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虫伯禹仓”的新发现
——17枚上古先秦布币研究
王德埙
摘要
1号和8号相同:“分布”平首布币。为公元前527年,春秋时期周景王贵18年器。2号夏朝“虫伯禹仓”平首布。夏朝“虫伯禹仓”平首布证明平首青铜布币始于夏朝。二十二号卜甲有‘虫伯’。夏王朝的领导人。禹仓是夏王朝的国家粮食仓库。青铜裤币就是虫伯代表国家发行的购粮凭证。3号、新莽单孔平足“货布”平首双足布币,美品。悬针篆字体。4号西周法定“王一或(国)倡贶(赐)
”平首布币(残)铭文研究。周天子命令统一使用此类青铜平首布货币。这个是历史失载的西周法定货币政策的证据。“兄”是“贶”的初文。“兄”的原始读音是kuàng,而不是xiōng。“兄”增加了“兄弟”的意义,属于词义的转移。读音也变成了xiōng。5号、平首尖足“乃”“石”布(首残),7号夏朝空首布币带銎柄,美品。这是中国最早的空首布。9号为商初空首布“郼”。“親郼如夏”一句之“郼”指代商朝,或为商朝初名。6号韩国平首布“曰䧎”。取地名。8枚相同布币:单孔平足“大黄布刀”平首双足布币。战国周显王扁16年青铜布。
关键词
空首布;平首布;虫伯:禹仓:兄:郼(yī):曰䧎(xuàn):大黄布刀
abstract
No. 1 and No. 8 are the same: 'Distribution' flat head cloth coins. It was made in 527 BC, the 18th year of King Wang Gui of Zhou Dynasty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2nd Xia Dynasty's "Chongbo Yucang" flat head cloth. The Xia Dynasty's "Chongbo Yucang" Pingshou cloth coin proves that the Pingshou bronze cloth coin dates back to the Xia Dynasty. The 22nd Bujia has' Bubo '. The leader of the Xia Dynasty. Yucang was the national grain warehouse of the Xia Dynasty. The bronze pants coin is a grain purchase certificate issued by Chongbo on behalf of the country. 3. Xinmang single hole flat foot "cargo cloth" flat head double foot cloth coin, a beautiful product. Hanging Needle Seal Script Font. On the 4th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official decree of "Wang Yi or (Guo) Advocate (Grant)”Research on the Inscription of the Ping Shou Bu Coin (Remnant). Zhou Tianzi ordered the unified use of this type of bronze flat head cloth currency. This is the evidence of the Fiat money policy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at is missing from history. Brother "is the initial text of" Yi ". The original pronunciation of 'brother' is ku à ng, not xi ō Ng. 'Brother' has added the meaning of 'broth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ransfer of word meaning. The pronunciation has also changed to xi ō Ng. No. 5, flat head pointed foot "Nai" and "Shi" cloth (first remnant), No. 7 Xia Dynasty empty head cloth coin with a hole handle, beautiful product. This is the earliest empty cloth in China. On the 9th, there was an empty banner in the early Shang Dynasty. The phrase "qin xi" in the sentence "qin xi is like summer" refers to the Shang Dynasty, or the early name of the Shang Dynasty. On the 6th, South Korea's leader, Ping, issued the phrase 'yue'. Take a place name. 8 identical cloth coins: single hole flat foot "Dahuang Cloth Knife" flat head double foot cloth coins. Bronze cloth made in the 16th year of King Xian of Zhou Bian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keyword
Empty headed cloth; Flat head fabric; Bu Bo: Yu Cang: Brother: 郼 (yī): yue Xuàn: Rhubarb Cloth Knife
17枚上古、先秦布青铜币,其中8枚相同。

反面:




8枚相同:

8枚反面:

