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文/王大奇
孙老师踏入课堂,心境与往日迥异,心绪难平。只因她已领取退休证,今日这堂课,便是她为学生们讲授的最后一课。自此,她将挥别这所奉献多年的小学,与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道别。她站在讲台上,目光深情地凝视着每一个孩子,仿佛要将他们的模样牢牢印刻在脑海中,那眼神里满是发自肺腑的关爱与深深的不舍。
这节课是自由绘画,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将心中最渴望描绘的画面展现在纸上。孙老师沿着课桌缓缓走过,惊喜地发现,今日的孩子们格外可爱。他们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手持画笔,全神贯注地作画,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写满了认真与自信。
左边第一行第一个座位上坐着班级美术课代表赵艺杰,这是一个乖巧的小女生。此刻,她正专心致志地作画,低垂着头,用画笔在纸上有条不紊地勾勒着。每节美术课前,她都会提前来到老师办公室,帮忙把课堂所需教具拿到教室;课后,又会把同学们的课堂作业收齐后送到办公室。她还常常将同学们对美术课的反馈及时告知老师,小小年纪,做事极有条理,是师生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与孙老师联系最为频繁的学生。不过今日,她似乎有心事,孙老师并未在意,只是慈爱地在她肩上拍了拍,便继续向前走去。
前面坐着的是钱思源,一个吃苦耐劳的男孩子。给孙老师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每逢钱思源值日,他都会把画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甚至连装垃圾的纸篓都用水冲洗,对于地面上难以清洗的污垢,他会蹲下身来用小刀清理。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做到如此地步,实属难得,想必在家也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其实,钱思源家境优越,住在风景优美的别墅区,上下学都有家中保姆开车接送。孙老师与他交谈过,得知他妈妈对他要求极为严格,不仅每日检查他的作业,还要求他把自己居住的房间打扫干净,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不能有丝毫马虎。钱思源画的是一架在蓝天中翱翔的飞机,飞机昂着头在白云间穿梭,银灰色的机身涂着鲜红的五星,威武雄壮。当孙老师问他为何画飞机时,钱思源自豪地回答道:“我将来要当一名解放军,当一名空军,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孙老师虽然不知道钱思源将来能否实现他的理想,但她坚信,就凭他吃苦耐劳、认真做事、坚持到底的态度,无论以后从事什么,都会取得成功。
孙老师来到李子晴的课桌旁,立刻被李子晴的画所吸引。她画的是几条五彩斑斓的鱼,周围衬托着蓝色的背景。孙老师从李子晴手中拿过画笔,在蓝色的背景中画了几株动感十足的水草,画面顿时鲜活起来,鱼儿仿佛有了生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李子晴用钦佩的眼神看着孙老师,张开小嘴笑了。她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小女孩,圆圆的眼睛,圆圆的嘴巴,圆圆的脸庞,甚至连发型都是圆圆的。似乎天生就带着绘画的爱好和能力,她的每一张作业都让人眼前一亮。孙老师打开她的铅笔盒,里面装满了彩色铅笔,有长有短。其中短的只有一寸多,这是这个小女孩刻苦练习的见证。

孙老师在学生课桌间来回踱步,看看每位同学的画,或者说上两句,或者动一动笔。她似乎在用这种方式与每位同学告别。她不想把退休的事情告诉同学们,因为美术课后还有其他课程,她不愿因这件事引起的波动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只想把这份爱藏在心底,静静地离开。下课的铃声响起,孙老师心中一动,这是真正到了告别的时刻了。她稍稍镇定,回到讲台,终于说出了“下课”两个字。令孙老师没想到的是,话音刚落,学生们便蜂拥而至,将她团团围住,并且像变魔术一样每人手中都捧着一束鲜花,一起送到孙老师的怀中。课代表赵艺杰说道:“孙老师,我们都知道了,您要退休了。我们爱您!舍不得您走!”前面的同学都争着扑到孙老师的怀里,纯真的小脸上挂着泪水,争相把鲜花送上。面对这些可爱的孩子们,面对一束束鲜花,孙老师激动不已,她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张开双臂,把孩子们紧紧地搂在怀里。她沉浸在孩子们的爱里,沉浸在一束束鲜花里,沉浸在那还带着芬芳的花丛中。

王大奇简介:天津市人,毕业于天津工艺美院室内装飾专业及天津教育学院中文系。中国美协天津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美协首届人物画专委会委员,民盟天津画院顾问。1961年参军,先后在师警卫连、师图书馆工作,复员后回津从事教育事业。

责编:王大奇、许壮楣
微刊制作:五子天地文艺创作社王广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