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农历四月、泰西军分区七团的一、二营在泰肥山区北部寻机打击敌人。一天,部队驻东尚任,这时麦穗已经变黄,早饭后,我们的侦察员从王瓜店回来报告说:“肥城的几百个敌人到王瓜店西边的赵庄扫荡抢粮。”获的消息后,我们七团的部队决定围歼这些抢粮食的敌人,保卫解放区人民利益。具体布署二营在王瓜店村西一块大坟地堵截:一营一连、特务连从赵庄南向敌攻击。二连从王瓜店向赵庄以北迂回包剿、三连掩护团部和后勤人员转移到东里村,并备好午饭和担架救护工作,随时救护受伤的战士。
战斗任务下达后,部队迅速隐蔽进入作战阵地,向敌人发起了猛烈攻击。经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向肥城方向逃窜。在王瓜店又进入我军截击,先头敌人被我歼灭,后尾敌人向北逃窜。由于我迂回包剿动作慢了一点,因此大部敌人突围跑掉,小部分敌人被歼。我方截获粮食五千余斤。由于石横战斗结束后杀还乡团过多的影响,因此敌人有的被俘后死不缴枪,我们的战士把打伤敌人给于急救时,敌人还夺我们战士的枪,还有的敌人受伤时还在喊"弟兄们,冲啊!""宁死不作俘虏啊!”,敌人拒不投降,被歼灭。在这次战斗中,我们两位同志光荣牺牲,三位同志负伤、战斗结束后,部队移住营子、张里庄。
一九四八年的农历四月,敌保二旅和平阴还乡团等近千人又占领了平阴城。一天,七团驻山阳铺、古庄,军分区司令部和二团驻大留。这天下午,司令员李东潮、政委谢福林通知团长郭哲生去军分区司令部接受战斗任务。来到司令部后,李司令员对郭哲生团长说,敌人占了平阴,并分兵一部住在栾湾、望口山、平洛等地。明天早饭后,七团出发围歼栾湾、望口山敌人,二团围歼平洛之敌,并待机攻击平阴敌人,先歼其后,再攻其前。
我们接受战斗任务以后,迅速回去做了战斗准备。七团二营围歼栾湾之敌,一营炮兵连跟进,待命攻击望口山敌人。第二天早饭后,部队集合出发。白天行进目标大,先头部队到了王瓜店,就被敌人发觉,随即经望口山方向逃跑。我们跟踪追击,在望口山东南山岭与敌遭遇。在我猛烈炮火掩护下,一连连长蒋福源带领全连同志,在望口山东南向敌人发起了攻击。二连连长李常杰带队在山北向敌人发起攻击。经过三个来小时的激战,望口山敌人顺黄河东岸向平阴城逃跑了。
战斗中,我们俘敌几十人,敌死伤无数。战斗结束后,部队转移到东衡鱼,军分区移到红庙,地委、专署移到杨家花园。当天夜里,平阴城敌人弃城北逃,我们获息后,立即跟踪逃击。敌人逃到归德,我们跑到孝里铺、石岗、棋盘山。之此,平阴全部解放。七团在孝里铺转移后,平阴一带还乡团、保安队又不断侵犯下巴,孝里铺等村镇,进行抢掠。但敌败局已定,这些不过是垂死挣扎。军分区获悉敌人南犯广里后,派缪春山政委带七团三营连夜进入大峰山区活动,并配合长清县大队,八区武工队,在马岭、广里等地打了几次伏击战,并于四月底我们部队撤回泰肥山区。
一九四八年四月,军分区驻肥城县(现在长清)的红庙集中团以上干部学习中共中央整党文件。一天,正在学习时,谢福林政委叫郭哲生团长马上回部队,命令他们团准备出发,配合华野部队谭震林、许世友兵团,攻打泰安。当天下午,部队从东衡鱼移到新镇,军分区从红庙移到冉聂庄。第二天进住道朗。军分区命令七团在第二天夜里,把泰安城西敌人的外围据点﹣﹣卧虎山、玉皇山敌人先打掉,再打李庄据点,并命令泰西、平阴县大队配合七团战斗。
