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北与南(纯属虚构)
鞠远斌
99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节引自《刘三姐》)
哇,你上网有瘾啵,聊天够力啵,没用睡觉了啵。少林一觉醒来,看见南林还在上网,就哝到。南林笑着说,已经睡一觉起来了,刚刚才上网,准备发些资料给陆平呢。吵醒了你是咩?对没起啵。他讲。
南林现在学乖了,只要少林一哝他上网,马上就拿陆平做挡箭牌。也怪呢,他只要如此一说,她就不做声了。可能是见他跟着陆平只有学好,没有学坏吧。嗯,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咧。嘿嘿。他想。
现在就把郑谐嘀《山楂叶》发给陆平,免得他等得心毛了――
常饮茶的人都知道,春喝绿茶,冬喝红茶。可是,大热天的时候该喝什么茶呢?没人说。或许各有所好,就自行其事吧。
我喜欢喝山楂茶,即以山楂叶煮出来的茶,以此来消夏祛暑。
山楂叶不算正宗茶叶,所以在茶市茶店里是找不到的,只有在农贸市场的干货行里有卖。一大把带梗干叶才卖几块钱,极便宜。
炎炎夏日,摘下四、五片,投入壶中煮沸,晾凉,一壶色如琥珀殷红透亮的凉茶就成了。
热了,渴了,来上一杯,那清凉又带丝丝甜味的茶水顺喉而下,沁人心脾,周身顿觉透彻畅爽,暑意立去,比饮任何热乎乎的名茶都要惬意得多。正是:莫说便宜无好货,山楂叶茶赛龙井。
说起山楂叶茶,我喝了几十年了。记得年轻时在工厂劳作,车间一角有个大茶桶,盛着山楂叶茶,我和工友们每天以此解渴。那时喝茶,都是拿大茶缸或端起饭盒仰脖一饮而尽,再呵口气,一抹嘴,痛快酣畅!
过去,柳州人多以山楂茶作为炎炎夏日的清凉饮料。街面上有许多凉茶摊,卖的主要就是山楂叶熬煮出来的茶水。一两分钱一大碗,管够不管饱。茶摊多是撑着一把伞或是架起一块油布遮着,几张竹木桌椅摆着。别看茶摊简陋,光顾的人多了,收入也能养活一家呢。
据说,有一年陈佩斯来柳演出,偶然间喝了这山楂叶茶,立即好上了这口,以后每年都托人从柳州买山楂叶回北京。这事,不知真的假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兴起"大碗茶",也是一两分钱一碗,颇受欢迎.后来居然发展成一大产业,组建了一个大公司,还写进了歌里,风靡一时。我记得,演员李谷一、刘晓庆等人都唱过《大碗茶》这歌。
不知北京这"大碗茶"是不是用山楂叶煮出来的?如果是,则陈佩斯舍近求远千里迢迢来柳买山楂叶就不合情理了。如果不是,就不知道还有哪种茶叶能如山楂叶这般便宜而造福大众了。
北京周边是有山楂树的,北京的著名小吃"冰糖葫芦"就是用山楂果做的。其实,山楂树各地都有,用山楂果制作的糕点小吃,也比比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的苏联歌曲中,有一首就叫《山楂树》。可见,这山楂树是能适应南北冷热环境的。
山楂树、山楂花是什么样的?我没见过,想必很美吧。不然,那对苏联青年就不会跑到山楂树下去谈情说爱了。不过,山楂果吃过不少,酸酸甜甜,生津开胃。
据说,山楂叶还有药用价值,可以降血压,祛瘀,化结。就是这干黄的山楂叶,也能变成色佳味甘、清爽可口的凉茶来。这山楂树真是物尽其用浑身是宝啊!
我一边喝着山楂茶,一边写着这些拉拉杂杂的感受。突然很想知道,古往今来,在这么多的文人墨客中,有没有谁也喜欢山楂叶茶且写出诗文佳句什么的?
