
中国文学网:www.huanqiuwenxue.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00699号-1
中华作家网 www.zhongguohaoshi.com/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登记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6000号-3
北京华夏永兴文化院
组织机构代码:MA01Y9BW-X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MA01Y9BWX1
注册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石景山路乙18号院5号楼12层1303-11号
九、诚邀合作:
为了扩大宣传及作品推荐,欢迎全国各作家协会、诗歌学会、诗词学会等组织机构及文学社团加入协办或组织团体投稿,具有一定成果的相关负责人组委会将聘请成为复审评委主席团成员之一,其他待遇私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