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在当今社会,"正能量"这一词汇如同春风般拂过每一个角落,它不仅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门话题,更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与期待。各界纷纷呼吁,尤其是媒体界,被赋予了传递正能量的重要使命。然而,"传递正能量"这一行为本身,其初衷简单明了,无需过多修饰与限定,否则恐有画蛇添足之嫌,反而失去了那份纯粹与直接。
我们深知,能量,这一无形却强大的存在,确有正负之分,其间的差异,宛若天壤之别。正能量,如同晨曦初露,给人以希望与光明,激发内心的向上力量;而负能量,则如同暮色降临,让人心生阴霾,陷入消沉。对于每一个生命体而言,选择靠近正能量,远离负能量,无疑是通往健康与幸福的重要途径。
记得疫情之前,一位老家的亲戚不幸被诊断出癌症,需赴京城进行手术。鉴于我与几家医院有着一定的联系,同学便委托我帮忙联系一家专科医院。然而,在深入了解后,我提出了更换医院的建议。我的考量基于两点:一是该癌症的治愈案例极为罕见,全球范围内成功案例屈指可数,治疗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其效果难以预测;二是该专科医院虽名为专科,但实则氛围沉闷,负能量弥漫,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无疑是一种负担。最终,朋友采纳了我的建议,选择了另一家医院,结果令人欣慰,患者不仅手术成功,且在短时间内康复出院,至今身体状况良好,仿佛重获新生。
这一经历,并非偶然,而是我基于多次亲身经历与深刻感受所得出的结论。去年秋天,我的一位朋友入住了那家被同学提及的专科医院。当我带着慰问品踏入医院大门时,一股压抑的氛围便扑面而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不祥;医院内,更是人满为患,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忧愁与无奈。朋友所在的病房,更是沉闷得让人窒息。我尽力安慰他,但内心的忧虑却难以掩饰。果然,不久之后,我便接到了这位朋友离世的消息,前后不过半月时间。每每想起这段经历,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无尽的感慨与惋惜。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患者的离世归咎于医院环境,因为个体差异、病情轻重、医疗水平等多种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医院环境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确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许多医疗工作者和普通百姓都深知这一点:相当一部分癌症患者并非死于疾病本身,而是被恐惧与绝望所击垮。因此,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医疗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遗憾的是,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医院在营造正能量方面做得并不够。医护人员的服饰、病区的环境等往往以单调的白色为主调,虽然白色给人以宁静之感,但却难以激发患者的生命力与向上精神。事实上,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多的鼓励与支持他们需要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温暖与力量以帮助他们走出阴霾重拾信心。
回顾历史与现实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需要正能量的引领与推动。在家庭中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能够激发家庭成员的活力与创造力使家庭更加和谐美满;在单位中正能量能够凝聚人心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而在社会中正能量则能够引领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传递正能量让正能量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无论是面对困难与挑战还是面对生活的琐碎与平淡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用正能量去感染身边的人去影响周围的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的社会。
编辑都市眼光: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