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bō),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jùn)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yì)筐,遵彼微行,爰(yuán)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qí)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猗(jǐ)彼女桑。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cháng)。
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tiáo)。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一之日于貉(hé),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zuǎn)武功,言私其豵(zōng),献豜(jiān)于公。
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qióng)窒(zhì)熏鼠,塞向墐(jìn)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yù)及薁(yù),七月亨(pēng)葵及菽(shū),八月剥(pū)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hù),九月叔苴(jū),采荼(tú)薪樗(chū),食(sì)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tóng)穋(lù),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táo)。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xiǎng),曰杀羔羊。跻(jī)彼公堂,称彼兕(sì)觥(gōng),万寿无疆!
释译: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bì)发(bō),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七月:豳历七月,相当于夏历七月、殷历八月、周历九月。豳历一年12个月,为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蚕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大致对应着现在农历的十一月、腊月、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其中一之日、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为变月(相当于闰月)。流:流动,运行。火:星名,或称“大火”,即心宿。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此星出现在天空正南方,位置最高,六月以后就偏向西行了。授衣:将裁制冬衣的工作交给女工。九月丝麻等事结束,所以在这时开始做冬衣。觱(bì)发(bō):大风触物声。栗烈:或作“凛冽”,形容气寒。褐:粗布衣。)七月的时候,大火星从南天正高的位置渐渐西移,天气由热转凉。九月的时候,就要向女工们发放物资,裁制御寒衣物了。要知道,十月后的第一个月,寒风会卷起尘沙噼啪作响;到十月后的第二个月,就更加凛冽刺骨了。如果没有足够御寒的衣物,怎么度过漫长的冬天呢?