根据战斗部署,郭哲生团长和缪政委研究决定:三营七、八连从卧虎山南、西两面进攻。一营二连从东面进攻,二营在北面打击敌人等一系列战斗计划。
卧虎山的守敌是泰安县保安团的两个中队共计二百余人。为消灭这股敌人,我们部队做了各方面充分的军事准备。子夜,战斗打响后,突击队在我猛烈炮火的掩护下迅速爬上山头。经两小时左右猛攻,敌人被我全歼。我方缴获大量军用物资。玉皇山敌人深知自身难保也主动向我部缴械投降。
李庄据点的守敌是泰安伪县政府及其保安团共三百余人。七团一营围困一天一夜,第三天夜,敌人终于突围逃跑。于是我们观察据点地形,只见据点修得十分坚固。围墙上共有三层枪眼,外有壕沟,内有梅花桩,非重武器是打不开这个据点的。
战斗结束后,华野许、谭兵团的十三纵队顺津浦铁路,进驻长清县张夏一带,七团回师打肥城。肥城敌人逃跑。我们七团便顺济兖公路进驻长清的西洋河、石窝、杨峪。军分区司令部和二团进驻三官庙、高家崖。而后济南敌人八十四师、十二军向我军驻地发起进攻。激烈的战斗在张夏火车站等地打了一天。
第二天黄昏后,华野十三纵队向万德南转移,我们向肥城以南转移。敌人继续南犯又占领了泰安、肥城等地。这次敌人占领肥城是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
一九四八年七月伊家沟战斗后,肥城敌人突围逃跑。我们从南关的西南角,四、五个水井里捞上来近五十具死尸,全是我群众干部。七团全体指战员面对这些被残杀的干部群众,开了诉苦大会,控诉了敌人灭绝人性的暴行,指战员们当场宣誓:磨快刀、擦好枪,练好杀敌本领,誓死消灭敌人,誓死为死难烈士报仇血恨!
一九四八年麦收以后,肥城的敌人垂死挣扎,经常出动下乡扫荡、抢粮。敌人为达到抢粮掠秋的目的,到处抓人来做抵押,部队决定消灭这股敌人。农历六月底的一天,七团奉命驻伊家沟、孙庄。肥城大队驻沙沟。军分区、二团驻付村。早饭后肥城五百多敌人出动:首先向肥城大队发动了进攻。肥城大队在反击中,由沙沟经井楼、花园撤到大桥西山、响石岭。敌人追击古领了井楼、花园,而后又向七团驻地伊家沟发起攻击。还有一股敌人向刘庄迂回,企图包围我部驻地。
战斗打响后,军分区李东潮司令员命令七团坚守阵地反击敌人进攻。并派特务连抢先占领了刘庄打击迂回的敌人。我们特务连占领刘庄后,敌人撤到井楼、花园。中午十二点左右,敌人向我伊家沟驻地发起猛烈的进攻。在伊家沟东面开阔地上,敌我来回反复冲锋几次,最后敌人退守井楼、花园。我军坚守伊家沟阵地。激烈的战斗持续到下午四点钟左右,我们向敌人发起进攻。冲锋发起前,我军先向敌人展开猛烈的火力攻击。在二十几挺轻、重机枪,十几门大、小炮的火力掩护下,我团一营二、三连,二营四、五、六连在花园村西几个窑上,与敌人拚了刺刀和手榴弹。经过半个小时的肉搏战,我们占领了花园、井楼。敌人向肥城溃逃。此时七团三营、二团一部,他们以孙庄、付村沿康王河向东迂回包剿敌人。由于时间晚了点,敌人未被截住。战斗中,我击毙、击伤敌人近百名,还乡团团长胡玉河被击毙。这次战斗中,我们四位同志英勇牺性。二营四连指导员董希超、团部侦察班长李明春等十几位同志负伤。
战斗结束后,肥城敌人在我围攻下弃城逃往长清:一部向长清城南溃逃,一部向崮山铁路沿线溃逃。我们当即跟踪追击到长清马东、崮头一带。一天晚上,七团二营掩护一营教导员陈茂林带队攻击池子北山敌人据点。由于长清城南敌人来增援,据点未被打开。部队撤回马东。而后军分区命令七团由长清进军宁阳剿匪!
