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油灯,在心里永久地回荡
文/卢进国(湖北监利)
童年的时光匆匆
岁月沧桑,如梦如幻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
我怀念童年的那盏油灯
童年,乡下没有电灯
晚上,在油灯下
父亲和母亲
看着童年的那份天真
油灯下,母亲飞针走线
缝补着我们的衣裳
充满着无限地温馨
世事如流,旧灭新生
电灯早已取代了油灯
但我时常想起那盏油灯
它燃烧着如梦的岁月
留下了荡气的回声
如今,它躲在房间的一个角落
它在我的记忆中永恒
诗评
卢进国先生(湖北监利)的作品《一盏油灯,在心里永久地回荡》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与温暖记忆的佳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朴实的语言,将读者带回了那个没有电灯、只有昏黄油灯陪伴的年代,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家庭生活画面。
开篇即点题,“童年的时光匆匆 / 岁月沧桑,如梦如幻”,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感慨,也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映射。随着叙述深入,“我怀念童年的那盏油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生活的深深眷恋。
接下来的部分,诗人通过对具体场景——夜晚家人围坐于油灯旁缝补衣物等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农村家庭中特有的温情氛围,更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共同体验那份简单却珍贵的美好。“母亲飞针走线 / 缝补着我们的衣裳 / 充满着无限地温馨”,这样的句子简洁有力,却又饱含深情,触动人心。
最后部分,“世事如流,旧灭新生 / 电灯早已取代了油灯 / 但我时常想起那盏油灯...”则是对现代与传统之间对比的思考。尽管科技进步带来了便利,但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老物件所承载的记忆永远不会消逝。“它燃烧着如梦的岁月 / 留下了荡气的回声”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主题,表明即便物质形态发生变化,精神上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
整首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自然,成功营造了一种既具象又抽象的时间穿越感。它不仅仅是一次个人回忆之旅,更是对中国广大农村地区过去生活方式的一种缅怀与致敬。读来令人感动不已,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