三之日于耜(sì),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yè)彼南亩,田畯(jùn)至喜。(于:动词词头。耜:用作动词“修理耒耜(耕田起土之具)。”趾:足。 “举趾”是说去耕田。妇子:妻子和孩子。馌(yè):送饭。亩:指田地。田耕成若干垄,高处为亩,低处为畎。田垄东西向的叫做“东亩”,南北向的叫做“南亩”。田畯(jùn):农官名,又称农正或田大夫。)十月后的第三个月,就要修理耒耜准备农事了;到十月后的第四个月,就要拿起脚来到田地里耕作了。带着媳妇、孩子,一同劳作在田地里;实在顾不过来,就在田地里吃饭。掌管农事的官员见我们如此勤劳,真是高兴极了。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yì)筐,遵彼微行(háng),爰(yuán)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fán)祁(qí)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春日:春天。一说,指二月。载:开始。阳:温暖。仓庚:黄鹂,也叫黄莺。《诗集传》:“有鸣仓庚之时,而蚕始生。”懿(yì):深。微行:小径(桑间道)。爰(yuán):于此,兼“于焉”。柔桑:初生的桑叶。迟迟:天长的意思。蘩(fán):菊科植物,即白蒿。古人用于祭祀,女子在嫁前有“教成之祭”。祁祁:众多貌。伤悲:伤春,春心惆怅。《毛传》:“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大概。公子:公侯家的女儿。同归:一同出嫁。)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天来了,天气开始暖和了,黄莺在枝头婉转鸣唱,女孩子们手挽着深深的竹筐,相伴走在桑间小路上。原来,她们这是去采最柔最嫩的桑叶喂蚕宝宝啊!相比昼短夜长的冬天,此时的太阳像是善解人意似的,故意放慢了落山的脚步,照在身上暖融融的,舒服极了。也有很多采白蒿的,那是深闺待嫁的姑娘准备教成之祭呢。看她们一个个心情悲伤的样子,大概是陪同公候家女儿出嫁,远离父母的缘故吧。
七月流火,八月萑(huán)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qiāng),以伐远扬,猗(jǐ)彼女(nǚ)桑。七月鸣鵙(jú),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cháng)。(萑(huán)苇:荻草和芦苇。八月萑苇长成,收割下来,可以做箔,苇絮还可以做冬衣填充物。蚕月:指三月,以养蚕得名。条:条理,这里引申为“修剪”。斨(qiāng):方孔的斧头。远扬:指长得太长而高扬的枝条。猗:通“掎(jǐ)”,牵引。女桑:小桑。鵙(jú):鸟名,即伯劳。载绩:开始纺绩织布。玄:黑而赤的颜色。玄、黄指丝织品与麻织品的染色。朱:赤色。阳:鲜明。)七月的时候,大火星从南天正高的位置渐渐西行。八月收获荻草和芦苇,便可以编制蚕箔了。三月是修剪桑树的时节,人们纷纷拿来圆孔、方孔的斧头,砍掉那些长得太长而高高扬起的枝条。而那些柔嫩的枝条也要做适当牵引,以利更好地生长。伯劳鸟在七月开始鸣叫,预示天气渐渐转凉。所以,八月的时候就要抓紧时间织麻布。织好了麻布还要染上或黑或黄的颜色,而我染的麻布呈现出很鲜亮的红色,是专门为公侯家女儿做衣服用的。
四月秀葽(yāo),五月鸣蜩(tiáo)。八月其获,十月陨萚(tuò)。一之日于貉(hé),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zuǎn)武功,言私其豵(zōng),献豜(jiān)于公。(秀:结籽。葽(yāo):植物名,今名远志。蜩(tiáo):蝉。陨萚(tuò):落叶。貉:狗獾,类似狐狸的野兽。缵(zuǎn):继续。武功:指田猎。豵(zōng):一岁小猪,泛指小兽。豜(jiān):三岁的猪,泛指大兽。公:公家。)四月远志开始结实,五月蝉儿开始鸣叫。八月各种庄稼陆续成熟收获,十月就落叶纷纷了。十月后的第一个月,大家去野外猎捕狗獾和狐狸,为公侯家的女儿做裘皮袄。十月后的第二个月也是这样,继续猎捕野兽。打到小兽归自己,打到大兽归公家。
