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图/徐 挺 【文(1)】
梦圆东胜
回顾昨天,难忘峥嵘岁月;把握今天,自当脚踏实地;展望明天,笑指绿水青山。
1978年6月15日,我只身到宁波师范专科学校东胜分部报到、1980年7月毕业,就读两年多。虽为专科学校,但毕竟圆了大学梦。
宁波师专--宁波大学
往昔,曾尝过甜酸苦辣;日后,仍会有喜怒哀乐。
人生道路上,站得高,想得开,干得实,方能获好词、好句、好篇章。
1978年6月15日,我顶骄阳,提行李,辞别慈溪,启程宁波。妻女送行,在天元汽车站上车时,4岁的女儿哭喊:“爸爸,不要去。爸爸,我也要去。”并用一节甘蔗打着我的头,令人心酸,但今日想想,甘蔗是甜的,是否㝠㝠中暗示,苦尽甜来(20年后,女儿毕业于宁波大学,应验了。此为后话)。但,必须去,因为负的是家庭重托,奔的是人生前程。
宁波师专--宁波大学,一笔一字一世界,一校一时一乾坤。
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56年9月,宁波市第一所高等院校。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背景下,宁波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宁波师范学院,最早的校址在镇海三官堂。后,搬迁到东钱湖陶公山麓。文革时,下马停办。
1978年4月,国家恢复宁波师专,定址镇海三官堂。三官堂地处市中心和镇海之间,北依宁镇公路,南临甬江,地势开阔,风景秀丽。因校舍当年无法腾出,宁波师专1977级只得借校外办学,设陶公山分部和东胜路分部。
宁波师专1977级招生过程:当年高考首批招生,宁波地区上线的考生人数还不少。僧多粥少,怎么办?当时,宁波地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峰同志指出:
“宁波地区教育事业正在发展,十多年没有补充师资,青黄不接,需要新生力量。许多老三届学生,这次不招进来,年龄快过线,今后无法进大学门了。许多在农村插队的知青,录取后将改变他们命运——从教育发展、人道主义出发,要扩招!”
于是,以浙江师范学院宁波分校的名义扩招了200人--中文、数学各两班,英语一班。
关于校舍,中文、数学两班借用宁波东胜路小学内一栋三层教学楼,英语班则安置在东钱湖畔陶公山原宁波师院的旧校舍。
东胜路小学地灵人杰,文革前曾出过一位有名气的科学家——“最佳轨道的探索者”竺苗龙教授,曾任青岛大学校长。
1978年6月中旬,宁波师专东胜路分部开学,开启了宁波高等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原东胜路师专校舍
1978级宁波师专正式启用三官堂本部,1984年师专升级为师院,1996年宁波师院并入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
1984年12月,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并与宁波市耿典华市长在北京签署《洽谈纪要》。1985年1月,浙江省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建宁波大学的请示。办校过程得到了邓公的关注。1985年10月29日,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奠基典礼隆重举行,万里代总理和包玉刚等出席。次年招生,起始有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与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建筑学等工科专业,逐步形成综合性大学规模。1996年,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
勤耕苦读两年多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但见碎落一路芳华。
1978年,宁波师范专科学校东胜路分部下设中文、数学各两班。中文专业,即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培养具备有较高语文文学修养、较强中学语文教学能力的中学语文教师。主要专业课程有:文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逻辑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等。
毕业证书
“来之不易”是师生的共识。既来之不易,当有所作为,尤其是一些年过三十的老三届生,更憋着只争朝夕的决心,心中都铭刻着“业精于勤”,在这栋陋楼里孜孜不倦。每当念及,宛如昨日。
