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桂花
開甯.宁夏银川
又到了一年桂花绽放的季节。常年居住宁夏银川的人,很少见到此花。然而,"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中秋佳节期间,赏月雅事,不由得不提起桂花。
最早听闻桂花,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和很多小孩子一样,正值中秋佳节,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时,家中老人讲起了那个著名的神话传说。吴刚因学仙修道触犯了天规,被罚在月宫中砍伐一棵永远砍不倒的桂花树。每砍一斧,桂花树的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不得不在月宫常年伐桂。
桂花,因叶脉形似圭的木本而称“桂”,又因其木材纹理如犀而名“木樨”。
古人早已注意到桂花之美。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南山经》中便提及招摇之山多桂。《吕氏春秋》中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自汉代起,桂花开始出现在皇家园林中。西汉刘歆撰《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所献奇花异木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
其中,楚.屈原《楚词.九歌》:"援北斗兮酌桂浆",其后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中:"尊桂酒,宾八乡",都提到了对桂花浸酒的记述。
在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嫦娥居住的月宫被称为"桂宫",月宫中的桂树象征着灵树。桂树被赋予了吉祥如意的象征。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考生们希望通过考试获得功名,就像攀折月宫中的桂花一样。将桂花借喻为仕途得志、辉煌腾达。出现了"蟾宫折桂"的成语。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宋.李清照的词《鹧鸪天.桂花》中,描写桂花的独特风韵和内在品质。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内在美的重视。
桂花没有其他传统名花显现的花色或花容,唯有温柔、恬静的姿态。桂花之美,美在其形。
桂花之美,更是美在其香。宋.辛弃疾盛赞桂花香气之清远,"大都一点宫黄,人间直恁芬芳。怕是秋天风露,染教世界都香"。而清.高士奇则认为桂花香气之妙在于其或清或浓,"清可涤尘,浓可透远,一丛开花,临墙别院,莫不闻之"。北宋诗人邓肃对桂香的赞誉十分霸气:"清芬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据传龙涎为世间最香之物,但在桂香面前,它也不敢逞强了。
突然间,就想起了"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王维的这首《鸟鸣涧》。画面中,那些桂花就像小伞兵一样降落在山上,把原来不显眼的山地上铺上金黄色的地毯……
刘开宁写于2024年9月20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