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诗之美
文/赵万志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它能给人美的享受。而诗歌,同样也能吸引人的眼球,开发人的智慧与想象力。
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讲究美,绘画要美,书法要美,写诗要美,诗歌语言要表现出美的环境、美的情思。一首醉心的诗歌,总是令人久久不忘,回味无穷。
贺敬之写的《桂林山水歌》脍炙人口:
“云中的神啊,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啊,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诗的开头几句,尤如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我们的心。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动人的诗魂。
当我们接着吟到:
“啊!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这迷人的诗句,又怎能不为此情此景所陶醉。
一一意满怀呵,情滿胸,
恰似漓江春水浓!
呵!汗水挥洒彩笔画,
桂林山水一一满天下!……
诗人热烈歌颂大自然的全部财富就是一个美。把具有形体美又有人格美的人与物,称之为染着美的真。美与真,不真也就不美,不美就象雾里看花隔了一层。
诗歌之美是社会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其特征是以美的诗句形式揭示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韵律和动态,传达语言艺术,表达复杂的内心活动,丰富人们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诗歌表现的情感具有真、善、美的性质,是真、善、美的统一。
所谓真就是指情感表现的真实性。这里面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诗歌表现情感的典型性具有生活、物质真实的基础。二是指诗人在表现情感时要真诚。要有美和善作为基础,只有真善才有美,才能使人接受,使人感染。
所谓善就是指情感的表现具有积极意义。这些积极的、高尚的情感是和先进的美学理想相联系着。
所谓美就是指情感要通过美的形式来表现,否则就不是艺术,就不能使人产生美感。
著名诗人闻一多他热烈追求着、寻觅着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他说过自己的心像一座火山,苦心追求一个喷放的口。他以优美的诗篇把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希望构织成火一样的诗情,热烈地喷放出来。在《忆菊》一诗中,他写到:
“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但是,诗人在当时看到的还不是如花的祖国,他向往未来,他坚信有一天要:“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闻一多在诗的形式、构思、音节、色彩、语言上都着力追求新颖独创的诗的美。他在这方面对于诗坛有很大的影响。
古今中外诗人们都以自己独持的艺术实践探索着诗歌之美,谁捕获了诗王冠上的宝石,他的诗篇就得以人民中广泛流传,并为不同时代的人们共同欣赏。
结尾:
李杜诗词万口传,
至今已觉尚新鲜。
江山代人才人出,
意识银河落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