五月斯螽(zhōng)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qióng)窒(zhì)熏鼠,塞向墐(jìn)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斯螽(zhōng):蝗类昆虫,即蚱蜢、蚂蚱。旧说斯螽以两股相切发声。莎鸡:蝗类昆虫,今名纺织娘。振羽:言鼓翅发声。现代研究表明,斯螽、纺织娘这类昆虫是通过后腿和翅膀之间相互摩擦发声的。宇:屋檐。户:房门。穹:穷尽,清除。窒:阻塞,窒息。向:朝北的窗户。墐:用泥涂抹。贫家门扇用柴竹编成,涂泥使它不透风。改岁:是说旧年将尽,新年快到。)五月的时候,蚱蜢开始摩擦着两只后腿鸣叫了;六月的时候,纺织娘则震动着羽翅发声了。七月的时候蟋蟀还在田野,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它们八月迁到屋檐下,九月迁到屋门下,十月则干脆迁到我的床下了。这时,家家户户都有一件要紧的事做:把房间里的东西清理干净,然后点起烟雾将老鼠统统熏光。方法是这样的:先将房间里朝北的窗户赌好,然后在屋内点起烟雾,随后将门窗关紧,再用提前准备好的泥巴将其涂抹严实。等老鼠都熏死了,再叫上媳妇、孩子重新搬到屋里去,单等着高高兴兴地过新年了。
六月食郁(yù)及薁(yù),七月亨(pēng)葵及菽(shū),八月剥(pū)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hù),九月叔苴(jū),采荼(tú)薪樗(shū),食(sì)我农夫。(郁:郁李。树高五六尺,果实像李子,赤色。薁(yù):蘡薁,又名山葡萄,可食。葵:冬葵。菽(shū):豆的总名。剥(pū):通“扑”,打。春酒:冬天酿酒经春始成,叫做“春酒”。枣和稻都是酿酒的原料。介:祈求。一说,佑,助。眉寿:长寿,人老眉间有豪毛,叫秀眉,所以长寿称眉寿。壶:葫芦。叔:拾。苴(jū):秋麻籽,可以吃。荼:苦菜。樗(chū):木名,臭椿。)六月吃郁李、野葡萄,七月煮冬葵、豆子吃。八月打枣子,十月割稻谷,然后用收获的枣子、稻谷酿成春酒,祭祀的时候好给长辈们祈福、祝寿。另外,七月还可吃到一些瓜果,八月还可砍葫芦吃,九月还可捡拾秋麻籽吃。再到田野里采来苦菜,顺便砍些臭椿做柴禾。我们庄稼人就是靠这些东西来养活啊。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tóng)穋(lù),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táo)。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场:打谷的场地。圃:菜园。春夏做菜园的地方秋冬就做成场地,所以场圃连成一词。纳:收进谷仓。禾稼:谷类通称,泛指农作物。重:通“穜(tóng)”,先种后熟的谷物。穋(lù):后种先熟的谷物。禾麻菽麦:这句的“禾”专指一种谷,即今之小米。功:事。宫功,指从事宫室劳役。《诗集传》:“或曰,公室官府之役也。古者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是也。”索綯:打绳子。亟:急。乘屋:盖屋。茅和绳都是盖屋需用的东西。)九月修筑打谷场,十月收庄稼。不管是黍子、高粱,晚熟的、早熟的,以及所有的谷、麻、豆、麦,都要颗粒归仓了。收完了庄稼还要给公家盖房子,又是不分白天黑夜地打茅草啊、搓绳子啊。要抓紧时间将房子盖好,因为接下来又到播种百谷的时节了。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冲冲:凿冰之声。凌阴:冰窖。古人用窖穴藏冰,以备夏日消暑之用。蚤:通“早”。献羔祭韭(jiǔ):用羔羊和韭菜祭祖。古人开冰之前要向祖庙献上羔羊鲜韭,称尝鲜之祭。)十月后的第二个月,到河里凿取冰块,发出冲冲的声音。十月后的第三个月,将凿取的冰块转藏到专门的冰窖里。到十月后的第四个月,就可以使用冰块了。但在开冰之前,还要早早地起来,用羔羊和韭菜祭祀祖先才好。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xiǎng),曰杀羔羊。跻(jī)彼公堂,称彼兕(sì)觥(gōng),万寿无疆!(肃:收敛,萎缩。涤场:清扫场地。朋酒:两樽酒。飨:宴享,乡人年终聚饮。《笺》云:“十月,民事男女俱毕,无饥寒之忧,国君闲于政事而飨群臣。”跻(jī):升,登。公堂:乡间的公共建筑,平日作学校,年终可作为举行隆重饮酒礼的场所。称:举起。兕(sì)觥(gōng):角爵,古代用兽角做的酒器。兕,雌性犀牛。万:言大。无疆:无穷。)九月降下肃杀的霜雪,十月的场圃里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大家又可以杀猪宰羊聚在一起饮酒作乐了。