同学来自农村,有老三届的,也有应届生;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17岁,几乎相差一倍。有两对师生同时上学,原来他们在同一学校,一个代课老师,一个是学生,昔日师生成了同学,在班内称呼尴尬,仍称老师,引起同学误会,改口称名,昔日学生似感不敬,叫不出口,于是以“嘻嘻”表情表示有话要说。也有母女同时上学的——母亲上师专,女儿读小学。那时,学校师范生每月有18元(后来21元)助学金,许多同学就是靠这20来元钱渡过两年多大学艰苦生活的。学生中团员较多,有当过民办学校校长或教导的,总体素质较好。
东胜路分部的中文、数学共计156位学生,分成四班。1978年7月开始,建立了学生组织。
我属中文801班,有同学39人。经推选,我任班长,副班长魏士德,班委:钱耀敏、林常飞、郑学毅、叶厥翔。
团支部成员:书记华国光,支委沈禾玲、汪建煜、乐奎华。
中文801班有:徐 挺 魏士德 俞 毅 华国光 钱耀敏 赵文奇 龚烈沸 许志先 应启培 李建设 叶厥翔 周恒升 符荣富 竺忠民 施根法 徐群飞 林常飞 童亚飞 薛少春 黄松茂 汪建煜 黄建国 吴利宏 张正良 梅永伟 徐敦明 柯本华 邱芝娟 姜建达 罗维开 乐奎华 许纪达 袁金安 马莎琴 汪维辉 景丽芳 郑学毅 沈禾玲 杨 黛
宁波师专中文801班毕业照(作者 前排最右)
1978年9月,东胜路分部成立学生会、团委。经推选,学生会我任主席,副主席王丽菊(数学802班),成员:沈跃跃(数学801班)、魏士德(中文801班)、张灵龙(中文802班)、李建成(中文802班)、姜钢敏(数学801班)。
(沈跃跃后来先后任绍兴市委书记、浙江省委组织部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当时,团委书记是潘国民老师,成员:华国光、沈禾玲、汪建煜、乐奎华、魏 鸣、毛善来、徐德荣、陈薇、罗建明、刘学主、孙吉彪等。
1978年10月,宁波师范专科学校学生会在总部三官堂召开成立大会。总部的盛毅同学当选为主席,我作为东胜路分部主席,当选为副主席。
人生的苦练阶段
作为班长、学生会主要干部,当然需带头工作。我在工作和学习中记住作风踏实、处处带头,不计得失。当然,这是我的本份。当时,魏士德是我最得力的搭档。
宁波师专东胜路分部学生会合影:
前排 沈跃跃 潘国民老师 王永杰书记 王丽菊
后排 李建成 张灵龙 姜钢敏 魏士德 徐 挺
宁波师专东胜路分部团委合影:
前排 魏 鸣 潘国民 王永杰 阳光发 沈禾玲3
中排 陈 薇 徐德荣 罗建明 孙吉彪 刘学主
后排 毛善来 华国光 乐奎华 汪建煜 最右?
东胜路分部学生会、团委做了不少工作,其中,组织篮球队、排球队等体育活动最有成效。篮球队由学生会体育部长姜钢敏负责,郑学毅、华国光、罗维开、梅永伟、姜建达和符荣富等为主力队员。戴存定、丁言沁等体育老师负责竞技体育。学生会组织过英语课外兴趣小组,徐亚先等老师义务兼课。还组织过征文比赛,作者的《登望海亭》曾获二等奖。
大学生排球队舟山赛区代表队丁言沁老师带队:
大学生排球赛舟山地区代表队
其中有东胜分部队员: 沈跃跃 顾 茗 嵇雅娴 高 屏
学校广播操比赛班级合影 1979.10
绍兴春游801班级合影 后排中周承珩 金纪贤老师 1980
略举几个同学个案:
汪维辉:《不信自己比别人差》
中文801班学生,毕业后,先后被聘为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回忆:这短短的26个月里学到的,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道路,而且还将继续影响我的一生。他说:
“我在东胜
一是养成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二是形成了大胆怀疑、求得真‘是’的思维方式
三是学会了做事认真、严谨的作风
这就是我的大学。我没能在名牌大学里接受正规的本科教育,这是我终身的遗憾。但我也庆幸我的大学给了我走上治学道路所必备的一些基本素质,让我得以终身受用。”
附:汪维辉,男,1958年出生。他和石方红(时任宁波地区教育局局长石奇才的女儿)恋爱、结婚,作者是介绍人,关系不错。
景丽芳:《难忘的记忆》
中文801班学生,出身于军人家庭,在军营长大,父亲是东海舰队少将。她,先后任过福建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福建海峡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理工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被评为福建省“三八红旗手”。
她回忆:师专的录取通知书,激起我强烈的求知欲望,也给我的人生旅途留下难忘的记忆(现,摘录她文章小标题)。
“那是春回大地的岁月
那是润物无声的岁月
那是春风化雨的岁月
那是播种友情的岁月
啊,难以忘怀的岁月!愿这纯洁无暇的友情之树常青!”
