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要学习好,应该做好下面六个环节。
第一,会读。这是学习古文的入门要求。如果连一篇古文都不能正确准确读出来,那么谈何进一步学习呢?而会读则要求读准字音,流畅读出每一句话。读的过程中不出现添字、漏字、读错字音的情形,并且读得熟练。这是古文学习的入门关。
第二,善听做记。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字字句句落实”,即对古文里的每一个字音,每一个词义都要弄清。在认真听讲的过程中,还要及时记下重要的字词含义,尤其是课本上没有出现的注释,这一点非常重要。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部分学生认为课堂上听懂就可以了,实际上这种思想认识是极其错误的。就是一个人的记忆力再强,随着时间的流逝,好多知识点一定会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当然,记,就要记重要的,关键的内容,而不是一字不落的去做笔记。如果真是后者这种情况,这既不科学,更会影响听讲的效率。对古文中的人名、地名、书籍名之类,我们知道,那些不用去做笔记,这也为我们记录关键的内容能够腾出时间。如果真有课堂上没有记上的地方,那下去后一定要找老师或同学完善。
第三,跟老师说。这是指在老师对重要字词解释后,一般还会带领同学对语句翻译,这时候自己根据听讲就要张口随着老师翻译,听听自己的翻译是否与老师的翻译相同。这是对课堂听讲效果的初次检查。有少数学生只是听而不愿意张嘴,这会拉开自己与其他同学学习的差距。毕竟,想和听与口说出来还是有距离的,希望这一点每个同学一定不要忽视。
第四,笔译。这是指老师领大家对课文口头讲解翻译结束后,自己必须用笔将古文翻译写出来。这既是对课堂听讲的落实,更是检查。只有逐字逐句翻译出来,才会真切感受到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是什么含义,在一个句子里又是与其它词是怎么串联起来成为完整通顺的一句话的。
第五,全文口译。在前面几个步骤的基础上,我们最后还要达到独自拿起课本,看着原文,在能够没有悬念的将原文全部正确翻译出来。这样做了之后,将会让自己不论身处何时何地,都会不惧怕古文翻译。或者说,没有能够难住自己课文翻译的情况出现。这也为后面继续学好古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六,全文背诵。如果能够将古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下来,在积累了一定数量之后,这会让个人形成一定的语感,对古文中的一些语法现象,字词理解,句子含义自己会获得和其他同学不一样的收获。这时候的自己与当初学习古文的自己相比,一定是天壤之别,不可同日而语了。
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依照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古文,而不要急于求成或者投机取巧,抑或对个人学习自信心不足而畏惧不前,这些也都是不足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