相继登上高高的公堂,举起盛满美酒的犀牛角杯相互祝贺,愿彼此健康快乐、万寿无疆!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大周先民勤于劳作、乐享生活的乐歌。诗人以一年四季的时令为序,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好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毛诗序》:“《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
我们的先民是勤劳而有智慧的,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掌握了天文和时令的关系,“七月流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随着天气转凉,诗人所描写的第一项劳动“授衣”便开始了。这是一项由国家统一部署的,需要很多妇女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的劳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形态的一些端倪:类似于现在的公有制社会。而“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不仅是对冬季寒冷天气的生动描写,更是对“授衣”必要性的说明。
接下来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劳动内容由“授衣”转到春耕生产。“于耜”属于春耕前的准备工作,“举趾”则体现了春耕生产的紧迫性。“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一语,生动地描绘出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与俗语中“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洼里吃”,如出一辙。如此紧张繁忙的春耕生产是社会和谐进步的标志,这一点被掌管农业事务的官员看在眼里,他那“至喜”的表情,是对人们在春耕生产中良好精神状态的高度肯定。与前面的“授衣”相似,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周朝时期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特征: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管理,并且管理水平很高。
第二章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起兴,描绘的是既相互关联又截然不同的两副画面。第一幅为采桑图:天上温暖明媚的太阳,枝头婉转鸣唱的黄莺鸟,与手挽竹筐、相伴行走在桑间小路的采桑女,构成一幅相得益彰的唯美画卷,是轻松、愉快的格调。第二幅为采蘩图:将用于“教成之祭”的白蒿,与陪同公候家女子出嫁联系在一起,烘托出当事女子的复杂情态,是凝重、伤感的格调。两副图画一暖一冷、一喜一悲,对比感非常强烈。
第三章继续以“七月流火”起兴,之后的“八月萑苇”一语,再次将主题引向养蚕,只不过“采桑图”改成了“条桑图”。条桑是对桑树进行合理的修剪,从“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可解读出条桑的时间、工具及具体方法。可见,我们的先民在那时就已经掌握了比较成熟的桑树修剪技术。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写的是织布和染布,而染得最好的布是为公侯家女儿做衣裳用的,体现了社会阶层的等级区分。
