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后
作者 : 杨东 朗诵:沈虹
话题因他拒绝吃早餐而起。
我的早餐照例是豆糊(黄豆炒熟后磨成粉,再用开水冲成糊状),专为他做的早餐是N个煮鸡蛋和一袋热牛奶。
多年的好友,说话自然坦直。他说,之所以拒绝吃早餐,是因为我昨晚饭后未洗碗,今早用未洗过的碗继续冲豆糊喝——不卫生,进而推测我给他备的早餐也不卫生……
我说:你吃不吃早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不洗碗等同于不卫生,很荒谬甚至极其错误——这似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国人和你一样不会赞同我的观点——这似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国人对待同一个事物前一秒和后一秒的看法截然相反,之前爱之如己之后恨之入骨——这似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国人对真正危害生命健康的杀手视而不见,对消除对生命健康影响不大的事物不惜代价、不计成本……
就说洗碗吧:吃饭的时候,吃的是装在碗里的食物,洗碗的时候洗的是碗里残留的食物。有的人吃饭会吃得很干净,有的人会残留很多食物;有的地方有舔碗的习俗,舔过的碗更干净——即使再干净也会有残留的食物。食物的残留物也是食物,洗碗不就是洗食物的残留物吗?洗碗盆、洗碗池、洗碗机,洗洁精、苏打粉,钢丝球、塑丝球、丝瓜瓤、洗刷擦、海绵擦、化纤毛巾、纯棉方帕,一个都不能少,轮番上;从这个池子倒到那个池子,用水不计其数;擦干抹净后再置入微波炉或消毒柜消“毒”……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从理念到行为,哪里是对待食物的残留物?简直是对待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的死敌嘛!
我已是古稀之人,独居空巢多时,讲求的是自立、自由、自主、自律,科学支配时间,不屑于在睡觉吃饭上耗时费力,饭后碗筷洗不洗无所谓,至少不会顿顿洗、天天洗——洗来洗去不就是自欺欺人、跟自己较劲作对吗?费那闲工夫,不如多看一本好书、好电影,听首好曲……国人把用于洗碗的思维理念和物质投入转向真正的“健康饮食”上来才是正道,只可惜多数国人没这么想啊!
没想到原本只为“开心”的一番说辞,居然令朋友大为感慨。朋友连声说:“的确,你说得不无道理。我之前从来没这样想过——我这就吃饭!”
作者简介:
杨东,笔名 天然 易然 柔旋。出生于甘肃民勤县普通农民家庭,童年随母进疆,落户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插过队,当过兵和教师;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0年。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第二届副会长。著有报告文学集《圣火辉煌》《塔河纪事》和散文通讯特写集《阳光的原色》《风儿捎来的名片》,和他人合作报告文学《共同拥有》《湘军出塞》《天之业》《石城突破》《永远的眺望》等。
主播简介:
沈虹,呢称叶子,新疆兵团人,曾长期从事电视新闻编辑播音工作,现为《都市头条》认证编辑、百草园书店、诗词天地、中国农垦杂志、新华网<文艺创客>等多家平台主播,朗诵作品散见于互联网各大网络平台。


举报