于是,上百度搜了搜,但是没找到。我想,或许会有的。只是这山楂叶至轻至贱,属平民享物。俗话说的"开门七件事"中的茶,恐怕都没有包括它,更别说登茶叶族的大雅之堂了。即使有人喜欢或者写了赞美之文,也是不为人知,所以没有流传开来。
但凡落叶,多只能化为腐殖质,还于土中。部分形状及颜色好看的,则被用来制作书签或工艺品。一种树叶全都可用且被有意收集供人所需的,恐怕只能是这山楂叶了。因此,山楂叶虽拙微,其义却莫大焉。
我喜欢山楂叶茶,时常畅饮。有感于它的神奇,于是写下几句打油诗以赞之:
萧萧黄叶蕴茶香, 红炉煮沸琥珀光。 一杯一杯复一杯,天自炎热我自凉――
OK,KO。南林发文片刻就收到了陆平的回复了。哈哈,也是夜猫子啵。他想。
大概嘀粗略嘀看了看,《山楂叶》属于婉约风格了,要慢慢看才有味道啵。陆平讲。他问南林,郑谐现在忙些啥?南林说,好象在做传统文化推广方面的志愿者呢。陆平说“好呀”,老同学也是老有所为了。南林说,嗯,有机会相聊了。
陆平告诉南林,已经得到接种新冠疫苗第三针的通知了。南林说,他和少林都已经打完两针疫苗了,是北京科兴公司的。至于加强针嘛,还没有通知。陆平说,他接种的是安徽智飞公司生产的疫苗,属于重组疫苗,需要打三针,不是加强针。
南林说,有资料表明,科兴的灭活疫苗毒性大,智飞的重组疫苗毒性小。陆平说“是嘀”,所以老年人适合接种智飞疫苗,安全一些。南林说“有道理啵”,从字面上看,“灭活”似乎会灭掉了人的活气,而“重组”却好象可以让人重新组成生气。唉,没管好坏恁子了,反正是打了科兴疫苗,都怪打早点了。他讲。
陆平说,王芳打的也是科兴疫苗,过后反应很大。头一针打完,她总说一身不舒服。第二针打完,她就尿频、尿血,去医院开了三金片吃,才稍微好些了。他叫她,如果通知打加强针的话,就不要打了。
南林说,也不打算接种加强针了,一是有没有用不明确,二是假设都免疫了也就不怕病毒了,三是不想配合社区呢。有一个晚上啵,社区先是通知全员查核酸。结果捏,等到零点也没有人来管。过后,社区在微信群宣布,当晚全员核酸检查百分百完成,工作成绩可喜可贺。都敢更子来搞啵,算鬼假洗了。他讲。
陆平说,也碰到一件奇葩的事情,让他好久想不通。去疫苗接种医院打第二针时,就提出要个疫苗空瓶子做个纪念。谁知医务人员一听显得很紧张,不但不给,连看看都不行。当时咧,一个医务人员忙倒关柜子,三个医务人员杠倒我,好象怕挨抢劫一样。嘿嘿。他讲。
南林笑着说,真的好怪呀,一个屁大点的小瓶子,也不值得回收卖钱呀。那种吊葡萄糖盐水的大瓶子,以前也问过医院要来装热水暖手,那时都给呢。哈哈。
陆平说,各行有各行的规矩,可能医院对药瓶有特别规定吧?反正不懂了,也不能怪人家了。只是捏,想要个疫苗小瓶子奏个纪念咧,可惜没得。嘿嘿。他讲。
南林说,现在呀,好多事情都复杂化了,人们言谈举止也复杂了,人与人都关系也复杂了,不象以前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了。
陆平说,嗯,确实如此。不过呢,还是那句老话,凡事皆有利弊。记得中学时有个农村同学编过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玩耍。不一会,女子说去小便,男子便要“搭她喔泡尿”,女子就答应了。
南林笑着说“也得听了”,那个女子后来对男子说着“更子没好”,挨父母骂了。男子表示“没好就拿出来咧”,于是女子同意了。嘿嘿。
陆平说,当年听了这样的的故事,似乎没有感觉,并不觉得幽默有趣。跟农村同学相比,城里同学显得普通、简单、纯洁多了。
南林说,城里人整天就在一个狭小空间活动,孤陋寡闻的;而农村人却生活在一个广阔天地,无所不知。所以说,城里学生毕业后,就要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了。
陆平哈哈笑着,说南林又扯远了。遐想,联想,幻想,梦想,东南西北,海阔天空,街头巷尾,家长里短,不一而足。
南林也笑着说,哈哈,罢了,下网了,免得少林又哝了,说都5居时代了,发个文件秒到,哪用这半天,一定是在闲聊呢。
此时,天已大亮。南林看见少林正在忙着早餐,就告诉她,陆平说王芳打新冠疫苗后,不良反应很大。
少林听了,说“嗯”,那明天就去看看王芳。
文/鞠远斌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鞠远斌,66岁,广西柳州国企退休人员,爱好文艺,在媒体发表过作品。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