第四章先写四月至十月间的动、植物生长变化,再写十月后的两个月里的人类活动——打猎。并且,对打猎的目的和分配方式做出说明,即“言私其豵(zōng),献豜(jiān)于公”。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公私观念还是很清晰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第五章写五月至十月间相应昆虫的活动情况。尤其蟋蟀在七月至十月间活动区域的迁移,简直称得上天气冷暖变化的标志了。随着天气越来越冷,又引出了年关前的一项重要事情——熏鼠。“穹窒熏鼠,塞向墐户”不仅写出了熏鼠的原理,还写出了熏鼠的具体方法。
第六章重点写“吃”,特点是有什么吃什么。从“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以及“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看,我们先人的食谱还是蛮丰富的,可以说瓜果、蔬菜、主粮一应俱全。他们不仅吃初级的食物,还掌握了食品深加工技术——酿制春酒。并且写到酿制春酒的目的,在于为年长者祝寿,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尊老思想的具体表现。
第七章写收获庄稼及收获庄稼后的劳动。农作物在八月就陆续成熟了。但真正大规模地收获农作物,则是在九月和十月间。收获的原则是颗粒归仓,并且还介绍了专门的收获场所——场圃。农民以务农为主,但农事活动都结束了,农民们也不闲着,除了前面介绍的打猎外,还有盖房子等着呢。等盖房子告一段落,新一年“始播百谷”的农事又来到了。
第八章写了凿冰和祭祀。我们的先人从那时就掌握了取冰和储冰的技术,并且在开冰之前要进行尝鲜之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再次印证了收获庄稼的颗粒归仓原则,最后以其乐融融的年终祝福场面结尾。在这一天,吃的最好,喝的最好,玩的最好,的的确确是一年中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刻。尽管时间短暂,但它是用一年中辛勤劳动的汗水换来的,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真正体现了劳动和人生的价值。
这首诗呈现给人们的一幅幅图画,包含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鸟虫,以及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项项劳动。尽管内容极其丰富,但诗人安排巧妙得当、错落有致,像是带领你游览一个个五彩缤纷而又别具特色的大花园,给人以立体的、全方位的艺术享受。并且在欣赏美景之中,蕴含着劳动的快乐、社会的和谐、爱情的憧憬、人性的关怀等等。难怪宋代王安石对这首诗评价道:“仰观星日霜露之变,俯察虫鸟草木之化,以知天时,以授民事,女服事乎内,男服事乎外,上以诚爱下,下以忠利上,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养老而慈幼,食力而助弱,其祭祀也时,其燕飨也节,此《七月》之义也。”
出自这首诗的成语:春日载阳、万寿无疆、春日迟迟、禾麻菽麦
(一)
节气逢流火,农民似转蓬。
春来先举趾,疏食亦迎风。
田畯诚然喜,乡亲更易崇。
四时皆炫彩,三月适新红。
暖日柔桑美,归心伴偶同。
浅筐繁叶绿,茂树秀衣丰。
杜宇常催种,仓庚爱正融。
忧怀情所愿,乐事在深衷。
(二)
河边收苇草,薄席置蚕桑。
女织情生梦,伯劳花不芳。
玄黄天地色,红绿岁华阳。
百巧佳人手,寸心公子裳。
鱼飞犹志远,蝉韵自鸣长。
满月中秋获,乘风落叶翔。
狐裘能护暖,野兽可充肠。
向上承欢乐,争奇习武忙。
(三)
动股斯螽唱,沙鸡振羽声。
家家吟蟋蟀,夜夜梦流莺。
闭户为防冷,塞窗亦望晴。
如新时改岁,依旧坐听更。
六月食棠棣,三秋煮豆情。
断葫收获稻,剥枣采甘茎。
冬酿期春酒,云深遍野荣。
臭椿柴火壮,千顷晚田成。
(四)
纳贮凉阴处,冲冲凿玉冰。
一心存祭韭,百物抱鲜凌。
俎豆呈黄谷,菁缨惯彩绳。
宫功终入献,屋顶必修乘。
把酒同时饮,携羊及早登。
丹光还磊落,祝寿更升腾。
衣食为天事,清明照夜灯。
农民多感慨,礼乐待宾朋。
作者简介
董杰,男,1958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曾任河间一中校长助理副书记,河间二中书记校长,河间教育局副局长,河间市人大常委,中国教育督导学会会员。现任河间诗经诗社社长,河间诗经高级中学副校长、河间婚姻家庭协会书记会长,沧州国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沧州市教育局研学实践工作顾问,西柏坡红色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作者简介
