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国庆游行受表彰
贺书棋
济南体育学校二年级全体同学300多人参加了1957年山东省、济南军区、济南市联合庆祝建国8周年检阅游行活动。
我们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进行队列训练、学练艺术操。北京体院毕业的老师要求我们达到军队仪仗队的水平!要手臂和腿脚摆动到什么高度,整个方队前后左右都在一条直线上。
组织军乐队,腰鼓队;30人在装有单杠、双杠、高低杠行进的汽车上训练。200多人组成彩绸花环队、哑铃操队、棍棒操队。
我在哑铃操队,每人两个木哑铃。要在身前、身后、头上、腿下、左右,踢腿、弯腰,在各个方向、角度,使两个哑铃撞击出有节奏的啪啪声。
10月1日天一亮,我们穿上雪白的体操服、运动鞋,带着哑铃出发。国旗由旗手高高举起,两边各一位护旗手,校旗、彩旗、军乐队、腰鼓队依次前进。彩绸花环操、哑铃操、棍棒操三个方队紧跟其后。三辆汽车分别载有双杠、高低杠、单杠,和表演的运动员。
我们到千佛山北麓以西二百米待命。学校送来早餐,饭后整队继续前进。要在参观人多的地方表演。大约11点钟,我们来到八一礼堂东侧看到主席台,大家精神振奋,鼓号声震耳欲聋,彩绸队龙飞凤舞,哑铃、棍棒撞击的声音清脆悦耳,汽车上运动员龙腾虎跃,表演着各人的绝活。到主席台前,一声“正步——走!”200多人的头唰的一声向右摆,向主席台致注目礼。嗒、嗒、嗒、嗒,步调一致、整齐划一向前进。一声“齐步——走!”,我们的表演开始了,发出啪、啪、啪、啪的声音。掌声也雷鸣般地响起来。我感到很自豪!不但接受检阅,表演还得到领导和群众地热烈欢迎。
我们不间断地作着各种优美动作,不时获得沿途观众地赞扬和掌声。按规定我们在经四路向东,经泉城路到解放桥结束游行。
几天后,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说:“在省府庆祝国庆活动总结大会上,我们学校得到省府、市府的表扬!省长说:‘同学们精神饱满、动作整齐、形式新颖,是庆祝国庆大会的奇葩——这种好形式在全省也是第一家!’”哗……响起一片掌声……
父亲给送伙食费
1953年小学毕业以后,我考上济南私立育英中学。因为家庭生活拮据,在邻居的帮凑下才带够学杂费、住宿费、课本费,和一个月的生活费。父亲说:“以后每月给你寄十万元(以后换新币10元),除吃饭剩下的是零花钱。咱家的日子困难你也知道,可不能浪费啊!”我答应以后就踏上求学的路。
父亲按照月份按时给寄10万元,没有耽误过交伙食费。一天,收到父亲一封信,说某日早晨去“劝业场”(趵突泉西南角)拿钱。
到了时间,我请假去劝业场,见到父亲以后,他不但给了我10万元,还送来过冬的棉衣。并且让我与他一起吃早饭——水煮绿豆丸子。我想:父亲来济南提货(日用小百货)那么辛苦,才在小摊上吃很平常的饭。父亲这么吃苦耐劳的赚钱,都是为了供我上学!我绝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要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
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当我接到中专入学通知书的时候,父母已经粗糙的脸上展开了笑容。
文/贺书棋
作者简介:贺书棋,禹城人.从2011年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至今,在《德州晚报》《山东老年》《德州日报》《鲁北文学》《老年日报》《快乐老人报》《老年生活报》《诗坛》等报刊发表文章三百余篇。曾获得《德州晚报》《鲁北文学》小说征文优秀奖;德州宣传部、禹城宣传部征文三等奖。德州、禹城作协会员,禹城诗词学(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山东老干部诗词学会会员。
文/毕玉争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毕玉争 江西南昌人,居住山东烟台龙口市,退休在家。业余爱好:小提琴演奏、摄影、词曲写作等。代表作有:赣江颂、紫薇花、家乡的映山红、油菜花等。上世纪五二年十一月生,男性。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