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满都海下嫁孙辈延续黄金血脉
李铁
15世纪中期,蒙古人分裂成东西两大块。东部是成吉思汗的后裔统治,大汗姓孛儿只斤,西面是瓦剌人。
1452年,有个有权势太师假意邀请所有孛儿只斤贵族参加宴会,同时派杀手刺杀了绝大多数人,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幸免于难,太师于是扶植了一个容易控制的幸存者作为傀儡。
孛儿只斤氏男性基本被杀光,幸存的黄金家族男性中只有一个活着,他也是太师女儿和一个孛儿只斤贵族的孩子。太师听说自己的外孙即出生,并拥有成吉思汗血脉,觉得这个孩子将来某一天会成为威胁,于是派了一伙杀手,并对带头的人说,去找到那个母亲,看看新生的孩子是男是女。“如果是个女儿,就梳理她的头发,” “如果是男孩,就梳理他的心肺。”意思是他女儿生的女孩就留下,若是生了男孩就杀了。
这个新生的孩子是个男孩,但就如同摩西一样,这个孩子得到了一位妇人的帮助,逃过一劫。老人家将孩子男扮女装,偷偷送到安全的地方。而太师在两年后死于仇人的复仇。
1464年,满都鲁汗当政,满都海成为侧室,并为汗王生下一个女儿,
后来满都鲁汗死了,临死时把全部财产都给了满都海。这使她成为当时草原上最富有的女人。
草原上有收继婚的习俗,谁娶了满都海,不仅能得到大量财产,而且是名正言顺的大汗。所以,当时,满都海不乏追求者。其中之一是乌讷博罗特。他掌控着蒙古军队的给养物资,长期任孛儿只斤家族非正式的首领。唯一的不足是他并非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而只是旁支,。嫁给乌讷博罗特,等于黄金家族血脉就此不存。
第二个追求者是瓦剌首领亦思马因。他看出满都海是自己成为合法大汗的通道,便用过上奢华日子的前景诱惑她。选择亦思马因,意味着可以过上好日子,但也会失去自己作为蒙古领导者的地位。
她当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投降大明。在明朝大臣们看来,和亲比战争更加合适。如果和亲,满都海可以到明朝过上舒适而奢华的生活,而她的部族会成为大明附庸。
满都海对这些结果都不满意,她选择了那个逃过暗杀的孩子,他虽然只有7岁,却拥有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血统,是他仅有的直系子孙。这个孩子被称为达延汗,满都海将在达延汗幼年时期摄政,等到他成年,二人一起统治草原。
为了保证求婚者乌讷博罗特的忠诚。二人约定,如果达延汗意外身故,乌讷博罗特将成为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同样,如果满都海在达延汗年幼时身亡,乌讷博罗特将担任摄政,统治草原,直到达延汗长大成人亲政为止。
乌讷博罗特对此也很满意,表示效忠于满都海,并促成了东部和中部氏族的支持。
为实现草原统一,满都海选择扎布汗作为第一次征战的目标,扎布汗位于杭爱山西方,水草丰美,这片地区位于“丝绸之路”绿洲的北面,控制了它,便相当于扼住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动脉。
满都海尽管缺少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她请手下将领为她参谋,并在调度骑兵之前,就派出牛车队拉着食物、箭矢和补给前往行军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在草原上,一般是不让女子参加战斗的,因为女人的头发会被缠到箭囊里,高帽也可能在骑兵冲锋中飞出去。满都海让小达延汗肩扛一张弓和一个箭筒,用系带将他固定在马背上,以防在长途骑行中从马鞍上掉下去。
她又把头发辫成辫子,将高帽换成钢盔,背上弓和箭筒。于是,这个中年寡妇和孩子加入了战队。
有一次,她在马鞍上猛地一动,头盔从头上滑落,非常危险,她只好又戴上一个新的!
由于在战争中满都海亲自冲锋陷阵,她带领的东蒙古部落与扎布汗的瓦剌人之间的战争以胜利告终。
蒙古人和瓦剌人都统一站在孛儿只斤的战旗之下。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