出处:1946年王国石先生购于内蒙古某地窖藏。
战国方足布的铸造都是一钱一范,由于工匠水平不太统一,所以方足布上的钱文书法不拘一格,有的粗放有的纤细就形成了一种古拙的美感。由于采用一钱一范,另外再铸时,同样币值的方足布就会产生一小点差异。
1号和8号相同:“分布”平首布币
1号规格:高5.6公分,两足宽3.1公分:重10克。
8号规格:高6公分,两足宽3.1公分:重10.5克。铭文两个。其中有一个“分”字:参考
;一个是“布”,参考金文:
,“分布”平首布币。
贵州省晓风残月艺术馆藏品,下同。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2550年,为公元前527年,春秋时期周景王贵18年器。时北方有秦、燕、晋、卫、宋等诸侯国。
2号夏朝“虫伯禹仓”平首布
规格:高3.9公分,两足宽2.8公分:重9.5克。
按:夏朝“虫伯禹仓”平首布证明平首青铜布币始于夏朝。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4175年,为公元前2152年,夏王朝时期青铜货币。此数据还需要采用其他检测手段核实以后才能最终认定。
考证
上面右边上下两字为:虫伯。
‘虫伯’,二十二号卜甲有‘虫伯’。夏王朝的领导人。
上面左边左右两字为:禹仓。
禹字参考金文字形:
。《类篇》:“王矩切,王矩切 蟲也 从厹象形 ”。夏王朝夏后部族未虫图腾。姒姓,夏后氏,名文命 [,上古时期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 [46-47] ,历史治水名人,史称大禹、帝禹、神禹。 [2] 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后代, [3] 鲧的儿子,母为有莘氏之女修己。
仓字象形字。像粮仓形。顶部像苫盖;底部像坎穴,古代一些地区仓储与居住同,常为半地穴式;中部是户形,即出纳之门扇。
“仓”字始行于夏朝,
禹仓:夏王朝的国家粮食仓库。青铜裤币就是虫伯代表国家发行的购粮凭证。禹仓的建立在7000年前(参王德埙《禹典考释》)。历代的夏王也称“虫伯”。

3号、新莽单孔平足“货布”平首双足布币,美品。


规格:高5.5公分,两足宽2公分;重16克。悬针篆字体。
纵向横向比例以及弧度都符合“黄金比例分割”定律,视觉上协调美观大气。
4号西周法定“王一或(国)倡贶(赐)”平首布币(残)铭文研究
规格:高5.4公分,两足约宽3.3公分:重9克。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2850年,为公元前827年,西周宣王静元年青铜货币。
摹写如下:

释文
王一或(国)倡贶(赐)
考证
上面右边上下两字为:王一
王 ,指事字。“王”的初文。是一把用三角形表示的一种兵器尖刺部分的轮廓图形。古代三角形尖刺兵器很多,如下图所示:

这种尖刺兵器是古代用来杀戮的武器。是封建领主对隶役、战俘、罪犯实行屠杀的工具。谁掌握了这残害人的凶器,谁便有至高无的的权力,称王称霸,因此古人造字使以这三角形作为权力的象征,作为“王”字。《孟子·梁惠王下》: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一:统一。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因此,“王一”就是周天子命令统一使用此类青铜平首布货币。这个是历史失载的货币政策的证据。
中间的字:
或(国):音guó,为“国”之初文,表示疆域的范围,也就是姬周“天下”之义。
倡,音chàng ,发动,首先提出,倡导。
按:周天子命令统一使用此类青铜平首布货币。
兄:关于“兄”的本义存在争议。笔者同意“贶”“赏赐”之说。贶音kuàng,“兄”应该是“贶”的初文,引申义关系和通假字关系。
证据:“贶”与况通。《前汉·武帝纪》“遭天地况施。”况字从水,兄声。属于同声通假。声符“兄”读音为kuàng。这就给我们一个启发,“兄”的原始读音是kuàng,而不是xiōng。
因此,“兄”的原始读音跟“贶”相同,因而也跟“兄”具有通假的条件。从文字的发展来看,“兄”作为“贶”的初文,也就是本义,读音是kuàng。后来,“兄”增加了“兄弟”的意义,属于词义的转移。读音也变成了xiōng。使用普遍,后来居上,以至于人们忘记了它的本义。到西周时期就出现了“兄”的“兄弟”义及其本义并行的情况。这就需要根据语言环境,用通假字关系来铨释了。
上古是一个通假字盛行的时代。
过去认为兄字在商代甲骨文、西周金文、西周文献中多用为兄弟之兄,但《诗经》中兄字用为赏赐之义者则不见于甲骨文和西周金文,最早见于《大雅》,《大雅》为西周中期文献。《诗经·小雅·彤弓》中说:“我有嘉宾,中心贶之。”贶是赐给、赐给之义,当由兄之滋长义引申而来(李学勤主编;赵平安副主编.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07:758)。
现在,本品中的西周金文首次出现了兄的“赐予全国各界使用”之意义。盖周天子此次颁布发行的这些平首布币,是周王命令全国统一制作,并且倡导使用的法定货币。
周王朝法定货币的证据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周王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实际上各诸侯国的经济自主性很强。周王室的颁行的法定货币,也只是名义上的法定货币,大概率只推行于周王室控制区,即王畿或称为宗周。如丰、 镐、 洛邑亦称为 宗周 。《书·周官》:“惟 周王 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羣辟,罔不承德。归于 宗周 ,董正治官。” 孔 传:“言协服还归於 丰 ,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 孔颖达 疏:“自灭 淮夷 ,而归於 宗周 丰邑 ,乃督正治理职司之百官。”《礼记·祭统》:“ 成公乃命庄叔 ,随难于 汉阳 ,即官于宗周 ,奔走无射。” 郑玄 注:“ 周 既去镐京 ,犹名王城为 宗周 也。”
周宣王(?-前783年),姬姓,名静,一作靖,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人,[1]周厉王姬胡之子,西周第十一代君主,前828年—前783年在位。
周宣王继位后,政治上任用召穆公、尹吉甫、仲山甫、张仲等一帮贤臣辅佐朝政;军事上借助诸侯之力,任用南仲、召穆公、尹吉甫、方叔陆续讨伐猃狁、西戎、淮夷、徐国和楚国,造就了“宣王中兴”。周宣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本品“王一或(国)倡贶(赐)”证明他还有倡导使用的法定货币的功绩。
董仲舒评价周宣王,夙兴夜寐,使西周的国力得到短暂恢复(《资治通鉴·卷十七》)。
5号、平首尖足“乃”“石”布(首残)
规格:残高5.3公分,两足宽4.8公分:重15克。一面左有铭文“乃”:

另一面左有铭文“石”:

摹写如下: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2465年,为公元前442年,战国周贞定王介27年青铜货币。

7号夏朝空首布币带銎柄,美品
规格:高9.4公分,两足宽4.7公分:重33.5克。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4910年,为公元前2887年,夏王朝时期青铜货币。
布面有三条纵凸线为货币的标志。

本品仍然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

这是中国最早的空首布。
9号为商初空首布“郼”。高7公分,两足宽3.8公分:重23克。首部中空,保留着作为劳动工具时安柄的銎,故名空首布。上面的文字为“郼”,音yī,中国殷商国名。《类篇》:“於希切於希切 國名 呂氏春秋湯立爲天子商不變肆親郼如夏 文一”。
德埙按:“親郼如夏”一句之“郼”指代商朝,或为商朝初名。
如下图: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3650年,为公元前1627年,商王盘庚时期器。该空首布标以国名“郼”。
6号韩国平首布“曰䧎”
平首布币规格,高5.7公分,两足宽3.6公分:重20克。


6号韩国平首布取地名,平首布铭文“曰䧎”:䧎,音xuàn,从阝,从口、月。《宋本廣韻》:“胡畎切,上銑匣坑也。”笔者认为此处宜不从《正字通》之说。“曰䧎”即“曰坑”为古地名也。
8枚相同布币:单孔平足“大黄布刀”平首双足布币
规格:高5.3公分,双祖宽2.2公分:11.5克。
王德埙采用寻龙尺场共振年份检测仪检测,距今2376年,为公元前353年,战国周显王扁16年青铜布币。


大:参考金文“”。
刀:参考金文“
”,本品字肩多一饰笔。有人识为“九”(
),误。
德埙按:“布”和“刀”均为钱币之名。唯“大黄”含义待考。但肯定不是指中葯材“大黄”。
史上江苏省曾经出土“大黄布刀”币,惊动地方,载入方志,今已不存。
清朝溧阳曾发现过古钱币窖藏,王士禛《居易录》中载:“康熙甲子,溧阳西塘里人,夜见田间有光,遂掘土数尺得古铜器一具,中贮大黄布刀百余,红绿斑驳,真汉时物也。其形制与《宣和博古图》所载汉盉同,今归门人狄庶常亿”。

△嘉庆《溧阳县志》相关内容书影
参考资料
2018-01-06 17:34


作者介绍
王德埙: 1950-汉族,贵州民族大学研究员,西南夜郎文化研究院前所长,世界智慧科学院院士、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双专业。贵州省社会科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获得者,贵州文史研究馆特聘专家、中国名山名寺名观文化研究委员会高级顾问、厦门上古文明研究室委员、《上古文明研究丛书》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贵州省易学与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专家,贵州省收藏家协会顾问、贵州省桐梓县夜郎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贵州镇宁竹王文化研究会顾问、重庆巴渝文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僚学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