韩爱华,1969年生,毕业于河北大学,现为河间市行政审批局职工。热爱文学和写作,发表过多篇散文和小说。近几年来,对《诗经》产生浓厚兴趣,乐此不疲。愿以我们平白的解读,带您走进至善至美的《诗经》殿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编辑 审核:惠玲玲
美编:惜缘
总编 制作:瀛洲居士
刊头题字:胡兴民
图标制作:旭晓霞
图片音频源自网络
投稿请加总编微信
作品转发:惠玲玲 张培良 各部长 分社长及编辑等
中华诗经阁总社简介
荣誉顾问 张文汉 韩春见 熊静中 沈阳 石生 郭仁炳 浬鎏洋 王亚中 秦玉才 周镇添 胡兴民 乔永胜 胡乃华 骞国政 冯宝哲
名誉总社长 王今伟
总社长兼总编 王连社
副总社长 胡乃华
副总编 惠玲玲 侯五爱
总监 蓝天
文化总监 铃龙
中华诗经阁江苏分社
社长 泰然
荣誉社长 陈立新
副社长兼总编 辛谷
副总编 汪雯
编审 铃龙
中华诗经阁内蒙古分社
社长 夏青海
副社长 刘东华兼主编 群管
中华诗经阁陕西分社
社长 惠玲玲
副社长 张培良
总编 李广远
副总编 翟英
中华诗经阁齐鲁分社
社长 赵芳香
总编 张丽丽 铃龙
中华诗经阁辽宁分社
社长 白淑环
副社长 木兰
顾问 萨仁图娅 杨景坤
总编 玲珑
副总编 煮酒听雨 莲心儿
编委 玲珑 煮酒听雨 莲心儿(郭宝莲)枫庭飘雪 胡建飞
宣传部
部长 刘建荣(河北)
副部长 左福启(河北)明雪琴(河北)
宣委
李宗平 张志国 唐生平 刘莹心 王素香 李绍芝 王杰侠 暴金娈 赵富娥 李飞 麻九石 柳艳娥以及所有编辑部成员
诗经部
部长 董杰(河北)
副部长 卢华山(河北)
编委
韩爱华(河北)惠玲玲(陕西)刘书琴(河北)毛恒昌(上海)石富城(重庆)李延军(陕西)杨莹(陕西)彭小毓(陕西)刘德生(陕西)王荣(辽宁)张建民(陕西)杨建奇(陕西)(添加中)
楹联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李彦蓉(河北)
编委
泰然(江苏)邱百灵(甘肃)周富成(江苏)王东海(河北)侯五爱(河北)李红彦(河北)宁建筑(河北)(添加中)
音频部
特邀部长 巧丽(新疆)
部长 于冰(河北)
副部长 骏马(河北)梦露(黑龙江)
编委
香乡(北京) 冬日艳阳(黑龙江) 田浩(天津) 心语心声(山西) 碧海青天(河北) 喜洋洋 英子 张志国(河北)枫叶(宁夏)悠闲(湖北) 山涧红枫 李严 惠玲玲(陕西)冯文静(陕西)刘崇甫(陕西)李民龙(陕西)陈莉(陕西)谢丽(陕西)孙琦(黑龙江)宋淑平(山东)杨海荣(陕西)月儿(黑龙江)李红琴(北京)王秀茹(陕西)杨晓红(陕西)穆涓涓(陕西)默韵(陕西)贾景华(陕西)高晓莉(陕西)凌子(黑龙江)莫莉(陕西)婉清(陕西)张卫静 张颖 孟繁燕(秦皇岛)张晓凤(陕西)谢艳芳(陕西)罗玲珠(陕西)程亚利(陕西)大囡(河北)贞礼(陕西)杨海静(陕西)乔晓莹(陕西)姜雅范(黑龙江)刘亦大吉(杭州)点点(内蒙古)文清(安徽)杨洋(内蒙古)木棉(河北)张燕(陕西)
格律部
部长 白公平(河北)
副部长 夏青海(内蒙古)翟英(陕西)刘激扬(河北)
编委
秋禺(江苏)乡音(湖北)孙春梅(河北) 辛谷(江苏)刘淑芬(辽宁) 槐增良(河北)佘正发(湖北)么忠文(北京)白公平(河北) 马到成功(河北)李庆山(河北)李曼秀(河北)郝福生(河北)田永香(广东)孙上舒(黑龙江)娄洪魁(河北)朱建美(江苏)钟家奇(湖南)陈天培(广东)凌远科(广东)冯新民(陕西)杨立新(河北)刘哲崇(山东)(添加中)
词曲赋部
部长 汪雯(江苏)
副部长 文墨冰言 胜利(河北)
编委
周镇添(广东)张永庄 (河北) 李杰猛(湖北)连丙堂(河北)李振汉(辽宁)陈立新(江苏)铃龙(江苏)蒋兴国(江苏)葛君(海南)付胜光(陕西)冯宝哲(陕西)(添加中)
古风部
部长 李元超(河北)
副部长 魏增才(河北)
编委
闫俊山(河北)成俊峰(陕西)唐永恩(上海)李德宛(陕西)槐丙让(河北) 翁新政(河北)晓峰(江苏)曹赟(河南)杨明才(山西)马雄(陕西)马全民(陕西)陈柏苍(内蒙古)曹甲文(贵州)(添加中)
新诗部
