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多伦多很多路口在早中晚车流繁忙时,增加了手举“STOP”红色停止牌的执勤人员。
这些举着停止牌的人员安排车辆前行或转弯。引导行人通过马路或停下等侯。每当遇到老人和带着孩童的行人,他们手里举着“STOP”牌,嘴里吹着哨子,护送老人和孩童通过人行横道线。无论是行人还是行驶的车辆均相当配合执勤人员的指挥。
我想,这大概如同国内城市繁华路口协助交警的交通疏导员。当然国内交通疏导员标配黄马甲,红袖章。而多伦多的交通疏导员的标识为黄蓝马甲和手中的红色“STOP”牌。
据我所知,国内路口的交通疏导员除志愿者外,还有很多是轻微违反交通法规的司机。做为处罚,这些人员需要被强制在路口协助交警维护交通半天或一天,没有执法权也没有积极性。象征性的站完半天马路便可怱怱交差。
相比之下,多伦多路口的交通疏导人员可就认真负责多了。小红牌举得笔直,小哨子吹得嘟嘟响。小红牌横过来正对着你,那就是停止,要站立不动。把牌子侧过来便是放行通过。执勤者多为黑人或中东人。我估计这些人应该不是志愿者,而是拿多伦多政府补贴的,认真说,这是一份工作。所以拿了钱工作态度自然也好。我过路时,由于一头白发也受到了重点关照,无论执勤的是黑人大汉还是戴头巾面纱的中东女子,都是举起牌子护送过路,自然也对这些执勤者滿滿好感。
路口多了些交通疏导员本是件小事,我作为几十年的老新闻记者却有点敏感。一是少见华人和印度人。近些年来多伦多的华人与以前讨生活移民的有所不同,现在多为留学生,而留学生多为有钱的主。现在能办成移民取得加藉的也多为高学历技术人才,不可能来干这份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而印度人的勤劳口碑巳超过了华人,很多印度人打二至三份工,着实辛劳。印度人在正式工作外,多为开网约车或者送外卖,虽然辛苦,赚得也多,自然也看不上交通疏导员的补贴。
再伸展一点想,在全球经济下滑大趋势下,失业率居高不下。能给部分人提供路口执勤这份工作,多少也是弥补吧。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具体是不是这回事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