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默的约会
作者:董培伦
我们坐在绿荫摇曳的刺槐下面,
谁也不敢抬起害羞的眼睛。
怕瞳仁泄漏了心中的秘密,
这秘密只能在心房里跳动。
望着你翻阅书本的手指,
我真想变一只火红的蜻蜓,
作一次暴雨来临前的点水,
在你如水的手背上急速滑行——
试探你火热的青春的花蕾,
是否在你生命的枝条上萌生;
试探你与我两颗心的间壁,
在月老的穿凿下是否沟通?
呵!当思绪的蜻蜓刚刚起飞,
我便令它将翅膀收拢——
我怕过早地打破谜底,
招来命运的双重不幸;
我怕过早地得到你的应允,
会缩短我甜蜜追求的里程;
我怕过早地摘个苦果,
让记忆的大脑咀嚼一生……
既然沉默也能酿造甜蜜,
我愿在甜蜜中永不作声。
初夏的原野弥漫着麦花的清香,
朦胧的天边升起我朦胧的憧憬……
1983 年 12 月 15 日于杭州
赏析·轻轻地拧一拧尘封了二十多年的香水瓶盖
作者:韩锋
作为爱情诗的大家,董培伦先生的情诗创作包含了“回忆爱情”“当下爱情”和“象征爱情”三大部分。这三部分诗歌的创作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诗人不同情感色彩的爱情表达。与“当下爱情”和“象征爱情”即时呈现的或激情、或悠扬、或坦荡的情绪传递的审美不同,“回忆爱情”大都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是诗人对二十多年前青春年华中爱情的叙事和咏叹。这是从五、六十年代开始,在爱情诗长期没有“准生证”的时代背景下,诗人的歌喉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压抑、沉淀后,杜鹃啼血,对弱冠之年的爱情之花的追忆。太平凡的人生,成不了积蕴深厚的诗人。进入不惑之年,在创作“回忆爱情”的八十年代,诗人青涩尽脱,铅华洗去,满心沧桑,当他拿起笔,写下带着时代伤痕的爱情回忆,一字一句有如从心的肌肤上剥下的痛彻。
《沉默的约会》是诗人“回忆爱情”的代表作,真实地写下了诗人当年朦胧的初恋时一段曲折心路。上帝赐予的初恋只有一次,每个人的初恋都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董培伦是一位十分坦荡的诗人,他一生都在用诗的全息写着自己对真实爱情的情感体验,用他的絮絮细语叙说着他心中已渐渐升华为哲理层面的爱情存在。因为时代的手,因为他特殊的职业背景,他经历过一次次失恋的痛苦,他的爱情不仅仅是个人的私域情感,还有更复杂的社会构架。
《沉默的约会》抒写的是他青葱初恋的第一次约会。岁月之水流过了二十多年,然而,让他怦然心动至美的初恋仍历历在目,当年初夏原野里的麦花依旧在他的心田里生香。这首诗以独特的情感体会和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初恋氛围。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以读书为由,约会在家乡绿荫摇曳的刺槐树下,相见的渴望和羞涩在当时让他们真正迈出这一步时的心“噗噗噗”地跳个不停。然而,他们连对望一眼都不敢,更说不出彼此的爱恋,只能各自装着看书而内心却像地心一样岩浆涌动,不时偷偷看一下“你翻阅书本的手指”,心旌摇荡……好在手上没有眼睛,可以偷偷看,不然,“瞳仁会泄漏心中的秘密”,诗人成功地捕捉到了初恋的少男少女间内心的青涩和微妙,真切、典型细腻地写出了初恋时的心理。
诗中槐树散发着浓浓的情感氛围。槐树是一株中国的文化之树,三千年就植在周朝宫廷的门外。而在民间,槐树一直心存美好在扮演着月老的角色,《天仙配》里董永与七仙女在槐树下定婚事,七仙女下凡后又送子槐树下,带来了多少情感绻缱的故事。诗人把初恋的少男少女带进了这种中国式的爱情文化情景里,触动着读者那牵挂的心灵,让人总想对这位站在村边那几十年、几百年饱经风霜、长须低垂的刺槐说:“槐树爷爷,好好祝福他们吧!”槐树爷爷“哦,哦”地答应着。然而,尽管有槐树爷爷的呵护,尽管这对初恋的情人此刻在甜蜜中望远天边升起了憧憬,憧憬朦胧……然而,生活无视槐树爷爷的厚意带给诗人的是无续的恋情,时代注定要给这对恋人带来曲折和磨难,让人扼腕感叹。
诗要有美的意境。在这首诗第二段,诗人如此美仑美奂:“望着你翻阅书本的手指,我真想变一只火红的蜻蜓,作一次暴雨来临前的点水,在你如水的手背上急速滑行——”火红的蜻蜓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冲动,而暴雨来临前的点水则暗示着他无法压抑的对恋人的试探和触碰。这种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有了生动和具体的写意。诗人让火红的蜻蜓走进这静谧的世界,这色彩,这升华为意象的精灵,画面中突然出现的动态感,组合成了极美的意境,超越着常规的审美。谈到这首诗歌的创作,董培伦说如果诗里我把它写成“我想摸摸你的手”,那就不是诗,那就不可能会有诗意的美去感染读者,我把以内的愿望转为“火红的蜻蜓”这样可及的意象,让人们的心头升起带意带象的无限美感。然而,现实中多少人还是停留在对场景直观的描写,在把他们的“诗”投寄到你的眼前,我很想对常写诗的朋友说,不妨去读读董培伦先生的诗,去看看他“火红的蜻蜓”。
这首诗带来的美,那诗化的意境,值得我们细细地去体会。这里,我只是轻轻拧了拧一瓶尘封了二十多年香水的瓶盖。

【简介】著名爱情诗人董培伦,笔名董特,生于山东省诸城市。系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会长、《伊甸园》诗刊创刊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坛客座教授。西子湖诗社社长、《湖畔诗刊》主编。著有诗集《沉默的约会》《西子湖恋歌》等13部,另有散文集《此曲只应天上有》、评论集《诗意揭秘》等多部。并与诗论家骆寒超教授主编了《20世纪华文爱情诗大典》《新诗百年•爱情诗选粹》。作品多次获奖。母校诸城一中,先后为他建立了《董培伦情诗艺术馆》《董培伦情诗研究会》。2017年获得“新诗百年百位最具实力诗人”称号。
2021年春,故里诸城董家崖头村他筹建了《董培伦爱情诗艺术馆》。2021年11月,第21届国际华文诗人笔会授予他"中国当代诗人杰出贡献金奖"。同年12月荣获2021年第二届(香港)紫荆花诗歌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