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无法忘却的车祸 》
作者 邢金兰
那是一场十分惨烈的车祸,距今已经整整64年了。但那悲痛的撕心裂肺的各种哭喊声,至今却仍旧留在我的耳边,时而浮现在我的眼前,令我永生难忘!
我,真为上海同学以及同车铁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能幸运地生存下来,并在完成各自人生目标的追求中,所经历的成功与喜悦,坎坷与痛苦,都给于崇高的敬意!因为我们都完成了社会赋于我们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地奋斗过,奉献过!迦光荣过!
历经了种种磨练如今的我们,都已步入了老年,不知大家事业是否有成,家庭是否幸福安好?......这一切,时常引起我无尽遐想……。
那是1960年的8月下旬。我们上海幼师的5位同学,毕业后,被统一分配去新疆。那天到上海火车站来送我们的,有来上海来接我们的新疆人事局的“叔叔”和上海教育局的同志。也许因为我们是女生,所以,被破格给我们买了3张硬卧票,并告知我们到兰州和哈密,都会有办事处的人接送我们。但那天我们并未遵守出发时不哭的承诺,而当在火车启动的一刹那,我们都相互拥抱着痛哭起来,车厢里并未有人笑话我们。快到南京站我们才平静下来,同车旅客才逐渐与我们交谈起来。笫3天到了兰州,天已黑了,我们没有等到来接我们的同志。车上一位好心的、兰州省委的乘客,把我们送到了办事处。在此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安排了整洁的客房。这时去车站未接到我们的同志也回来了,陪我们到餐厅里就餐,师傅告知我们明早上吃馕。听说吃“狼”我们暗暗吃惊,但并没说什么。回宿舍后,我们忍不住议论起来,在兰州能“吃狼"?好玩!到新疆:后不知还要吃什么呢?次日,早餐是稀饭、咸菜和很大的饼。一直未见端上“狼”。就问师傅,不是说要吃狼吗?为什么还不上!师傅指着大饼说:这就是馕呀!听后我们知道理解错了,只好捂着肚子偷偷地笑!师傅恍然大悟地也笑开了。在办事处遇到两位新疆党政领导,给我们安排了2天旅游,笫3天下午将将我们送上开往新疆的火车。在火车上过了一晚,第二天晚上到了哈密。同车旅客将我们送到哈密饭店,经理已经接过电话,给我们按排了食宿,并告诉我们到了哈密就到了新疆,用的是新疆时间,比北京时间推后了2小时,让我们不要误事。第1二天我们提前吃了午饭,经理又安排了1位管理人员,用一辆小拉车,装上我们的行李,我们跟随着去了火车站。走在路上,我们才知道,大地上,是一层松松的黄土,並不是昨夜里认为是走在沙漠里,我们会心地笑了。饭店离哈密火车站不远,把我们送上车安排好后,并告诉我们到吐鲁番没有人接送我们,让我们自已找住宿并买去乌鲁木齐的车票。哈密到吐鲁番不远,天还未黑就到了。那里真是传说中的瓜果之乡,葡萄世界,各色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葡萄,各种瓜果,有些瓜果是我们从未见过的,真是名符其实的瓜果之乡。因为我们急着要寻找住地,及购买去乌鲁木齐的车票,所以,根本顾不上品偿。旅社终于找到了,那是一个十分简陋的大客房,我们5人分了工,3人看行李和买吃的,我和小毛去找车站买车票。正当我俩在打听车站时,一位年青人,自称是新疆铁路学院的陈老师,他已了解我们是上海幼师毕业生,要去乌鲁木齐市报到,于是邀请我们乘坐他们学院包的大卡车。我俩觉得大家都是师生,所以感到很高兴,就同意了。陈老师怕我们早上找不到停车场耽误上车,于是把我们带到车场熟悉一下。住宿与坐车问题解决后,我们就买了很多水果和大饼,尤其葡萄把热水瓶和脸盆都装满了。笫二天清晨我们5人按时到了停车场,车场里乘客已很多,都在找车对号上车,我们很快找到了车。因我们是包车大都是学生,上车速度很快,我们5人被安排在车箱靠后边。大家坐好后,一位管理人员进了驾驶室。调度员挥挥手中的小旗,我们的车第一个开出停车场。从吐鲁番开往乌鲁木齐,那时的北京时间是早上7时半。我们所坐的车,是一辆<解放牌>大卡车,车上没有帐篷,风声与汽车发动机的轰鳴声隆隆作响,淹没了人们的笑声。
:车开了约1个多小时,我突然感肚子隐隐作痛,美丽同学看我紧捂着肚子,怕我受凉,赶紧从小包内,取出羊毛衫递给我。而我不慎将递给我的羊毛衫,被风刮到了车下,于是我们着急地叫师傅停车。但车和风声太大,师傅根本听不见,车也未及时停下。此时车上很多的人帮着一起喊停车,车开了十多米才停下。于是我迅速跳下车,往后快速跑去捡羊毛衫。在停车我往后去捡羊毛衫的时候,后面第二辆载人的卡车超了车,成为车队的第一辆车。上车后同学告诉我,在我下车捡衣服时,车上的人叨叨我们女生事情多,还说我小胖子事情最多。我只好一再道歉说对不起!大卡车又启动了,在戈壁滩狭窄的公路上,朝着乌鲁木齐方向行驶。接着,又听着汽车发动机声和呼呼的风叫声,车上的人静悄悄似乎都打瞌睡了,但却被马路旁突如其来几个人,将我们乘坐的车拦截停了。并听大声急切的喊叫,让车上所有人立即下车,并将行李都搬下。车下人权威似的发号施令,让车上人听了感到了震撼,预感发生了什么,没有人议论都迅速照办。这时,同时听到了从不远处传来凄凉的哭喊声。下车后,看到70米左右处的车和围着许多人,听着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其中一位军人抱着女儿,大声痛苦的反复的哭诉是他害了女儿。胆大的师生前去观看,回来后说拉人的车,被对面疲劳驾驶的大重卡车撞翻了!两位司机当场死亡。还说两车相撞时,一大半乘客从车上被碰撞掉了地下,当场死亡10多人,还有很多重伤的人员等待急救!