附:我曾于2008年初、2009年夏去福州看望过她。
福州 林则徐纪念馆:景丽芳 吕再娣 徐 挺 吴有为 盛培仙 (吴晋雯摄) 2019.4.23
.
刻苦学习,是东胜路分部学生的共同追求,作者从那时本着对知识执着追索之精神,与同学共同发表过处女作。
1979年10月,和林常飞共同撰写了《“一件小事”的主题应该是什么》,发表在浙江师范学院《教学与研究》(代号32—19)的中学语文版1979年第8期上。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被入选部编初中语文第三册课本。对小说的主题思想众说纷纭:或“歌颂工人阶级的伟大精神”,或“歌颂劳动人民正直、无私、淳朴的高贵品质”,或“塑造了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或“歌颂工人”和“解剖自己”各半,不一而足。
《“一件小事”的主题应该是什么》从“作品全篇”“作者全人”和“所处社会状态”三个方面着手,认为对作品的分析应当实事求是,不要任意拔高。小说通过一件小事的记叙,表现了“我”(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劳动人民崇高品质的感召下,严格、认真的自我解剖精神,反映了我国进步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思想的觉醒——开始对劳动人民有了新的认识。
附:国家在1978——1980的大事记
路漫漫兮修远,时冉冉却紧迫
总设计师邓公
1978年: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宣布为“天安门事件”等错案平反。
1978年3月18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隆重召开,6000人出席,盛况空前。开幕式由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主持,作《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报告。邓公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闭幕会上,宣读了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1978年4月5日,中央发《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
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经胡耀邦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参加大讨论。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由华国锋主席主持。批判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这次会议为标志,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公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历史的新篇章,具有里程碑意义。
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访华。1978年12月16日,中美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于1979年3月1日互派大使并建立大使馆。
1979年: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双方都宣布战争胜利,中越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20世纪80年代,两国继续军事对抗,在罗家坪大山、法卡山、扣林山、老山、者阴山等地区相继爆发边界冲突,达十年。20世纪90年初,才恢复正常。
1979年1月29日,作出《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9月17日,中央批转《贯彻中央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决定的实施方案》,1980年基本结束。(附注:此前,每个人填写各种表格时,都须填写“家庭出身”“本人成份”两栏。在人生道路上,这关系到一个人的政治生命。作者填写:“家庭出身,中农”“本人成份,学生”。“中农”有“上中下”纠结。“中农”属团结对象,而“上中农”近“富农”,虽不属打击对象,但各方面将受到限制。根据这项政策,从此,各种表格中再无这两栏)
3月30日,邓公发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话。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后为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4月5日,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
1980年:
6月11日,中央发《关于爱国人士中的右派复查问题的请示报告》。1957年反右,全国共划了右派分子49万余人,以后又陆续划了几批,共计55万余人。1959年到1964年,先后五批摘掉30余万人的右派分子帽子。以后,将进一步摘帽。
9月10日,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决定赵紫阳为国务院总理。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0年9月25日,中央发《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为争取在本世纪末把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9月,中共把计划生育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
1980年11月20日至1981年1月25日,公审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的10名主犯。判处江青、张春桥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王洪文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判处其他7名罪犯有期徒刑,姚文元20年、陈伯达18年、黄永胜18年、吴法宪17年、李作鹏17年、邱会作16年、江腾蛟18年,均剥夺政治权利5年。
1980年,刘、彭等为标志反右、文革中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中国走上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东胜记忆》文集征稿启事
欢迎东胜老师和同学来稿,内容包括:1977高考经历、东胜路学习生涯回顾及对老师的追忆缅怀、毕业后工作中的甜酸苦辣及班级聚会活动等。文章体裁不限,字数尽量控制在三千以内,并附上作者姓名和班级。来文编辑后在都市头条发表,同时收录于《东胜记忆》文集供全体师生共同分享。
编者联系方式:罗维开,电话号即微信号13396684784 邮箱923739913@qq.com 欢迎来稿有图有照片(包括作者个人照)
作者简介: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兼职秘书 ,高职高专教育评估专家,浙江省高职高专教育评估专家;宁波市第二、三、四届高校教学督导。主编、副主编论著20余部【高校校志及教育部规划教材《文学欣赏》(高教出版社)】。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发表在国家一级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5篇。曾主持教育部、省教育厅若干课题,分别获省、市高教教学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