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建国【数(2)】
入学三十年感言
今天,我与大家一样,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来到宁波二中,见到了曾经朝夕相处30年多、情谊深厚的老师和同学,共同缅怀东胜寒窗苦读的难忘岁月,畅叙师生、同学之情。
毕业后,我在浙江慈溪师范任教2年。随后到慈溪教育局工作,从1982到1995年,一干就是13年。1995年10月任慈溪市周巷镇党委副书记。1998年底任慈溪市体委主任、党组书记。2002年初担任慈溪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至2003年底调任慈溪市文广局(体育局)、文联,担任局长、党委书记、文联主席,“五一”长假后,将到慈溪市委组织部工作。回顾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感到两年多的大学校园生活是多么重要、多么宝贵。
三十年前,我们满怀憧憬、满怀激情跨入东胜路校区,分秒必争,刻苦攻读,其情其景还历历在目。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我们深深感到被十年动乱耽误了太多,知识是如此贫乏,视野是如此狭窄。我们急切地想追回荒废的时光,渴望着毕业后,能够在广阔的天地里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在校园树荫下,常常听到我们诵读的声音;在窗前灯光下,常常看到我们伏案的身影。老师教会我们做事,也教会我们做人。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本领,没有在校园里虚度光阴,当年你追我赶、孜孜以求的劲头,至今想来仍然令人感动。
从进入东胜分部到现在的三十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三十年。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所以能够适应这三十年的急剧变革,作出些微小的成绩,正是母校的培养和老师的教诲给予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精神动力,让我们受益无穷。谢谢母校,谢谢各位老师,是你们给了我们第二次生命。两年多的校园生活,让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亲如父母的老师、情同手足的同学,是我人生的一大笔财富,常常令我思念满怀,备感温暖。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情谊象百年陈酿,历久弥新,馨香长存。
2007年5月
(供 稿/徐 挺)
《东胜记忆》文集征稿启事
欢迎东胜老师和同学来稿,内容包括:1977高考经历、东胜路学习生涯回顾及对老师的追忆缅怀、毕业后工作中的甜酸苦辣及同学聚会活动等。文章体裁不限,字数尽量控制在三千以内,并附上作者姓名和班级。来稿编辑后在都市头条发表,同时收录于《东胜记忆》文集供全体师生共同分享。
编者联系方式:罗维开,电话号即微信号13396684784 邮箱923739913@qq.com 欢迎来稿有图有照片(包括作者个人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