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阴丽华坚决辞让后位
作者:李铁
阴丽华是南阳郡新野县人,春秋时期名相管仲后裔,她也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原配和第二任皇后。
阴氏家族是南阳新野的豪门大户,土地有七百余顷,车马和奴仆规模同当时的诸侯王差不多,富甲一方。
更始元年(23年)九月,刘秀将阴丽华送回新野娘家。自己北渡黄河,只带着一根代表更始政权的节杖,开始在河北各地镇慰。刘秀以出色的个人能力迅速拿下河北数县。当时,有个邯郸政权是反刘秀的,而在河北真定县,刘扬也拥有十余万军队,号称真定王。
为避免邯郸与真定的前后夹击,刘秀亲自来到真定游说,并同意迎娶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加强双方的互信。
由此,刘秀和敌对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少城池受到刘秀与真定联姻的影响,而改变了立场,使刘秀顺利拿下这些地方,战场形势朝着有利于刘秀的方面转化。
之后,刘秀成功收编了以铜马军为主的大量河北农民军,使军力增至数十万。此后,刘秀继续转战平定河北各地,终于形成了“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庞大势力。
更始三年(25年),刘秀称帝。同年,郭圣通为刘秀生下了第一个皇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刘疆。
同年冬十月,刘秀入主洛阳,很快派兵三百人将阴丽华接到了身边。
阴丽华与刘秀离别两年多,由于乱世消息闭塞,而刘秀一去杳无音信,她早已做好离丧的准备。没想到刘秀竟派兵来接她。昔日的夫君不但已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她不曾相识的女子,而且这个女子还有了他们的骨血。
阴丽华到来不久,刘秀便封其为贵人,与郭圣通相同。又封其兄阴识为阴乡侯,使阴丽华的娘家的爵位高于郭圣通娘家。
刘秀认为,阴丽华“雅性宽仁,有母仪之美“,希望能够立原配阴丽华为后。可阴氏却审时度势,坚辞不受,她认为自己不够资格承担皇后之位。
当时,刘扬拥兵自重,刘秀很棘手,就派耿纯击杀了他。
按常理,阴丽华有原配名分,此时应该占有优势。然而,那时刘秀四周强敌环伺,内部也有人怀有异心,发生了多次反叛事件,政权并不稳定。更何况郭圣通有诞育皇嗣的大功。因此,在这样特殊的形势下,阴丽华所拥有的“优势”不过一句空谈。
当时,刘秀争夺天下的资本只有河北,并面临多线同时作战的问题。而立郭圣通为后,恰恰可以表明皇帝无意牵连刘扬族人的态度,缓和真定王族人焦虑情绪。
最重要的是,郭氏有子,对于拼上全家性命跟着刘秀打天下的群臣来说,继承人才是保障王朝传承,保住胜利果实最重要最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他们不太可能因为阴丽华是原配就支持她当皇后。
阴丽华虽占有原配名分,但无论从出身、资历、子嗣、对政权的作用和对朝臣的价值等各个方面均无法跟郭圣通相比,在刘秀建国过程中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故立阴氏为后,实众心难服。且中宫正位,身负管理后宫之责,在这个方面,阴丽华也很难超越郭圣通,所以她坚决辞让,始终不肯接受后位。
考虑到国家形势和朝臣们的不安,刘秀最终不再坚持立阴丽华,接受了她的辞让。册封郭圣通为皇后,这个决定是当时最恰当、也是最顺理成章的选择。
不过,在立郭圣通为后七年之后,刘秀诏书很直白的说拥有“母仪之美”的阴丽华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而郭皇后能成为皇后,完全是贵人阴丽华“固辞”的结果。这道诏书之后,郭后就无法安于皇后之位了。
建武九年(33年),郭皇后已经完全失宠,被刘秀疏远。
建武十七年(41年),光武帝决定废皇后郭圣通,立贵人阴丽华为后
同年,刘秀决定改立阴丽华的儿子刘阳为太子,前太子刘疆退位东海王。
永平七年,阴丽华崩逝,与刘秀合葬原陵。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