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洛南
作者:张正阳
就是放歌华夏儿女的祖先
花石浪洛南猿人遗址
让中华版图上的历史石破惊天
穿越一百万年前
我们的洛南猿人
茹毛饮血,巢居守猎
食不果腹,更无衣穿
但却坚韧不拔,勇往直前
用战天斗地的精神
把炎黄子孙万代千秋繁衍
奠基了华夏人类历史
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
迈进的伟大涅槃
就是颂扬中华文明
深邃历史里的久长悠远
河洛文化生生不息上下五千年
亘古延绵从未间断
一位旷世巨人仓颉
来到洛南保安阳虚山
观日月星辰
看飞禽走兽
听洛水潺潺
造二十八个汉字
成为泱泱中华汉字的鼻祖
从此结朿了没有文字的漫长黑暗
洛南成为名副其实的汉字故里
保安小镇成为华夏文字的起源
就是讴歌
洛惠渠不朽的伟大精神
一个艰苦创业的伟大时代
六十年代初期
洛南和整个中国一样
百废待兴,穷困潦倒
十年九旱,靠天吃饭
四十里梁塬,无水浇田
"向洛河要水,
不靠老天吃饭”
这是县长张东向全县人民
发出的铁骨誓言
领导和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始终奋战在第一线
用铁锤,钢钎,土制炸药
还有满手的老茧
遇水架桥,逢山开路
只用两年的时间
让洛河源头的滚滚河水
穿行在蜿蜒曲折的高山之间
从此一百余华里的天河
把洛河两岸的农田浇灌
就是为洛南的这片红色热土
高唱颂歌树碑立传
让后人永远铭记革命先烈
在洛南重山峻岭的夹缝中
和敌人浴血奋战的壮烈场面
让红二十五军旗永远飘扬在
洛南的的壮丽河山
让铁锁关,九泉山,上寺店
庾家河,北宽坪那一场场
与敌人殊死搏斗的革命英雄
成为千千万万的后继者
耳熟能详的红色经典
就是把洛南名山,名水,名树
向海内外宣传
请登云蒙山之巅
看无限风光在险峰
请上草链岭
看亿万年前留下的石海
在蓝天白云下是何等的壮观
请攀云架山
看什么是一览众山小
请走洛河源头
赏黑龙漂飞流直下
震耳欲聋的瀑布
请千里走洛河
让你的眼眸看够
沿途异彩纷呈的美丽风景
和别样的风土人情
请你近距离抚摸
页山六千年树龄的古柏
虽历尽历史雕刻的沧桑
但依旧根深叶茂
巍峨挺拨直播云天
成为国务院命名的
国家级古树保护名录
让洛南页山古柏名闻天下
成为举世瞩目的森林古董
就是用通俗易懂的的诗句
讴歌我们的劳动模范
用阳光明媚的诗行
向洛南的数风流人物
致以最崇高的礼赞
请用敬仰的双眸
从《洛南县志》神圣的请出
第三,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巾帼英雄李玉兰
李玉兰不一般
身先士卒拼命干
带领群众修梯田
荒坡变成米粮川
山顶成为苹果园
一条大路出荒山
穷乡僻壤换新颜
李玉兰的名字神州传
主席、总理来接见
领袖和农民把手握
历史永载那一刻
为洛南放歌
不需要绞尽脑汁思虑
我诗歌里如何的平仄韵致
只需用最直白的真情实感
和朗朗上口的大众胃口
为家乡洛南写一首
一看就明白的壮美诗篇
注:首发于公众号《商洛作家》。
作者简介:张正阳,男, 大学本科学历。内科副主任医师,自由诗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学会会员,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作家协会会员。诗作散见于《陕西诗歌》《大河诗刊》《青春文艺》《参花》《唐山文学》《圣地诗歌》《泾渭文艺》《秦川文化》《作家摇篮》 杂志, 曾出版诗集《岁月里的诗》两册 ,有1000首诗歌发表于全国各地微刊网。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