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兄青铜角“宝酒”
王德埙
沉兄青铜角“宝酒”规格:高45公分,盖通长33公分,盖宽18公分,脚距20公分;重4.3公斤。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2735年,为公元前712年,春秋时期周桓王林8年器。

贵州省晓风残月艺术馆藏品。
青铜器角出土极为稀少,人们对它的了解无多。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图录父乙角等九器,均为商器,且均转载自图录,无本人经眼之物,所录旧尺寸影响人们的感知。马承源《中国青铜器》图录连珠纹角等五器,三器选自容庚《商周彝器通考》。一为美国藏品图录。唯连珠纹角为上海博物馆藏品,但连珠纹角器形不够典型。
因此,宋以来文献对青铜器角均缺乏感性认识。以下记载都是错误的:
《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zhi),四升曰角,五升曰散。” 马承源据此称:“角与爵之容量为四与一之比。”由于宋代文献对爵、角语焉不详,故马承源认为:“若以上述容量之比例作标准来辨别角,则将无法确指为何器。宋人所言之角,容量与爵大致相等,故不是《礼记.礼器》注和《韩诗》所云之角,或者是爵之某种变体。”现在看来,宋人所言不可靠,而“变体”说亦非。
现将青铜器角实物与爵的实物放在一起,就一目了然了:


笔者做了个实验,该角的容量是该爵的18倍。测量数据,该角的容量为2450毫升。
《考工记》是中国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但由于战国距商朝已有七八百年了,所以,至少在爵、角容量比例方面来看,《考工记.梓人》引《韩诗》之说也是错误的。


角盖环纽同容庚著录的遽从角,故本器为晚周地方贵族复古之器无疑。



蕉叶纹为突出纹饰:








铭文考证

考证
六字铭文。第一、二字为人名。
沉音chén , 慎重,不轻浮:~着(zhuó)。~毅。
兄。
沉兄:器主。
酉(酒)
德埙按:本器自名“宝酒”,故角为酒器无疑。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