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浩气 凛然千秋:一等功臣们的故事》读后
臧景亮

八一建军节前一天,李培乐先生携新书《英雄浩气 凛然千秋:一等功臣们的故事》在山东书城举行发布会。该书其中的14位一等功臣现身,他们身着不同制式军装,胸前佩戴勋章,现场鲜花簇拥,烘托出与其他新书发布会不同的庄重氛围。令我感慨的是,现场还见到了我的老同事、书中主人公之一的吕传智,他操着滕州口音,亲切地唤我“二哥。”

翻开这本近17万字的作品集,一口气读完,被书中描述的20位英雄人物深深感动着、吸引着、震撼着。这种震撼,源自作品的真实性和题材的稀缺性。作为齐鲁晚报资深媒体人,李培乐先生历时一年多,把主要是老山前线一等功臣们的故事汇成一部报告文学集,这种独特记录方式和创作思路,便决定了其不凡品质。正如联袂推荐此书的著名作家张炜、赵德发、韩品玉、廖鲁川、杜运辉、裴树清推荐语所讲:“20位一等功臣讲述他们鲜为人知的战斗故事,他们身上都有着战前忧虑但决然奔赴,战时艰险但英勇无畏,战后荣光但深藏功名,永远值得我们记录和亲近,追慕和爱戴!”
孙犁先生曾说:“真情实感是构思不来的。”作者深谙采访之道、写作之道。他虔诚静听每一位被访者讲述那段战争岁月沉淀已久的故事,不着痕迹地还原人物心路历程,力图真实再现那段岁月的点点滴滴,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形成一部生动、丰富的史料集。它告诉读者,功臣们经历了什么,我们应当记住什么、思考些什么。像眼球被炸出后自己摁进去,呼叫炮火轰击敌军的80年代的王成——“战斗英雄”韦昌进;身负重伤,怀揣军事地图纵身跳崖,向死而生的“02”号炮兵侦察员张东仓;17岁就加入敢死队,炸毁敌人两个火力点,消灭八名敌人的宫维权;抱着“生死天注定,成败我做主”信念,让自己所保障的电话线成为“炸不断的电话线”的通信兵丁勇;即收即发的战场“密码天才”张玉宏;在“大重九”烟盒纸上写遗书,一天三次七处负伤,坚持四天三夜打死打伤敌人22人,其中打死敌军连长的吕传智……他们各具特点,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有些战斗细节,将近四十年过去了,再回忆起来,就像重新揭开伤疤一样,功臣们大都不愿触及。这些血与火的镜头,早已定格在他们脑海里,甚至呈现条件反射般的肌肉记忆:“退役那年过春节,一听到鞭炮声,穿上衣服冲出去,一看却是万家灯火。”“有一次附近炸山,正睡着觉我一下就蹦起来,还以为在打仗呢!”“有的人双腿没了,一起床就掉下床。” “听见鞭炮声和大动静,腾一下就会爬起来。”“直接用毛刷子清创,疼得连长嗷的一声就站起来,我们好几个人用军大衣摁着他,当时手上的肉都掀起来了,青筋全都露在外面。”在这里,作者无意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靠亲历者的回忆、叙述、拼接,把真实的历史立体化、形象化,让读者产生一种代入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和平来之不易,幸福绝非从天而降!
古人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中国人最在意“忠孝两全”。功臣们在战争面前,把对父母的孝化作对祖国的忠。他们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有的上战场前简单地给家人写封平安信,只说是到南边执行防御任务,没啥危险。有的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已到前线,委托后方的同学转寄信件,通过这个“驿站”让家人“远离”硝烟。有的撤出阵地养伤期间,才给家人发出那封已写好却没发出的信。
战争结束归来后,他们有的选择上军校,继续为军队和国防事业尽力,其中的佼佼者被授少将军衔。更多的是放弃上军校的机会,深埋功名,进入企事业单位,回到老人身边,把为父母尽孝当作自己余生的选择。
——王龙川清晰地记着当时和他妈妈打照面的场面,妈妈头发已经花白,穿着棉纱布的睡衣,露着膝盖,他一眼就看到妈妈的膝盖全是黑的。见到妈,他哇的一声就哭起来。当他进到院里,看到三个茶缸子里满是香灰,确定了自己内心的判断:妈妈的膝盖是天天为他烧香磕头跪黑的,那是母子分别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妈妈天天都在牵挂与祈祷中度过。
——段胜利的妈妈知道他到前线后犯了脑血栓,爸爸也因冠心病住院。段胜利回到家看到妈妈的头发全白了,妈妈见到他,一会儿捏捏胳膊,一会儿摸摸腿,姑姑甚至撸起他的裤腿要看看他的腿是不是假肢。他退役后进入济南化肥厂,感觉待在父母身边心里最踏实。
——丁勇在战斗中被炮弹炸伤,待战争结束回到原部队,决定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先让给战友们。没想到,丁勇的妈妈在他回到章丘部队的第三天竟然来部队找他。当时丁勇妈妈知道他受伤的消息后吃不下饭,天天跑到后岭子上哭,就想到部队亲眼看看儿子。见到儿子受伤不严重时,精神这才放松下来。
——战场归来的王宝忠看到妈妈的白头发多了一半,他毅然选择离开部队,一个朴实的想法就是,已给国家尽过忠,要给父母尽点孝。退役后进入济南铁路局济西车辆段,他觉得,自己这辈子不亏。
齐鲁大地既是儒家学说的发源地,更是英雄辈出的热土。英雄豪杰犹如璀璨的星辰辉耀古今,秦琼、辛弃疾、戚继光、张自忠、杨子荣等,早就在人们心中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孔子和孟子分别提到“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他们都在倡树一种浩然之气,这不仅具有道德伦理层面的意义,也体现了对高尚道德、完美人格的追求。
《英雄浩气》一书,堪称真实再现20世纪80年代,在南疆一隅,在世界最小工事“猫儿洞”里,用血肉之躯,为和平而战,为祖国而战英雄们的壮丽史诗。它似缕缕清风吹拂俗世的尘埃,像股股暖流为略显麻木的心灵注入能量。记得那天,在山东书城新书发布会现场,吕传智紧紧握着我的手,释然地说:“二哥,我很知足,我在替那些战友活着!”望着他那张娃娃脸,有两句滚烫的歌词倏地划过脑海:“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作者简介:臧景亮,1958年生,济南周三读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市阅读协会理事。)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