紧急需要,调用我们的车抢救伤员。还说车被撞击之时发生很多感人的事,就在两车相撞的千钧一发之际,有的乘客,竟奋不顾身地害已救人!车上的人紧紧抓住快被摔下车去的乘客不松手,凡掉下去的人不死也即伤残。于是出现了许多感人场面,被救人拥抱着救人者痛哭并连声道谢。还有被救者跪在地上不起,拼命磕头谢恩。我们听着这些感人的事迹,一直在无声的哭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知饥饿。
新疆的8月,正当中午期间烈日高照,我们就坐在戈壁滩上,撑起小阳伞遮挡太阳,渴了就吃几颗葡萄,在极度的后怕中,期待车快点来接,一直等了近6个多小时车才来。大家默默地上了车,耳边再次响起了呼呼的风叫声和车子的马达声。此时我们都没有了睡意,此刻,大家正在祈祷,为自己躲过了一场劫难,而深感庆幸!大家默默地静悄悄坐了约6个小时,晚上9时多,天还没黑,我们到达乌鲁木齐。车子停在中山路上,说我们到了,让我们下车。这时车上铁路学院的很多同学,与我们道别,有的还帮我们往车下搬行李,并向我们表示感谢。说,有了我们大家才免遭劫难,我心想老天也是为了保护车上的年青生命。我们也与陈老师告别,感谢他的热心帮助,过后他是我们很久的老师和朋友。
进了招待所宿舍,看到为我们安排了整洁的5人间客房,于是悬着的心总算才放了下来。但车祸的阴影:还浮现在脑海中仍感到后怕,加上又都想起了家里的亲人,此刻都想大声痛哭一场。阿姨敲门进来告知我们,让漱洗一下后,带我们去吃晚饭。 政府食堂己经开过晚饭了,伙房里几位工作人员,见到我们都很热情。师傅为我们炒了土豆丝和豆角,吃的是馒头。管理员给我们拿了饭票,说先记账过后再算账,还说他是杭州人觉得很亲切。吃过晚饭回到宿舍,冲洗后躺到床上没说两句话,很快都睡着了。我们都是笫一次出远门,想必又受了惊吓;而且一路上又坐在敞开的卡车上,任凭风吹日晒,虽然我们都用纱巾把头裹上了 。但长时间弯着腿坐在行李上十分疲劳,加上9天万里路途的颠波和磨炼。一路上都没有好好的休息,己经非常劳累难免躺下就睡着了。很快都入了甜密的梦乡正和家人亲密相聚和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我们的誓言是:不忘初心,不忘记老师的教诲和上海教育局领导的嘱咐,要为新疆的幼儿教育事业,而奉献青春!既然老天留下了我们,我们就有责任去完成。当时我们认为很自豪,我们是上海青年,要做建设新疆的先锋队!
作者简介: 作者邢金兰,女,1940年6月出生于上海。中共党员,大专学历,自治区政府幼儿园园长,行政副县级。
她1960年7月毕业于上海幼儿师范学校,即现在的<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后毕业于乌鲁木齐教育学院。
她幼师毕业后,被国家统一分配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机关托儿所当教师。后在组织和领导的操办下与外交干部,忠诚、
无私的共产党员李其顺 ,组成了一个幸福恩爱的家庭。甘苦与共,相依为命,共同为建设祖国新疆奋 斗了一生。
邢金兰自幼喜爱文学,在小学、中学、幼师读书时,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她的作文,常被老师当作<优秀范文>,在班里宣读。 退休后,她勤奋学习,努力写作,常在刊物上及网络平台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