一九四八年,农历八月初,济南战役开始前,七团奉命侦察长清城南敌人的情况。当天下午,郭哲生和侦察班的几十位同志从肥城胡屯出发,拂晓前,住到长清八区风凰庄。一天晚上,他们从风凰庄分路出发,去侦察长清城南的敌情:一路从坦山、小屯到月庄,侦察平房一带敌情;一路顺长平公路到下巴、翟庄侦察国庄一带敌情,一路顺黄河东岸到朱官庄侦察苗庄、董岗、董洼一带敌情。他们还从归德村东头公路左侧的一家店里,捉了几个俘虏。在几天的侦察活动中,一些革命家属、老地下情报关系给我们部队提供了不少情况。特别是下巴乡的乡长李继龄以及被我们教育后的几个俘虏给我们部队提供的情况尤为详细、具体。
经过侦察了解到:长清城南驻敌近千人。其中大部分是肥城、平阴、东阿等县的还乡团、保安队。其次是长清县的还乡团、保安队。这些敌人绝大部分住在归德西北的董家岗、董洼、吴家渡、段庄等村镇。敌人在村里住的都是民房。他们既未修调堡,也未修防御工事。但敌人警惕性很高,时常转移住处,岗哨布置也比较严密。
敌情基本搞清后,我们侦查人员准备回肥城湖屯向领导汇报。就在这天下午,军分区司令部、二团移到广里,七团移到东障。八月十日后,军分区司令员李东潮、政委谢富林,召集七团的领导干部开会,当即下达了命令,李司令员说:华野打济南,咱们军分区部队首先歼灭济南外围长清城南的敌人,七团要打第一枪,以拉开济南战役的序幕。具体作战布署是:明天夜里七团插到长清城西大小房庄、李庄,从敌后围剿吴渡、段庄、董洼一带敌人,力争把敌人全部歼灭。为华野进军济南、两广纵队打长清城创造有利条件。二团、泰宁支队、军分区司令部,进驻徐家洼、燕王庄以围困长清城敌人。长清城南的敌人消灭后,七团移驻小屯休息待命,二团移住翟庄待命。宋时轮司令员带华野十纵打飞机场。曾生司令员带两广纵队打长清城。
作战命令下达后,郭哲生他们回东障,立即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和全团的党员大会,进行了战斗动员。我们全体指战员情绪非常高涨,都表示: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第二天下午部队从东障出发经风凰庄,坦山到小屯后,便绕村而过,快步行进在开阔地里。直插大、小房庄、李庄。拂晓前全团展干,从敌人背后拉网,包围了吴渡、董家洼一带。
经过半天的激烈战斗,我们七团部队将肥城等地的还乡团、保安队全部歼灭。俘敌六百余人,缴获敌大量军用物资。我方仅有五人负伤。战斗结束后,七团住小屯休息待命。在配合两广纵队八月十五日打下长清县城后打济南。七团受命后,从许寺(平安)北店子,绕到飞机场北面吴家堡,又下标山、风凰山后,再进击津浦铁路火车站天桥。最后,顺经一路东官驿街攻城。华野十纵队攻普利门,我们七团攻北边西门。为统一指挥,协同作战,郭哲生和二十八师的几位参谋长在前线指挥部指挥作战。
十九日夜里,由于炸药失效,未攻进去。当夜又发起第二次攻击。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华野十三纵队首先登上城。华野十纵队和我们七团部队也打进了城里,敌人全线溃败。解放了济南城,济南战役中,七团又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和其他军用物,并活捉了不少俘虏。在这次战斗中我们七团有十几位同志英勇两牲;三十几位同志负伤,战斗结束后,部队撤回肥城马庄 。至十月奉命顺济宁、南阳湖南下,参加淮海战役,至此我们长清的子弟兵七团离开了泰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