部长 明雪琴(河北)
副部长 张荫成(河北)
编委
杨慧月(湖北) 卢庆学(河北)吴萍(安徽)赵雪梅(吉林)杨永振(北京)邓自然(湖南)赵芳香(陕西)王苍洲(陕西)李耀国(天津)攸春仙(山西)钟家奇(湖南)刘小奇(陕西)许增正(陕西)邢德朝(陕西)王芳英(陕西)米义勇(四川)师永德(内蒙古)(添加中)
散文部
部长 莹心(山东)
副部长 李华(河北)
编委
铁裕(云南) 王玉(河南)清风月(河北)王新平(陕西)李东林(陕西)(添加中)冷月(北京)潘远芬(天津)袁占凯(河北)田方芝(山东) 李密林(河北)齐英华(山西)陈新安(陕西)王全峰(陕西)冯家才(陕西)杨正前(陕西)
小说部
部长 贺宝璇(山东)
副部长 张合军(河北)任春铭(山东)
编委
王振伟(吉林)李拴强(陕西)薛金凯(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杂文部
部长 熊静中(河北)
副部长 王俊颖(河北)
编委(添加中)
书画部
部长 胡胜利(北京)
副部长 王栓柱(河北) 张守平(河北)
编委
王春阳(河北) 邢富强(河北)仇建庄(陕西)刘进海(陕西)周继业(陕西)支铁锤(陕西)姚万杰(陕西)许炳荣(陕西)雷鸿飞(陕西)计泽潭(河北)雷百计(陕西)乔永胜(陕西)岳七虎(陕西)田小弟(陕西)毛凯(陕西)齐宝田(山东)卢绪高(山东)冯登厚(陕西)张培良(陕西)贺志明(陕西)潘琦(陕西)徒超(陕西)周君明(陕西)王学艺(陕西)李平安(陕西)陈建民(陕西)段俊怀(陕西)王千金(陕西)党武平(陕西)惠玲玲(陕西)邸兰宁(陕西)刘双民(陕西)杨鸿祥(陕西)杨传宇(河北)骞国政(陕西)(添加中)
影视部
部长 耿进柱(河北)
副部长 高聪英(河北)
编委
宋闯(黑龙江)许毅斌(陕西)任山泉(陕西)(添加中)
榜书部
部长 胡兴民(陕西)
副部长 郭青凡(陕西)
编委
雨田四郎(陕西) 程引岳(陕西)田德有(陕西)张学印(陕西)赵云斌(陕西)胡玉全(陕西)肖红斌(陕西)陈宏伟(陕西)张培良(陕西)刘进海(陕西)潘琦(陕西)陈兴顺(陕西)齐宝田(山东)邸兰宁(陕西)(添加中)
美编部
部长 王彩维(陕西)
副部长 郑翠利(陕西)
编委
婉萍(山东) 王申未(陕西) 梁聪苗(陕西)赵香利(陕西)孟五利(陕西)田保寿(陕西)(添加中)
诗评部
部长 秦本云(湖北)
副部长 宋京平(四川)
评委
刘朝智(陕西)李剑东(黑龙江)刘丰彦(陕西)高润南(陕西)王乃仁(陕西)(添加中)
直播部
部长 李海龙(陕西)
副部长:李飞(河北)
编委
李民龙(陕西) 任隽(陕西)郝后波(河北)
戏曲部
部长 刘奎芬
副部长 刘冬至 孟凡志 李飞
艺术指导 葛建州 孟凡志
部长助理 王俊茹 王焕生
后勤管理 孟凡成
摄像 王建民
编委
陈瑞发 张庆增 罗淑花 罗淑琴 杨双银 崔文秀 王新玲 陈秀峰 蔡香梅 刘秀清 毕站稳 汤富花 刘永清 邓春兰 刘铁桥 刘香平 孔维华 王福利 李凤霞 张凤霞 方明 裘艳华
中华诗经阁——传播诗经文化,弘扬正能量,以公益为宗旨,以奉献为准绳。诸子因兴趣爱好而志同,因传统文化而道合。期待国内外才子佳人入驻,尽情展示您的风采!
温馨提示:投稿、荐稿、组稿、音频配制、赞赏、点赞、留言、转发、推介等均属友情体现!衷心感谢!
【免责声明】
1、本平台基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而发布链接,但并不意味着支持赞同所有诗、文的观点和态度,并不意味着保证其内容的真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并不意味着文体文本合格或合乎要求。诗、文是否原创,无法考证,坚持奉行文责自负之原则。
2、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或以其他形式复制、使用本平台链接图片等,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本平台所采用的音频图片等,如有不妥,请及时通知予以删除。如无意中侵犯了某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平台将立即删除。
4、本平台对于涉及政治、文化、权益等一切责任概不承担,均由相关作者或单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